农业生物科技
搜索文档
这一酶技术,被嫌弃的秸秆,“身价”过亿了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10-30 09:20
中农秸美三组分分离技术 - 公司创新高活性酶解聚秸秆木质纤维素三组分分离技术亮相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成为全场焦点[3] - 技术可将水稻小麦玉米等9种主要农作物秸秆100%转化为纸浆纤维莱赛尔纤维和可溶解黄腐酸等高价值工业产品实现零废弃低耗能高值化利用[6] - 技术核心是酶制剂技术通过高活性复合酶精准解构秸秆使生产能耗降低70%水耗减少80%[7] - 技术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鉴定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被誉为生物质精炼的中国方案[9] 秸秆资源与市场背景 - 中国每年各类粮食作物产生的可收集废弃秸秆达7.37亿吨[5]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并配套多项具体措施推动政策落地[5]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纸品消费国2024年全国纸浆消耗总量12415万吨同期国产纸浆量9454万吨供需缺口巨大[10] - 酶解液制成的黄腐酸有机肥可替代市场上的矿源与生化黄腐酸为退化土壤修复耕地质量提升提供绿色解决方案[11] 产业化进展与规划 - 12万吨原料标准化酶催化降解秸秆智能化工厂预计年产生物基纤维产品约8.5万吨黄腐酸产品约3万吨预期利润可观[13] - 加拿大莫里森集团安徽中创蓝图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与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标志技术正式完成从0到1突破迈入从1到N规模化复制新阶段[13] - 公司全球首个农业秸秆循环利用示范产业园将落户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3] - 公司计划在十五五期间在全国建设几十个酶解产业基地年处理秸秆近千万吨并面向中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秸秆资源富集地区输出技术+装备+标准系统性解决方案[13] 行业趋势与学术认可 - 2024年上半年农业生物科技赛道最为热门合成生物学项目共有14个项目获得17笔融资[9]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评价公司通过酶-装备-工艺全链条创新为生物质精炼提供标杆范式既破解卡脖子原料依赖问题又培育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具有双重价值[9] - 天津科技大学校长路福平认为合成生物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当下正处于合成生物技术引领农业革命的关键历史转折点[9] 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 2025年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将于11月27-29日在浙江杭州举办主题为聚四海群贤助非粮启杭[16] - 论坛将探讨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质基化学品和材料生物质能等重要战略方向共同推动非粮生物质大规模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16] - 论坛设置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生物基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交流会等特色活动并公开征集50个生物质利用领域创新成果进行现场展示和精准对接[19][31]
临沧万物生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3 17:4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临沧万物生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 - 法定代表人为韩志勇 [1] - 注册资本为100万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肥料生产 [1] - 一般项目包括肥料销售 化肥销售 土壤与肥料的复混加工 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 生物有机肥料研发 [1] - 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1] - 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 使用 互联网销售 水果种植 蔬菜种植 [1] - 新鲜水果批发 新鲜水果零售 新鲜蔬菜批发 新鲜蔬菜零售 [1]
格瑞农生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深耕噬菌体制剂多场景技术布局
IPO早知道· 2025-06-17 09:32
公司融资与业务发展 - 格瑞农生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光谷产业投资领投 浅石创投、辰德资本跟投 凯乘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资金将用于噬菌体技术布局、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 [2] - 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 是专注噬菌体制剂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构建"科研-生产-应用"全产业链 覆盖智慧养殖、生态种植、绿色食品、生物医疗四大领域 [3] - 已建立国际领先的噬菌体库及宿主菌库 为行业提供科研支撑和资源平台 业务覆盖动物保健、植物保护、食品安全、消费医疗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动保领域开发针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原体的噬菌体解决方案 显著降低畜禽细菌性疾病风险 [3] - 植保领域推出青枯病、溃疡病等作物病害的速效生防产品 推动绿色农业技术升级 [3] - 围绕噬菌体数据库建设、高效筛选、规模化生产工艺构建全产业链技术壁垒 实验室及田间试验数据展现卓越裂解效率 [9] 行业定位与战略价值 - 噬菌体技术因靶向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 成为生物医药及农业养殖新兴战略赛道 公司是华中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光谷培育的前沿生物科技企业 [9] - 农业生物科技创新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重构 政策强监管与消费端"无抗化"需求形成历史性交汇 公司通过生物替抗方案降低农食产业链系统性风险 [9] - 技术平台在动物健康、作物保护、环境治理三大场景具备底层通用性 跨领域可迁移能力有望打开十倍级市场空间 [9] 资本市场评价 - 投资机构认为公司作为噬菌体技术商业化领军企业 构建从噬菌体库开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壁垒 聚焦抗生素替代需求 [10] - 公司管理团队专业且富有创业精神 已验证技术平台多场景适用性 未来可能从产品供应商升级为行业标准制定者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