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产业
搜索文档
陕西金叶:拟斥资4000万元至7000万元回购股份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09:17
股份回购方案 - 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4000万元且不超过7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15元/股 [2] - 本次回购的股份,25%拟用于股权激励,75%拟予以注销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回购实施期限为股东会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2] - 按回购资金上限7000万元和回购价格上限7.15元/股测算,预计可回购约979.02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27%;按资金下限4000万元测算,预计可回购约559.44万股,占总股本的0.73% [2] 市场表现与公司表态 - 公司股票11月3日收报4.66元/股,当日上涨1.08% [2] - 公司表示此次回购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内在价值的信心,旨在维护投资者利益,增强市场信心,促进公司价值合理回归,并通过提升每股收益水平切实提高股东回报 [2] 公司业务与近期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教育事业、烟草配套产业和医养产业 [2]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43亿元,归母净利润1180.45万元 [2]
陕西金叶:教育与资本双向奔赴,专注建设应用型大学,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证券时报· 2025-07-29 23:45
政策导向与高校转型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划定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三条跑道,力促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 [1]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精准定位国家战略与产业链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抢占转型先机 [1] - 学校脱离西北工业大学独立转设后,承袭航天、航空等学科积淀,对接「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 [1] 学科布局与专业优势 - 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32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形成以工学为主的多学科融合体系 [2] - 通信工程专业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飞行器制造工程等4个专业获省级一流建设点 [2] -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全国领先,毕业生曾成功研发载人超轻型固定翼飞机 [2] - 积极布局康养赛道,筹建医学院并申报护理专业,与陕西金叶医养板块形成生态闭环 [3] AI与学科交叉创新 - 学校部署AI智能数智教学,成立智能机械实验室,融合通信与机械学科 [3] - 将视觉传达设计与智能机器人视觉数据处理结合,推动艺术与工科交叉 [3] - 「十五五」规划重点打造「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交叉办学模式,实现AI从工具应用到产业对接的系统突破 [3] 财务表现与资本协同 - 陕西金叶教育事业2024年营收5 00亿元,同比增长9 90%,占总营收34 71%,连续6年增长 [4] - 集团斥资扩建校园设施,办学容量从8900人提升至2万余人,支撑规模化发展 [4][5] - 集团将教育事业视为「命运共同体」,开放资源反哺学校,形成人才与科研成果输出闭环 [5] 行业趋势与估值逻辑 - 教育行业经历政策边际改善、供给出清、需求释放的「三维共振」,AI+教育提升估值空间 [5]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2026年将迎本科教学评估,通过后可申报硕士授权单位,增强招生吸引力 [5] - AI智能教学与学科融合的先发优势凸显成长性,驱动教育板块估值重塑 [5] 战略定位与长期发展 - 公司提出未来十年竞争核心是质量与特色,强调将市场需求转化为前沿课程的能力 [6] - 学校依托陕西金叶产业积淀与资本势能,为集团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多元布局提供动能 [6]
陕西金叶:教育与资本双向奔赴,专注建设应用型大学,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8:15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 明确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三条发展路径 力促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1] - 教育行业正经历政策边际改善、行业供给出清、需求持续释放的三维共振 同时AI+教育崛起有望提升行业估值空间 [6] 公司业务与战略定位 - 陕西金叶旗下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定位 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产业链需求 [1] - 公司教育事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 同比增长9.90% 占总营收比例达34.71% 自2018年以来持续增长 [5] - 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 涵盖32个本科专业和19个专科专业 形成以工学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体系 [2] 学科建设与专业特色 - 通信工程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飞行器制造工程等4个专业获评省级一流建设点 [2] -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屈指可数 毕业生曾成功研发并试飞载人超轻型固定翼飞机 [2] - 积极布局康养赛道 筹建医学院并申报护理专业 与集团医养板块形成招生-培养-就业生态闭环 [3] - 推动AI与学科融合 成立智能机械实验室 实现通信与机械学科交叉 并将视觉传达设计与智能机器人视觉数据处理结合 [3] 基础设施建设与产能扩张 - 学校转设初期仅能容纳8900余名在校生 通过新建凌云会堂等设施及改扩建工程 办学容量显著提升至2万余人 [5] - 硬件升级体现上市公司灵活决策机制与资源支撑能力 为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5][6] 未来发展路径 - 学校计划融合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打造交叉办学模式核心特色 已实现AI从工具应用到产业对接的系统突破 [4] - 将于2026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通过后有望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6] - 集团将教育事业视为命运共同体 通过人才与科研成果反哺产业生态 提升资本市场价值 [6] 市场机遇与人口结构变化 - 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24年末突破3亿人 预计2035年达4亿 本世纪中叶达5亿 [3] - 银发经济当前市场规模约7万亿元 2035年有望攀升至30万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