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龙虾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加快打造消费新高地 向“新”而行,消费市场活力更足
人民日报· 2025-10-19 09:48
消费市场整体活力 - 国庆中秋假期湖北零售业和餐饮业累计交易额达526.06亿元,网络零售额103.2亿元,同比增长15.3% [1] - 今年前8月湖北限额以上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19.2% [3] - 国庆中秋假期湖北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036.34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12.9% [8] 方式创新:跨境电商与直播电商 - 依托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跨境电商实现商品“隔夜达全球”,跨境电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聚集 [2] - 天门市服装电商城企业湖北莱依窕服饰有限公司去年日均发货10万单,年销售额达13亿元,今年新基地开工后目标销售额20亿元 [2] - 天门市纺织服装类经营主体约7000家,电商平台注册店铺超1.3万家,已构建“织造—面辅料—成衣加工—电商营销—跨境物流”全链条体系 [2] - 天门服装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海外仓投用后,海外消费者线上下单最快次日收货 [3] 技术创新:小龙虾产业突破 - 潜江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约870亿元 [4] - 通过温棚土池养虾、工厂化养虾等多种模式技术攻关,实现“四季有虾”,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潜江冬虾上市量达2.4万吨,实现产值21.9亿元 [5] - 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今年上半年鲜活小龙虾交易量达17.7万吨,交易产值达75.27亿元,产品可送达全国600多个城市 [6] - 今年前8月湖北省限上餐饮营业额增长6.3% [6] 内容创新:茶文旅融合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推动茶产业与研学、科技、文旅深度融合,打造茶园景区、茶厂展厅等特色文旅项目 [7] - 今年前8月五峰共接待游客347万人次,同比增长27%,旅游综合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31% [7] - 湖北省已建成投运文旅综合体项目104个,带动避暑、冰雪、演艺等业态发展 [8]
湖北加快打造消费新高地 向“新”而行 消费市场活力更足(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10-18 05:59
消费市场活力 - 国庆中秋假期湖北零售业和餐饮业累计交易额达526.06亿元 [1] - 国庆中秋假期湖北网络零售额103.2亿元,同比增长15.3% [1] - 今年前8月湖北限额以上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19.2% [3] - 今年前8月湖北省限上餐饮营业额增长6.3% [6] - 国庆中秋假期湖北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036.34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12.9% [8] 消费方式创新 -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跨境电商产业园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商品“隔夜达全球” [2] - 湖北莱依窕服饰有限公司去年日均发货10万单,年销售额达13亿元,新基地目标销售额20亿元 [2] - 天门纺织服装类经营主体约7000家,电商平台注册店铺超1.3万家 [2] - 天门构建“织造—面辅料—成衣加工—电商营销—跨境物流”全链条体系 [2] - 天门服装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仓投用后最快次日达 [3] - 湖北加快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赋能,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新型消费表现抢眼 [3] 消费技术创新 - 潜江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约870亿元 [4] - 通过温棚土池养虾、工厂化养虾等多种模式实现“四季有虾”,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潜江冬虾上市量达2.4万吨,实现产值21.9亿元 [5] - 今年上半年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鲜活小龙虾交易量达17.7万吨,交易产值达75.27亿元 [5] 消费内容创新 - 五峰县推动茶产业与研学、科技、文旅深度融合,今年前8月接待游客347万人次,同比增长27%,旅游综合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31% [7] - 湖北建成投运文旅综合体项目104个,带动避暑、冰雪、演艺等业态发展 [8] - 湖北持续拓展“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发展 [8]
湖北支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打造10个全国知名“特色之乡”
长江商报· 2025-07-08 08:35
湖北省"特色之乡"行动方案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出台《高质量打造"特色之乡"行动方案》,旨在发挥地域名片作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1] - 目标到2030年打造10个全国知名和20个全省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之乡",促进地域名片与特色产业协同发展 [1] - 采取"重点支持一批、积极培育一批、整合优化一批"的思路推进实施 [1] 仙桃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仙桃作为"中国黄鳝之都",拥有全国最大黄鳝繁育基地和产地贸易市场,2024年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26.71亿元 [2] - 黄鳝产业已形成"种、养、加、销、安"一体化全链条发展模式,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 [2] - 仙桃同时是全国首个"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产品拓展至32大类130多个品种,集聚上下游企业2700多家 [2] "三个一批"分类实施策略 - 重点支持12个"特色之乡"包括潜江小龙虾、秭归脐橙、随州香菇等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3] - 积极培育19个如鄂州武昌鱼等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之乡 [3] - 整合优化32个如赤壁青砖茶等内涵趋同的特色之乡 [3] 八项重点任务 - 明确分类路径、提升发展规模、打造特色链条、推进融合发展等八大任务方向 [4] - 计划建成特色产业优势区和示范带,采取"龙头企业+种养基地"模式扩大产业规模 [4] - 重点引进培育"链主"企业,形成"龙头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的产业梯队 [4] 产业发展具体措施 - 绘制产业链图谱,突破种质资源保护、关键工艺升级等技术瓶颈 [5] - 实施"特色产业+数字技术"融合工程,建设智慧农场、智能工厂等数字化设施 [5] - 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精品线路 [5] - 组织企业参加重点展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打造著名消费品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