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牧产品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发展与美丽互促共赢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2
青海绿色有机农牧产业发展 - 青海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坚持提质、稳量、补链、扩输并举,做优做强绿色有机农牧产业 [1] - 全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1220个 [3] - 去年青海冷凉蔬菜输出70多万吨,成为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4] 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 - 交易中心旗下的"西部优选"平台聚集优质企业2600余家,累计上线特色农产品2万余件,总交易额突破13亿元 [1] - 交易中心为本地企业免费提供咨询入驻、电商培训、在线交易等服务,破解青海农特产品销售难题 [2] - 交易中心整合构建大宗物流体系,开设青海—江苏物流专线,与快递企业合作推出一件代发等优惠活动 [2] 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18年,已发展为集生产、进出口贸易、产品研发和检测于一体的藏(地)毯行业龙头企业 [2] - 公司坚持个性化、高端化定制,羊毛染色从16种增加至32种,储备1万多款图案 [2] - 公司与2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 [2] 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 - 公司依托牦牛、青稞、枸杞等高原特产开展精深加工,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开发新品 [3] - 生产车间严格遵循标准,从原料切割到烘焙火候精准把控 [3] 海东市乐都区冷凉蔬菜产业 - 乐都区凭借冷凉性气候,生产"乐字号"冷凉蔬菜,每年5月至10月为黄金季节 [3] - 通过技术改良,大棚实现复种多茬,消费者一年四季可品尝高原冷凉蔬菜 [3] - 2010年全区人均纯收入4420元,去年跃升至1.6万元,蔬菜产业带动增收 [4] 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盘绣产业 - 班彦村将土族盘绣转化为"指尖经济",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4] - 盘绣园建成以来累积培训绣娘370余人次,承接订单5.4万余件 [4]
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商助力三产深度融合
电商服务体系构建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动风干肉、煤炭等特色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1] - 伊金霍洛旗数字电商产业园为核心载体,推进旗域电商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农特产品电商供应链升级改造以及电商人才培育孵化[1] 品牌孵化与产业升级 - 产业园采用"品牌赠予+定制孵化"模式,将"御牧圣地"商标无偿授予建军合作社,并定制品牌VI体系,邀请知名电商主播直播带货[1] - 建军合作社实现销售从百万到千万跨越式发展,带动10余名村民就业,帮助牧民销售2000余只羊[1] - 产业园助力企业引入智能冷库、热泵烘干机等设备,推动风干肉生产从传统作坊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型[1] - 伊金霍洛旗启动"伊金霍洛旗干羊肉"地理标志商标申报,通过"地理标志+品牌故事"双轮驱动推动本土企业标准化升级[1] 企业案例与产业链融合 - 产业园为蒙江红食品有限公司设计5款网红产品,完成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日产量从2000袋提升至60000袋[2] - 蒙江红通过电商渠道实现销售额100万元,产品远销全国,成为"电商+产业带"模式成功实例[2] - 产业园累计孵化30多家本土品牌、100多家网络店铺,推动多条电商产业链改造升级,实现"一产养殖、二产加工、三产电商"深度融合[2] 人才培养与创新模式 - 伊金霍洛旗累计培养50名高级互联网营销师,组建专业化电商人才队伍,在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品牌运营等方面发挥作用[2] - 创新"电商+驻村书记"模式,培养145名"书记主播",驻村第一书记借助电商平台开展助农直播,开拓农牧产品新销售渠道[2] 产业融合发展 - 伊金霍洛旗聚焦"工、农、牧、文、旅、商"多位一体融合发展,持续培育新农人、孵化网红品牌[3] - 以数字技术推动传统农牧业焕发新生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