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合成多肽药品

搜索文档
今年上半年亏损持续扩大,陷退市危机,双成药业多线自救前景难料
贝壳财经· 2025-07-31 17:4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412.21万元,同比下降11.3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46.66万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扩大 [1] - 2022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75亿元、2.36亿元、1.74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4.22%、14.18%、26.16% [3] - 2022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1.2万元、-5074万元、-7830.47万元 [3] 退市风险 - 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双成" [4] - 若2025年无法扭亏或营收不达标,公司将直接面临退市 [5] 行业环境与经营压力 - 医药行业监管加强,多肽市场受到药品审批、质量监管、招标、医保控费、两票制、集采等政策冲击 [2] - 环保法规趋严导致原辅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 [2] - 医药行业政策高压持续,市场竞争白热化 [11] 转型自救尝试 - 2024年8月筹划通过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收购奥拉股份100%股权,拟转型半导体业务 [6] - 奥拉股份主营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实控人通过关联方控制其57.52%股份 [6] - 复牌后23个交易日收获21个涨停,股价从5.22元/股最高涨至40.98元/股,区间涨幅达685% [7] - 2025年3月终止收购,因交易各方对股权取得时间和成本预期差异未能达成一致 [8] 当前应对措施 - 营销端:调整销售队伍与制度,积极参与集采,建立稳定销售网络 [9] - 出口业务:维持现有客户订单,拓宽新渠道,发挥多肽车间产能 [9] - 研发生产:推进在审品种获批及ANDA申报,开展国际BD活动争取CDMO项目 [9] - 成本控制:优化人员配置、采购性价比、监控费用支出、提高产品合格率 [10] - 上半年研发投入1392.22万元,同比减少27.9% [11]
机会还是风险?半年近30家上市公司宣布跨界并购,已有6家失败
券商中国· 2025-03-26 14:15
并购六条实施半年回顾 - "并购六条"实施半年以来,允许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的监管态度受到市场关注,近30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跨界收购计划 [2] - 芯片产业上下游企业成为上市公司跨界并购的主要标的行业 [2] - 跨界并购存在企业炒作情况,核心条款难达成共识,整合难度大且失败风险高,过去半年至少有6单以失败告终 [2] 跨界并购市场表现 - 联储证券报告显示,"9·24"并购新政后16起披露交易属跨界并购,占2024年全年25起的六成 [3] - 16家发布跨界并购计划的上市公司股价平均最高涨幅达125.78% [3] - 16起跨界并购都属于新质生产力范畴,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标的最受欢迎 [3] - 今年以来首次披露跨界并购案例约13起,标的以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设备为主 [3] 典型跨界并购案例 - 群兴玩具计划收购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和运营商天宽科技不低于51%股权 [3] - 狮头股份计划定增收购机器视觉技术企业利珀科技100%股权 [4] 跨界并购失败案例 - 6起跨界并购因核心条款未达成共识而失败 [5] - 双成药业终止收购半导体企业奥拉股份100%股权 [6] - 永安行终止收购农机无人驾驶企业 [6] - 慈星股份终止收购集成电路芯片企业武汉敏声 [6] 跨界并购风险分析 - 跨界并购后续整合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易形成被并购方变现思维,对赌期后业绩可能大幅下滑 [7] - 2023-2024年A股94家强制退市公司中,45%曾实施跨界收购,部分公司业务出现"大换血" [8] - 联储证券认为从严监管上市公司盲目跨界并购非常必要,当前大部分跨界并购以二级市场炒作为主要目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