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党政治
icon
搜索文档
激进诉求埋下隐患,美媒猜测政治僵局,日本维新会与自民党谈妥联合执政
环球时报· 2025-10-20 07:02
政治联盟与政府组建 - 日本维新会与执政党自民党在政策协商中达成基本共识,计划于20日签署联合执政协议[1] - 两党联合后,在21日的首相指名选举中,维新会将投票给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使其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基本成为定局[1] - 联合执政初期将采取“阁外合作”方式,即维新会成员不进入内阁,若能推进政策落实,后续会考虑加入内阁[2] - 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和维新会党首吉村洋文将于20日签署联合执政协议文件[2] 政策诉求与潜在风险 - 日本维新会提出了12项政治改革诉求,包括削减国会议员10%席位以及禁止企业及团体政治献金等[2][3] - 自民党对维新会提出的部分诉求持谨慎态度,这些议题可能对联合政权埋下隐患[2] - 自民党内部担忧,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维新会可能会退出联合政权[2] - 维新会主张全面禁止企业献金,其方案比公明党提出的“限定献金接收主体”更为严格[3] - 削减10%国会议员席位的诉求旨在规避现行选举制度下选票权严重不平等的情况,但将强烈掣肘以比例代表为主要“战场”的公明党和共产党[3] 议会格局与选举前景 - 日本众议院共有465个议员席位,自民党占196席,立宪民主党占148席,维新会占35席,国民民主党占27席,公明党占24席[4] - 在众议院获得超半数席位需要至少233席,自民党与维新会联合后席位将超过此门槛[4] - 高市早苗若出任首相,其首要课题物价应对相关补充预算审议可能陷入僵局,不排除新首相解散国会、举行大选的可能性[4] - 一系列外交日程也在等待高市早苗,日本的治理体系逐渐空心化,在全球格局变动中处于脆弱地位[5]
日本维新会称与自民党磋商有“大幅进展”,减少国会议员席位是结盟条件之一
新京报· 2025-10-17 22:01
日本执政联盟政治磋商 - 日本自民党与在野的日本维新会之间的政治磋商已结束并取得大幅进展 [1] - 减少国会议员席位是双方达成协议的条件之一 [1] - 双方将继续就细节进行确认 但目前尚未完全达成一致 [1] - 公明党于10月10日退出执政联盟 为首相指名选举增添了不确定性 [1] - 若自民党与维新会结盟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1]
被批“幻想经济学”后 英国改革党急转弯:放弃900亿英镑减税承诺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21:28
改革党经济政策转向 - 英国改革党放弃其2024年提出的规模高达900亿英镑(约1200亿美元)的巨额减税计划 [1] - 该党将减税承诺降格为一种“愿景”,不再作为核心政策提案 [1] - 改革党原政纲提议将个人免缴所得税起征额从12,570英镑大幅提高至20,000英镑(约26,671美元),并将40%较高税率起征点提高至70,000英镑 [1] 政策调整的背景与影响 - 政策调整源于其经济承诺遭到大规模严厉审视,被对手贴上“幻想经济学”标签 [1] - 独立的财政研究所智库评估认为减税成本将高于所称,每年高出数百亿英镑 [1] - 改革党在连续六个月的民调中轻松领先众多竞争对手政党 [1] 未来政策方向与选举策略 - 改革党承诺将在下一次选举前提交一份严谨且完全核算成本的政纲宣言 [2] - 该党强调不会借债来实施减税,将确保在减税前先实现大规模节支 [2] - 该党计划在11月经济政策预算案前提供新经济提案的更多细节 [2] 英国政治格局变化 - 英国首相将下一次选举界定为左翼工党与右翼改革党之间的生存之战 [2] - 改革党当前在议会中仅有五个席位,但在选民意向民调中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 [2] - 民调结果凸显英国民众情绪集体转向支持右翼势力 [2]
多党化导致日本政治混乱加剧
日经中文网· 2025-10-13 16:00
