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

搜索文档
释永信十万袈裟下的商业帝国
搜狐财经· 2025-07-31 00:13
人性这东西,真太禁不起考验。 作者 | 远禾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释永信终于被查。 这个执掌少林寺38年、穿袈裟的CEO,在被举报第十年后终于"落马",身后的少林寺江湖也一夜之间被 空前关注。 释永信名下的关联企业,横跨文化、餐饮、地产等多个领域,年收入以亿计,让那个武侠梦里的少林 寺,俨然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有人苦笑,信众们在寺庙虔诚地许愿,最终却让和尚们得偿所愿。 原来即使是寺庙里的"得道高僧",在人性和利益面前,也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果真是,真相有时候比小说还荒诞。 01可笑阿傩却爱钱 自古以来,寺庙,都和金钱、权力,脱不开关系。 早在《西游记》中,佛陀阿傩迦叶就曾直接向师徒四人索贿,有道是"须知玄奘登山苦,可笑阿傩却爱 钱。" 爱钱,一直都是寺庙传统。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凭借"不事生产、不服徭役"的特权,寺庙就已经成为了财富聚集地,田产遍布, 奴婢成群。 财富的增长带来了更大的财富和权力的诞生—— 南北朝时期,寺庙开始设立"质库",以财物抵押放贷,几乎是后代典当行的先驱。 隋唐时期,佛教日益鼎盛,创立"三阶教"的信行法师将"质库"进一步演化成了 ...
少林寺的商业版图:一座千年古刹的财富密码
36氪· 2025-07-30 11:32
核心观点 - 少林寺通过系统化商业运作构建了横跨文旅、教育、影视、餐饮等多领域的商业生态,将文化IP转化为多元化收入来源 [1][3] 门票与香火收入 - 2005年起景区门票定价100元/人,少林寺按协议获得30元分成,2014年因拖欠5000万元分成款与管委会对簿公堂并胜诉 [6] - 2010年游客量270万人次,门票收入约1800万元;2017年嵩山景区总门票收入3.5亿元;2019年游客量峰值4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2亿元 [7] - 门票分成70%用于寺院建设,20%用于僧众生活,10%用于慈善公益 [7] - 香火钱年收入达数千万级别,设有定价19800元的至尊祈福牌项目 [8] - 寺院财务不透明引发争议,2015年曾有人举报方丈侵占香火收入但未查实 [10] 武僧表演与培训 - 景区每日循环举办武术表演,票价20元/人,单场20分钟,武僧团已出访60余国 [11] - 1999年起全球年巡演超200场,单场收入从10万美元增长至50万美元 [13] - 周边武校形成产业链,带动武术器材、服装等周边产业 [13] 文化IP运营 - 1982年电影《少林寺》开启IP商业化,后续参与影视剧制作并收取授权费,如与深圳卫视合作《功夫之星》获100万元费用 [15] - 国内注册商标超900个,覆盖45个类别,并在30多国布局国际商标 [17] - 品牌授权审核通过率不足5%,授权费较同类IP高3倍,曾通过诉讼维护商标权益(如2020年起诉森马服饰) [18] - 2008年开设淘宝店"少林欢喜地",2020年销售额2300万元,最贵商品《少林武功医宗秘笈》标价9999元 [19] - 2021年直播带货单场销售额破500万元,5分钟售罄999元礼盒 [20] - 少林书局出版物年发行量最高达50万册,纪录片《百年少林》DVD销售额破千万元 [21] 海外扩张 - 截至2025年在全球50多国设立文化中心,派驻武僧超100人,累计教授弟子300万人 [24] - 洛杉矶文化中心实行分级会员制:普通会员年费300美元,VIP会员年费2000美元,年会员费收入超300万美元 [24] - 2015年于澳大利亚斥资1.02亿元购地1248公顷,项目总预算17.6亿元,计划通过年费1.2万澳元/人的会员制回收投资 [26] 企业架构与资本运作 - 1998年成立中国佛教界首家公司河南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2008年成立核心平台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少林资管) [3][28] - 少林资管由少林寺100%控股,累计对外投资16家公司,总投资额近8000万元,最大单笔投资1600万元 [28] - 释永信曾持股少林资管80%,2015年股权结构调整后由少林寺全资持有 [30] - 释永信曾关联10家企业,涉及高速公路开发、网络工程等领域 [31] - 商业合作中常采用品牌授权模式(如仅出品牌不出资),按协议获取"功德"回报 [33]
国内外买地的少林寺,为啥那么有钱?
36氪· 2025-07-30 11:02
核心观点 - 少林寺通过系统化商业运作和品牌IP开发 构建了多元化收入体系 年营收超10亿元 颠覆传统寺庙的运营模式 [2][3][13] 商业版图与收入结构 - 年客流量超450万人次 门票收入超3亿元 禅修及武术体验收入约1亿元 [3] - 武僧团全球年巡演超200场 单场收入10万-60万美元 年总收入达7.2亿元 海外商演占比65% 毛利率78% [3][17] - 文创、直播、IP联名年收入约3亿元 2023年仅直播带货和打赏收入即超2亿元 [3][19] - 医药板块代表产品"少林活络膏"定价198元/盒 2023年销售额6000万元 毛利率68% [18] - 少林功夫AI教学系统服务全球200家武馆 年服务费超5000万元 [18] 品牌IP与资本运作 - 国内申请商标超700个 覆盖45类商品和服务 并在30余国完成国际商标注册 [7] - 品牌授权采用"基础费+销售额提成"模式 基础费500万-2000万元/年 提成比例3%-15% [23] - 通过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持有房地产项目 如4.52亿元竞得郑州商业用地 并投资1.02亿元在澳大利亚购地开发 [20][22] - 全球设立50余个海外文化中心 会员年费5000-2万美元 采用连锁经营模式 [23] 商业化历程与战略 - 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后 年客流量从不足万人激增 门票收入迅速突破千万元 [4] - 1997年建立中国首个寺庙官网 半年访问量过万 1998年通过官网预约实现海外演出收入15万美元 [9][11][12] - 1998年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为中国佛教界首家公司 [12] - 品牌营销早于商标维权 2005年以38万元授权开发同名网游 开创宗教机构IP商业化先例 [7][8] 运营模式创新 - 武僧团演出成本控制策略:武僧薪资计入寺庙日常支出 仅承担差旅与场地分成 成本比普通演艺公司低50%以上 [17] - 电商平台通过"少林品牌"文化溢价实现高定价 如素饼、禅茶价格显著高于同类产品 [18] - 短视频矩阵运营:抖音账号粉丝半年破千万 单场直播带货销售额破500万元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