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码测评
icon
搜索文档
王自如二次创业!坦言AI领域“来钱快” 感谢董明珠、雷军
搜狐财经· 2025-06-10 21:01
王自如职业经历与转型 - 王自如于2009年在香港理工大学读研期间开始制作数码产品开箱视频,并于2012年正式创立科技视频平台ZEALER,该平台获得雷军旗下顺为基金的投资[3] - 2014年因发布锤子手机T1测评视频并与时任锤子科技CEO罗永浩进行直播辩论,该事件成为其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点[4] - 2020年从ZEALER离职,并于2021年加入格力电器担任数字化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其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早于2016年通过创业节目结识[6] 格力电器任职期间表现 - 2020年5月,王自如主持格力入驻京东十周年庆直播,与董明珠及京东高管对谈,直播带货成交金额达7.03亿元,创下当时家电直播带货最高纪录[6] - 在格力任职期间,王自如推行"云网批"模式,致力于精简经销商层级并打通线上线下渠道[6] - 王自如表示在格力电器的经历使其看到最真实的产业现状,对于离职原因以"遗憾"二字带过[6] AI领域二次创业规划 - 王自如于2024年6月6日通过社交媒体视频正式官宣将在AI领域开启二次创业[1] - 选择AI领域创业的原因包括该领域资源整合速度快、能快速实现经济效益,并计划凭借自身经验与人脉通过AI技术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3] - 业内对其进军AI领域看法不一,部分观点看好其科技圈积累的人脉和经验,也有观点指出AI领域竞争异常激烈将面临诸多挑战[8]
始于雷军、困于罗永浩、终于董明珠,重启于AI,王自如用15分钟讲述自己15年
搜狐财经· 2025-06-06 23:20
王自如职业转型与AI创业 - 王自如宣布离开ZEALER和格力电器 将在AI领域二次创业 微博名已改为"王自如AI"[1] - 通过15分钟视频回顾创业历程 表达对ZEALER投资团队和董明珠的感恩[1][6] - 新创业方向聚焦AI内容应用 计划分两步走:AI与消费电子/产业结合 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11] ZEALER发展历程 - 2010年以iMac开箱视频起步 2012年正式成立ZEALER 天使轮获雷军旗下顺为资本投资[4] - 2014年与罗永浩公开辩论后 公司发展势头减缓[5] - 离开ZEALER前处理个人资产:转让股份 偿还贷款 出售车房 保留公司运营资金[6] 格力电器任职经历 - 2021年入职格力电器 次年任数字化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6] - 推动销售体系全面改革 包括砍掉部分区域代理 建立云网批模式 缩短渠道链条[8] - 参与建设"格力董明珠店" 促进品牌年轻化和网络化转型[8] - 在职期间为保密选择退网 离任原因未明确说明[7][8] 行业竞争格局 - 数码测评领域曾出现ZEALER与锤子科技同期发展的巧合[13] - 罗永浩已转向AI硬件创业 与王自如的AI内容创业形成新赛道竞争[13] - 资深分析师认为新创业选择体现了与过往经历的连续性[13] 职业转型背景 - 孟羽童同期从格力离职 或将赴海外求学[10] - 王自如形容离职后状态为"饥肠辘辘" 需通过内容输出重返赛场[10] - 选择AI领域因"来钱快 资源整合快"的商业考量[13]
王自如走上了罗永浩的老路
搜狐财经· 2025-06-06 20:53
职业生涯回顾与转折点 - 2009年开始数码开箱内容创作,2012年创办ZEALER,获得雷军的顺为资本及各大手机厂商合作资源,建立数码测评行业标准和话语权 [3] - 2014年因ZEALER发布锤子T1评测视频引发与罗永浩的直播辩论,观看量超百万级,导致其客观独立第三方人设受到质疑 [6] - 后期进入格力担任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推进数字化改革和构建云网批模式,但因触及经销商利益等内部阻力,改革未达预期并最终离开 [9][11] AI创业战略与动机 - 2024年6月将微博名改为王自如AI,并发布视频宣布进军AI领域,坦言选择原因是来钱快 [15][17] - 短期战略是AI内容创业,长期目标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计划切入消费级AI硬件的评测与推广平台或AI体验内容推广 [18][19] - 背景并非技术出身,缺乏产品经验,但优势在于懂内容和流量转化,擅长将复杂科技产品变得可看可说可卖 [18] 当前挑战与资产状况 - 面临3383万元的被执行案,名下公司处于经营异常状态,信用记录尚未修复,此次创业被视为从负开始 [20][21] - 公众信任度因早年测评公正性质疑、格力时期言论及债务执行案而受损,声誉重建是漫长工程 [23][26] - 科技行业信任比流量更贵,需向更成熟敏感的受众证明其并非风口投机,而是能交付价值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