政治格局变动 - 公明党决定不再与自民党组成少数派执政党联盟,而是根据不同政策与各政党合作,导致政权可能更迭为在野党执政联盟 [2] - 日本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多党制时代,政治混乱局面加剧,无论选择哪条道路,组建长期稳定政权的希望都十分渺茫 [2][4] - 自民党和公明党自1999年组成的执政联盟曾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手段,其解体加剧了政局动荡风险 [5] 首相人选与执政联盟构成 - 选举新首相的临时国会将于10月下旬召开,立宪民主党正推动推举国民民主党代表玉木雄一郎作为在野党统一候选人 [4] - 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和日本维新会三个政党的合计议席为210席,超过自民党的196席,因此玉木雄一郎有可能就任首相 [4] - 玉木雄一郎已表示做好担任首相的心理准备,并开始讨论在野党形成联盟,但要求立宪民主党修正安全保障政策 [4] 政策制定与财政影响 - 少数派执政党状态将导致预算和法律难以通过,不受欢迎的政策难以推行,在野党要求的政策往往需要花费巨额预算 [4] - 公明党将强硬提出自身希望推进的政策要求,以“彰显公明党的特色” [7] - 政治混乱容易走向民粹主义,加剧对财政恶化的担忧,日本长期利率指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升至1.7%,达到17年来的高位 [7] 政党策略与选举前景 - 自民党内部有意见认为应在下届众议院选举中,在以往让给公明党的选区推举自民党候选人 [8] - 高市早苗周围出现意见,认为应在年末年初期间解散众议院并举行大选,但自民党因“政治与金钱”问题失去民众信任,能否重新获得过半数议席尚不明朗 [7] - 多党制下组建执政联盟谈判耗时较长,例如德国总理默茨从大选到当选花费约两个半月,日本需采取措施避免政治空白期延长 [8]
日本政坛风云突变,“首位女首相”还有戏吗?|国际识局
中国新闻网· 2025-10-12 22:15
执政联盟瓦解原因 - 公明党退出与自民党长达26年的执政联盟,直接原因是围绕强化政党资金监管改革的谈判破裂[2] - 自民党因2023年底曝光的“黑金”丑闻支持率走低,导致自公联盟在众参两院选举中失去多数议席,沦为“双少数”政权[2] - 自民党新任总裁高市早苗任命“黑金”政客出任党内要职,且未能回应公明党的政治改革要求,最终导致联盟破裂[2] 联盟破裂的深层结构性矛盾 - 自民党与公明党存在“保守派与中间派”的政治理念差异,近年来自民党加速右倾推动强军扩武,与主张和平主义的公明党路线分歧日益凸显[3] - 高市早苗作为极端保守势力代表,在历史认知、修宪、对华政策及性别议题上的右翼立场与公明党温和保守立场格格不入[3] - 自民党内保守势力素来对公明党及其支持团体创价学会持批评态度,试图引入其他政党以削弱公明党影响力[3] 对自民党执政基础的影响 - 公明党在众议院仅有24个议席,但其通过创价学会的组织动员能力为自民党在小选区制中提供不可替代的选票支持[3] - 据测算,若无公明党支持,自民党在2024年众议院选举中可能减少25到45个议席,将严重动摇其执政基础[4] 首相人选面临的不确定性 - 自民党在众参两院均已失去过半数席位,公明党退出并明确不支持高市早苗,使其在首相指名选举中票数不足[5] - 主要在野三党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和日本维新会议席总数达210席,已超过自民党的196席,若推举统一候选人可能导致政权更迭[6] - 自民党正积极拉拢国民民主党或日本维新会以填补联盟空缺,但两党对自民党“黑金”丑闻心存芥蒂且提出严苛政策条件[6] 短期政治动荡与政策停滞风险 - 首相指名选举推迟至10月20日之后,朝野政党将展开密集协商,高市早苗与在野党候选人玉木雄一郎问鼎首相的概率大致为五五开[7] - 石破茂内阁作为看守政府已失去执政合法性和权威,重要法案和年底补充预算案难以通过,政府运作受到严重影响[8] - 无论谁当选首相,新内阁执政基础都将极为脆弱,国会可能陷入空转,各政党围绕权力分配和政策竞争的博弈将导致相互掣肘[8] 中长期政局格局演变 - 日本政坛可能进入多党竞争、联合执政成为常态的新阶段,“扭曲国会”局面或将长期化,政策连贯性和执行力将显著下降[9] - 当前政局与1993年混乱局面相似,缺乏稳定政治架构和强势领导人,可能导致“短命首相”频出和政坛分化重组加速[10] - 弱势政府将更多表现为“短期应对型”,经济上或更重视宽松货币和财政扩张路线,外交上可能加剧政策的民粹化和排外主义色彩[10]
日本“首位女首相”悬了,高市早苗得罪了谁?| 京酿馆
新京报· 2025-10-11 18:06
