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能源管理
搜索文档
IPO研究丨预计2029年中国数据中心能源管理市场规模将增至187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1-03 21:13
| ]項下的[编纂]數目總數 | [编纂]股H股(視乎[编纂]行使與否而定) .. | | --- | --- | | [编纂]數目 | : [编纂]股H股(可予编纂]) | | [编纂]数目 | .. [编纂]股H股(可予[编纂]及視乎[編纂]行使與否而 | | | 定) | | 最高[编纂] | : 每股H股[編纂],另加1.0%經紀佣金、0.0027%證監 | | | 會交易徵費、0.00565%聯交所交易費、0.00015% | | | 會財局交易微費(須於[编纂]時以港元繳足,多 | | | 繳款項可予退還) | | 面值 | 每股H股人民幣1.00元 | | [编纂] | : [·] | 展望未来,在数据中心容量持续扩张的驱动下,中国数据中心能源管理市场预计将保持强劲增长。总市 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1,879亿元,其中供电系统占1,145亿元,热管理系统贡献734亿元。受液冷及其 他先进热管理技术等更高价值解决方案的采用率上升推动,热管理细分市场预计将继续以快于供电系统 的速度增长。 數據中心能源管理的市場規模(按產品類型劃分), 以價值計算(中國),2020年至2029年(預測) 複合年增 ...
豪特节能拟赴港IPO,收入依赖大客户
中国证券报· 2025-11-03 16:19
收入依赖大客户 11月2日,广州豪特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豪特节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豪特节能是专注于数据中心领域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 营业收入分别约为7.93亿元、8.58亿元、10.18亿元以及7.54亿元;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总收入的 86.1%、79.4%、94.9%及98.9%,收入依赖大客户。 豪特节能主要专注于提供一站式定制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业务涵盖咨询服务、解决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及采购、 项目集成及实施、系统维护等能源管理项目的所有环节。 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7.93亿元、8.58亿元、10.18亿元以及7.54亿元,公 司净利润分别约为0.39亿元、0.7亿元、0.76亿元及0.5亿元。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总收入的86.1%、79.4%、94.9%及 98.9%,向单一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总收入的62.6%、36.3%、82.8%和39.4%。 对于募集资金的用途,豪特节能在招股 ...
IPO雷达|豪特节能递表港交所,客户、收入集中度“双高”,应收账款高企
搜狐财经· 2025-11-03 13:25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薇 据港交所11月2日披露,广州豪特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豪特节能)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 市申请书,广发证券、申万宏源香港为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豪特节能是一家来自中国内地领先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数据中心细分赛道。通 过技术驱动+场景深耕的战略,提供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涵盖咨询服务、解决方案 设计、设备选型及采购、项目集成及实施以及系统维护。该公司的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包括 AI算力数据中心和边缘数据中心)、智慧工业园区、智能工厂及多用途商业综合体,覆盖多个领域的广 泛场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收入计,该公司是中国内地第五大运营商中立型数据中心能源 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及中国内地第九大数据中心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以及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人民币21040万 元、人民币9470万元、人民币31730万元及人民币37670万元,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67天、64 天、73天及83天,总体呈上升趋势。若客户延迟付款或违约,将影响现金流与财务稳 ...
【2025WAIC】施耐德电气首发“算电协同”三层架构,破解AI数据中心能源困局
环球网资讯· 2025-07-27 14:15
行业挑战 - 全球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导致数据中心电力消耗持续攀升,能源挑战日益凸显[3] - 智算中心快速扩张带来能源管理困局:电力需求指数级攀升,高密度散热成技术瓶颈,碳排放压力加剧[4] - 数据中心面临供电稳定性、成本控制和碳排放管理三重挑战:93%受访企业将供电稳定性列为首要痛点,85%坦言成本压力(电费占运营成本近六成),77%面临碳排放管理挑战[4] 解决方案 - 传统能源使用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数据中心需求,需贯通供电、配电、计算、制冷全链路实现全要素灵活调配[5] - 创新性提出"算电协同"三层架构,自下而上打通电力供给、算力负荷与协同机制[7] - 能源侧重构电力供给侧:56%数据中心已使用新能源(光伏、风电、储能、核能),以保障稳定性、降低成本并减少碳排放[7] - 算力侧挖掘负载灵活性:预测算力需求及功耗,优化IT/非IT负载使资源高效利用并参与电力供需平衡[7]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成为电力供给侧大势所趋,可再生能源接入对数据中心灵活用能提出更高要求[4][7] - 算电协同机制需横跨能源与算力领域,需各方协同实现全局最优目标[7] - 施耐德电气将发挥能源管理与数据中心技术专长,推动算电协同实践规模化落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