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

搜索文档
品牌焕新 | Worldpanel消费者指数开启全球布局新篇章
凯度消费者指数· 2025-07-01 15:13
品牌焕新与业务整合 - Worldpanel消费者指数宣布启用全新品牌名称及识别——Worldpanel by Numerator,标志着与北美市场研究公司Numerator完成全球性业务整合[1] - 此次品牌焕新使公司正式成为全球领先的第一方消费者购买数据与洞察分析公司[1] - 在中国市场,Worldpanel消费者指数将继续作为央视市场研究(CTR)的核心业务板块运营[1] 数据规模与技术能力 - 公司在全球拥有130个消费者样组,每年追踪超过5630亿次消费者品牌选择及400万次购物行为[1] - 每日采集近500万个购物篮商品数据,每项数据关联多达2500项人口统计与消费心理标签[3] - 采用行业领先的隐私保护标准,致力于输出可落地的商业洞见并预判消费趋势[3] 战略定位与业务转型 - 公司定位为全球购物者与消费者行为的权威解读机构,通过解码消费逻辑助力品牌增长[4] - 加速向科技公司转型,同时坚守全球消费者数据"黄金标准"[4] - 通过整合消费者行为数据、态度调研与先进分析技术,系统化解析全渠道消费决策逻辑[4] 中国市场战略 - 在中国以行业变革者姿态深耕消费者市场洞察领域[4] - 依托全球业务网络拓展和技术转型动能,助力中国业务升级[4] - 支持本土品牌挖掘市场潜力及中国企业出海布局,成为连接消费洞察与商业决策的关键纽带[4]
AI正在颠覆1400亿美元的市场调研行业
虎嗅· 2025-06-19 19:08
市场调研行业现状 - 全球企业在市场调研上每年花费1400亿美元,但软件占比微不足道,传统人力驱动咨询公司Gartner和McKinsey估值各400亿美元,而软件平台Qualtrics和Medallia估值仅125亿和64亿美元 [1] - 传统市场调研存在缓慢调查、有偏见样本和滞后洞察等问题,且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模式而非技术驱动 [1] - 企业内部市场调研投入是一个巨大黑洞,未被充分统计 [1] AI驱动的市场调研变革 - AI原生调查平台利用语音转文本和文本转语音模型自主进行视频采访,使用大语言模型分析结果并创建演示文稿 [2] - AI研究公司开始完全替代昂贵人力调查过程,通过生成式AI agent模拟整个社会行为 [2] - 红杉美国投资2700万美元押注Agent垂直场景的市场调研产品 [3] 传统市场调研发展历程 - 1990年代调研主要通过手工纸笔收集分析数据,2000年代初Qualtrics和Medallia引入在线调查和实时分析 [4] - SurveyMonkey等自助工具使调研更可及但导致碎片化努力和不一致方法论 [4] - 咨询公司如McKinsey建立专门部门部署软件研究工具,但项目仍耗时数月花费数百万美元 [5] 传统模式根本问题 - 季度调研无法满足快速日常决策需求,小规模投注和早期想法难以得到测试 [7] - 企业高管抱怨调研结果在交付时已过时,市场变化速度远超调研交付速度 [7] - 2010年代末出现UX研究工具如Sprig、Maze和Dovetail,使产品团队能嵌入用户研究 [7] 调研模式对比 | 维度 | 传统调研 | UX研究软件 | AI原生调研 | 生成式Agent模拟 | | --- | --- | --- | --- | --- | | 设置时间 | 数周至数月 | 数天至一周 | 数小时至一天 | 分钟级 | | 成本 | 高($$$$) | 低($) | 中等($$) | 低($) | | 洞察时效 | 滞后 | 战术性迭代反馈 | 即时定向洞察 | 大规模实时反馈 [8] | AI调研优势 - AI使调查速度提升成本降低,数周分析缩短至几小时甚至实时 [9] - 洞察库随时间学习形成不断进化知识体系,使小公司也能获得调研服务 [9] - 工具民主化让更多团队使用,使深度调研变得人人可及 [9] 生成式Agent突破 - 生成式agent完全取代人类调查过程,基于大语言模型模拟人类行为 [10] - 美妆公司可模拟10000个基于Z世代法国消费者的agent测试新产品 [14] - 创造动态持续进化的客户行为模型,24小时不间断"生活"并响应市场变化 [18] 技术栈演进 - Agent锚定在持久记忆架构中,通过积累经验和上下文反馈进化 [18] - 检索增强生成(RAG)和agent链接支持复杂多步决策制定 [18] - 精调多模态模型将agent行为推向文本限制之外 [18] 行业新趋势 - Simile和Aaru等平台展示动态始终在线群体模拟真实客户行为 [19] - 调研从滞后一次性输入转变为持续动态优势 [19] - 传统调研公司商业模式未为自动化构建,AI原生玩家准备好拥有数据层和模拟层 [22] 分发与集成关键 - 主导公司需掌握分发和采用,如Qualtrics和Medallia早期通过嵌入关键行业获胜 [20] - 准确性达传统方法70%即可满足需求,因数据更便宜快速且实时更新 [20] - 风险在于为理论准确性过度工程化,应优先速度、集成和分发 [21] 商业模式变革 - 成功AI调研平台突破部门界限,提供统一客户洞察视图 [23] - 混合模式:核心调研自动化,关键决策点提供专家咨询 [23] - 从项目制一次性关系转变为持续订阅式洞察服务 [24] 行业未来展望 - AI驱动调研从描述性研究转变为预测性战略工具 [25] - 中小企业将能获得企业级客户洞察,重塑商业生态系统 [26] - 多模态AI发展将使agent能处理图像视频音频,模拟更真实复杂行为 [26] - 市场调研正进入从人力调查到智能代理模拟的全新时代 [27]
益普索:2025年顾客体验全球洞察报告-中国篇
搜狐财经· 2025-06-05 09:52
中国顾客体验核心特征 - 92%中国顾客因预期良好体验选择品牌,显著高于全球70%水平 [1] - 87%中国顾客愿为更好体验多付费,达全球46%的近两倍,体现"体验溢价"突出 [1] - AI客服接受度呈现"高期待、低信任":仅18%认为AI使顾客受益更多(全球14%),31%认为更利于公司(全球39%) [1][17][19] 情感依赖与顾客行为关联 - 体验超预期顾客中73%建立情感依赖,低于预期者仅5% [2][29] - 中国顾客推荐频次3.6次低于全球4.3次,但口碑对首次购买决策影响更大(37% vs 全球33%) [2][34] - 情感依赖与净推荐值、满意度、继续使用可能性呈正相关,全球数据显着相关性达67%-76% [27] 中国市场体验驱动因子 - "愉悦感"为最关键驱动因素(69%中国顾客记住正向体验 vs 全球51%),其次为"公平性" [3] - 影响愉悦感的核心因素:交付质量(58%)、品牌承诺一致性(56%)、清晰沟通(57%) [3] - 中国品牌在"掌控感""确定性"及ESG方面表现较弱,存在提升空间 [3] 行业表现差异 - 手机行业情感依赖率62%、NPS达53%,推荐频次4.31次,成为体验标杆 [4] - 银行行业情感依赖率61%,保险(54%)和移动运营商(56%)相对滞后 [4] - 中国市场体验竞争转向情感价值构建,需强化全渠道一致性和员工体验 [4] 全球研究框架 - 覆盖全球65000份样本,中国数据源自2024年9月IXI体验指数报告 [9][10] - 标准化基准研究涵盖跨行业KPI、情感依赖机制及关键时刻分析 [8] - 中国区覆盖手机、银行、保险等12个重点行业(灰底标注) [11]
为什么海外问卷调查项目会成为韭菜重灾区?拿赚不到钱的原因有哪些?
搜狐财经· 2025-05-19 20:29
海外问卷调查行业现状 - 海外问卷调查行业存在大量负面评价 主要原因是参与者难以获得报酬 但行业本身具有真实盈利模式[1] - 国内多数问卷公司属于二三级代理商 缺乏直接海外渠道资源 导致结算不稳定[3] - 渠道查模式被认定为当前最优运营方式 需与海外问卷公司保持直接沟通并符合甲方要求[5] 盈利障碍核心因素 - 上家资源质量直接影响结算可靠性 优质渠道需具备海外运营部门和技术团队[3] - 问卷质量需符合人设逻辑 无效填写无法通过甲方验收[5] - 口子查模式存在时效性问题 国内公司使用采集器获取过期问卷导致无效[5] 成功运营关键要素 - 稳定结算需满足三要素:经过内测的渠道资源 清晰的平台规则 严格的质量管控[7] - 新渠道需进行1-3个月测试周期 验证问卷要求 单价区间及回款流程[12] - 直接对接海外运营团队是基础保障 需实时更新平台规则和沟通机制[12] 行业运营模式对比 - 渠道查模式通过分层质量控制实现稳定收益 与海外公司形成共生关系[5][7] - 二道贩子模式存在资源滞后性 无法掌握问卷质量标准和结算主动权[3][5] - 口子查模式单价高但可持续性差 本土化竞争导致资源快速枯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