政治联盟变动 - 日本公明党决定脱离与自民党的执政联盟,结束长达26年的政治合作[2] - 公明党脱离后,自民党在国会众议院仅占196席,失去主导政局的能力[6] - 联盟解体导致原定于10月15日获得首相提名的高市早苗无法如期获得任命[2] 权力格局与组阁前景 - 当前决定日本政局的主要政党包括自民党(196席)、立宪民主党(148席)、日本维新会(35席)、国民民主党(27席)和公明党(24席)[6] - 在野党阵营(立宪民主党、日本维新会、国民民主党)合计拥有210席,已超过自民党[6] - 自民党若想维持政权,必须与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同时结盟,才可能达到众议院过半所需的233票[6] - 在参议院248个席位中,原“自公联盟”占122席,公明党离开后自民党需寻求其他政党合作以过关[6] 联盟破裂原因 - 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后调整党内高层,麻生派和前安倍派成员占据要职,引发公明党不满[4] - 高市早苗的极右翼政见与公明党相对温和的立场存在分歧,特别是在安保政策和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5] - 高市早苗瞒着公明党与国民民主党接洽以确保上位,此举激化了矛盾[5] 潜在政治走向 - 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表示愿与公明党合作,并推举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作为在野党首相候选人[2] - 国民民主党与维新会的政治倾向将成为决定下一届内阁组成的关键因素[7] - 无论高市早苗能否上位,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抬头的趋势预计不会改变[8]
日本执政联盟突然破裂,带来哪些变数
新华社· 2025-10-11 16:39
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的原因 - 公明党因未获得自民党关于整改“黑金政治”问题的令人满意答复而决定退出联合执政关系 [1] - 公明党表示今后在国会中对自民党不会一味采取反对立场,将根据具体政策内容作出判断 [1] - 在野党人士分析认为自民党总裁选举期间所有候选人都大谈扩大执政联盟,但对长期合作伙伴公明党缺乏应有重视,这可能是公明党产生强烈危机感的原因 [2] 对高市早苗当选首相的影响 - 高市早苗要成为首相还需经过首相指名选举,公明党退出将带来一定变数 [3] - 自民党当前在众议院465个席位中拥有196席,在参议院248个席位中拥有100席,公明党退出后自民党距离众议院过半数233席和参议院过半数125席更加遥远 [3] - 自民党仍是国会最大政党,若在野党无法团结一致,高市仍可在第二轮投票中凭借多数票获胜 [3] - 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在众议院仅有148席,即便联合公明党和日本共产党也无法超过自民党,必须获得日本维新会或国民民主党至少一家的合作才可能实现政权更迭 [4] - 高市早苗也在考虑争取国民民主党的支持,各政党之间的博弈结果成为其能否成为首相的关键 [4] 对日本内政外交的影响 - 公明党退出后若高市无法与其他政党组建执政联盟,自民党将单独执政,未来推行政策将更加困难,政局动荡恐进一步加剧 [5] - 即便高市与在众议院拥有35席的日本维新会组建执政联盟,加起来议席数也无法过半 [5] - 首相指名选举或将推迟至本月20日以后,导致“政治真空”时间延长,政府难以推出有效政策 [6] - 政局不稳定可能波及日本外交,影响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底访日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重要外事活动的准备工作 [6]
日本公明党退出联合执政,高市还能当首相吗
日经中文网· 2025-10-11 12:00
日本政治格局变动 - 日本公明党退出与自民党的联合执政 导致自民党在众议院议席不足半数 即使联合日本维新会或国民民主党中的任何一方也无法达到过半数所需的233席[1] - 自民党在参议院仅获得100个议席 距离过半数还差25席 执政基础薄弱[1][8] - 公明党代表表示将在首相指名第一轮投票中投给自己 并暗示决胜轮大概不会投给在野党[8] 首相提名选举形势 - 首相提名需在日本众参两院获得投票总数过半数 若无人过半数则由前两名进行决胜轮投票[3] - 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正游说各党以获得首相提名 但仅有自民党投票则只有196票 远未达到465个众议院议席的过半数233票[3][5] - 国民民主党代表明确表示若公明党退出 其加入联合执政意义不大 态度转向强硬 更倾向于从在野党立场推动政策[5] 各政党策略与联盟可能性 - 自民党试图拉拢国民民主党作为新联盟伙伴 但国民民主党仅占27个议席 联合也无法达到众议院半数[5] - 日本维新会对加入联合执政持积极态度 旨在推动其政策构想 但自民党与维新会联合同样无法获得众参两院过半数票数 法案通过无保障[7] - 在野党难以团结 立宪民主党推动合作但遭国民民主党以政策不同为由拒绝 形成执政党和在野党均无法获得过半数票数的僵局[8]
早已埋下的伏笔与“结构性疲劳”:专家分析日本自公联盟破裂
