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物考古
icon
搜索文档
文物事业发展步伐更坚实
经济日报· 2025-09-11 08:59
饶权介绍,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考古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我国将以中华文明探源 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夏商文明研究工程等为抓手,以发现阐释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 人才培养为支撑,持续推进考古研究,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 "十四五"时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这背后体现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底, 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达7046家,平均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其中免费开放6444家,占比超91%。5 年间,中央累计投入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超150亿元,接待观众超41亿人次。全国每年举办展览超4万个、 教育活动超50万场次,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充分发挥了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增进了人民精神力量。 原标题:文物事业发展步伐更坚实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副 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历史性 成就。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丰硕,"考古中国"重大项 ...
陕西探索文物考古工作新模式服务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8-29 07:11
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成果 - 实施"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 包括小雁塔 周原遗址等5部文物保护规划和西安碑林等6处国保单位区划调整方案 [1] - 完成270处国保单位和163处省保单位的地形测绘和保护区划核对工作 [1] - 新增2个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和7个省科技厅立项课题 发布3项文物保护地方标准 [1] 考古工作与经济效益 - 开展基本建设考古工作4000余项 推进西延高铁 古贤水库 陕北能源工程等600余项重点项目文物保护工作 [2] - 发掘古代遗迹10万余处 出土各类文物20余万件(组) [2] - 通过优化特殊区域工作方案节约勘探费用1.65亿元 [3] 考古发现与学术价值 - 汉文帝霸陵 西头遗址 寨沟遗址 周原遗址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 - 半坡遗址等11项考古成果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汉文帝霸陵考古成果入选2023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 [1] - 西安贾里村墓地入选"2024年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石峁遗址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都邑性遗址 太平遗址为夏文化研究提供考古实证 [1] 文化展示与产业发展 - 建成石峁 黄河 秦岭 统万城等博物馆和石峁 统万城 乾陵 秦咸阳城咸阳宫等考古遗址公园 [3] - 文博单位推出文创产品千余种 IP授权近200项 与文化企业合作申请注册文物元素商标近百类 [3] - 发挥黄帝陵 兵马俑 延安宝塔等精神标识作用 运用古丝绸之路 秦直道 秦蜀古道等历史文化线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吴桂英调研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工作
长沙晚报· 2025-08-22 11:13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导向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及对湖南工作指示 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动力活力[1] - 要求答好文化和科技 文化和旅游两道融合命题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1]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展 - 长沙市工人文化宫原址新建项目已进入装修施工扫尾阶段 计划年内完工交付[3] - 要求坚持社会效益首位原则 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 加强资源统筹对接[3] - 要求加快重点项目规划建设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丰富服务供给[3] 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 - 调研雨花区东塘街道政院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要求深化拓展文明实践中心建设[5][6] - 强调以百姓视角和语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 盘活阵地资源创新实践场景[6] - 要求推进文明培育 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走深走实[6] 文物考古与保护工作 - 在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调研考古发掘和保护修复工作 鼓励文物保护传承研究[6] - 要求建强专业人才队伍 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提高文物数字化采集水平[6] 文化场馆运营与艺术发展 - 在长沙美术馆调研展陈情况 要求发挥特色优势突出时代主题创新办展模式[8][9] - 强调提升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增强群众参与感和体验度[9] - 在笑嘛脱口秀剧场调研演出管理 鼓励坚持正确创作导向传递向上向善力量[9] - 要求推进演艺新空间规范化建设 使小剧场成为文化新地标和消费新引擎[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