南方都市报· 2025-10-11 09:06
自公联盟破裂的核心事件与直接原因 - 日本公明党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宣布退出与自民党持续26年的执政联盟 [1] - 联盟破裂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自民党的“政治黑金”问题,公明党多次敦促自民党解决但未获满意回应 [6] - 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后的人事安排,特别是任命涉及“政治黑金”的萩生田光一出任党内要职,是导致公明党退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6] 两党长期存在的政策分歧与深层矛盾 - 公明党政策主张重视和平与福祉、反对修改宪法,而自民党则重视修宪和加强安保,双方存在根本理念差异 [3] - 在2012年至2020年安倍政权时期,自民党在修宪问题上的动向让作为“护宪派”的公明党感到被动和不满 [7] - 在对华政策上,公明党长期推动中日友好,而自民党近年对华态度消极,例如公明党曾明确反对在2022年修订的“安保三文件”中将中国称为“威胁” [7] - 自民党常依仗席位优势迫使公明党在议题上妥协,联合执政框架下的不对等地位积累了公明党的深层不满 [8] 对日本政治格局与未来选举的潜在影响 - 公明党退出联盟为10月20日举行的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带来很大不确定性,高市早苗当选首相的可能性降低 [9][10] - 若其他在野党达成广泛共识联合推选候选人,日本可能出现政权轮替,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已表示做好担任首相的准备 [10] - 即使高市早苗当选首相,自民党将沦为“少数执政党”,其提出的立法、预算等议案在国会顺利通过的可能性将大打折扣 [10] - 高市政权在国会遭遇的掣肘可能转换为自民党内部对其的不满,甚至导致其提前下台 [10] 日本政局不稳定的结构性背景 - 自2012年安倍政权结束后的5年内,日本更换了3位首相,自民党更换了4位总裁,政局更迭频繁 [11] - 当前的政治不稳定性是制度性、结构性疲劳的体现,暴露出自民党长期执政下的“腐朽化”问题,如派阀政治、利益分配和政策创新能力衰退 [11] - 在外部压力(如全球供应链重组)和内部脆弱性(如通胀、财政赤字)的双重挤压下,日本社会的“安定感”崩解,民众不满转化为对政府的不信任 [12] - 日本正进入“低稳定性常态”,政治不稳定并非偶发危机,而是一种长期结构性震荡的开端 [12]
两党矛盾无法调和,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日本执政联盟宣告破裂
环球时报· 2025-10-11 06:42
事件概述 - 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宣布退出与自民党的执政联盟,已合作26年的“自公联盟”宣告破裂 [1] - 公明党将暂时停止与自民党的选举合作,并在后续的首相指名选举中不会投票给自民党候选人 [1] 联盟破裂原因 - 公明党对自民党关于整改“黑金政治”问题的答复不满,双方在此问题上的分歧未能弥合 [1][3] - 公明党要求自民党加强对企业和团体政治捐款的监管并查明派系收回扣事件的真相,但自民党认为该事件“已解决” [3] - 公明党认为自民党没有就消除不信任做出足够的努力,自民党的态度与国民的看法相距甚远 [3] 对首相选举的影响 - 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需通过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才能正式出任首相,联盟破裂使其当选存在变数 [6] - 自民党在众议院465个席位中占有191席,未过半数;参议院248个议席中,原“自公联盟”共占据122席 [6] - 公明党将在首相指名选举第一轮中投票给其党首齐藤铁夫本人 [7] - 原定于本月15日举行的首相指名选举预计将推迟至20日以后 [6] 对政党格局的影响 - 自公联盟破裂动摇了自民党在日本政治格局中的基本势力版图 [8] - 日本在野党互动频繁,立宪民主党与国民民主党等有意推动联合,若成形将改变国会力量对比 [8] - 高市早苗政治基础薄弱,主要依靠党内右翼势力支持,此次分裂的直接导火索是其任命涉丑闻议员担任自民党高官 [8] 历史背景与当前局势 - 自民党与公明党自1999年起组成执政联盟,共同执政22年 [5] - 此次变动使日本政坛进入罕见的动荡与不确定阶段,政局进一步动荡已不可避免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