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林业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濮阳筑牢生态屏障 绿染黄河岸 成果惠万家
人民日报· 2025-11-17 06:09
生态建设成果 - 濮阳市建成绵延24.5公里、单侧宽近200米的引黄入冀补淀生态廊道,形成万亩林海 [1] - 以四大生态廊道为主骨架,在2000多公里的道路河渠旁进行绿化,筑牢生态屏障 [1] - 村庄绿化面积累计突破10万亩,高标准农田林网护卫200余万亩耕地,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1万公顷 [1] 林业经济发展 - 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如桃树和芍药共同种植,以及千亩樱桃林产业链,涵盖育苗、电商到乡村旅游 [2] - 非洲菊产业年产值达5000万元,供应首都市场 [2] - 全市已发展经济林15万亩、林下经济26万亩、苗木花卉6万亩,建成4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024年林业总产值达176.8亿元 [2]
广东省持续发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样板
中国发展网· 2025-11-10 17:17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效 - 全省森林面积突破1.4亿亩 [2] - 2023年至今完成林分优化提升63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598万亩 [2][9] - 打造5000亩以上森林大斑块148个,1000亩以上森林大斑块1030个 [2][9] 城乡绿化与人居环境改善 - 全省县镇村绿化种植苗木超4300万株 [3] - 新建绿美古树乡村106个、绿美红色乡村107个,打造绿美点257个 [3][9] - 河源市连平县金溪村建成柚子主题小公园3个、柚子景观带6公里,创建"柚子庭院"70个 [3] 林业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940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4][10] - 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超3200万亩,打造八大林业产业集群 [4] - 油茶产业预计到2025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50万亩以上,茶油产能达6万吨,综合产值超百亿元 [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创新 - 2024年8月发布《广东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12项主要任务 [5] - 肇庆市封开县实施"树票制"改革,已制作树票超1.2万个 [6] - 推动三市五县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探索 [9] 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 2023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首次全面达到IV类及以上水质,AQI达标率达95.8% [7] - 今年前三季度珠三角9市均进入全国168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较低的前20位 [7] - 增江广州段、深圳大鹏湾等入选国家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7][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新业态 - 发展"林业+康养"、"林业+研学"、"林业+文旅"等新业态 [6] - 云浮林场今年1-9月组织11场研学活动,吸引约1500人参加 [6] - 自2023年起开启水经济试点,截至去年底16宗省级项目完成投资37.3亿元 [8] 生物多样性与公众参与 - 记录分布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1052种、野生高等植物6658种 [2][10] - 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发布活动超5.31万场次,吸引超411万人次参与 [2][10] - 打造首批南粤红绿径线路8条、自然教育基地134个,获授"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 [10]
“两山”理念·江苏实践|盐碱地上的绿色接力:盐城“林孩子”爱林护林更兴林
新华日报· 2025-08-16 07:12
黄海森林公园转型发展 - 从盐碱荒滩改造为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的生态景区,活立木蓄积量21.6万立方米,含10万株30年树龄珍稀树种[3][8] - 首创海滩特困地育林等海滨造林模式,建成40.9公里绿色长廊,包含水杉/银杏等四大主题林带[8] - 拥有652种植物、342种鸟类及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态价值全国罕见[8] 文旅康养产业布局 - 建成22个基础设施工程及15个业态项目,包括森林小火车、瞭望塔等,配套8个特色酒店民宿,接待能力达千人级[5] - 开发"旅游+康养"体系,打造温泉、游步道等设施,策划森林音乐节等季节性活动实现"月月有活动"[5][6] - 旅游收入从2020年2000万元增至2023年1.56亿元(+69%),2024年目标自营收入2亿元、综合收入超10亿元[6] 林下经济创新模式 - 推行"林农+林药"等六种复合经济,与上海中医药中心合作建成耐盐碱中药材基地,试种北五味子等10余品种[5][6] - 带动周边就业超500人,通过村企联建分享发展红利[6] - 从单一苗木销售转向"卖风景+卖生活"模式,形成生态保护—文旅融合—康养产业多维发展路径[4][9] 生态保护与传承 - 每年新增造林10万株,实施林相改造并栽植珍贵树种,优化林长责任制[7] - 三代林业人持续接力,30多名"林三代"已进入景区各岗位[2][9] - 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成为江苏自然资源系统标杆[8][9]
科创动力足 林业“绿富美”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30 16:24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浙江省通过深化省院合作,聚力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为林改纵深发展注入新活力 [1]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组织实施"浙江衢州科技示范样板建设"项目,加快林业"四新"成果转化应用 [1] - 贯通"护绿增汇"与"点绿成金"双路径,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改提供可复制的样板 [1] 良种筑基 -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在江山市和开化县打造500余亩精品栽培示范果园 [3] - 果园亩产量从450公斤增加到500公斤以上,每亩收益从1.8万元增加到2万元 [3] - 筛选出速生优良栎树种源,构建高效繁育技术体系,实现年繁育500万株优质种苗 [3] 创新模式 - 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与常山县共建油茶博士工作站,打造千亩油茶高效栽培示范基地 [5] - 通过油茶整形修剪比赛推广"四大主枝分层法",全县20余名油茶种植能手参加 [5] - 以赛代训推动全县油茶种植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5] 林下掘金 - 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开发出真菌源生物刺激剂,实现林药、林菌产量和品质双增长 [7] - 铁皮石斛多糖含量达到仿野生七年生水平,桑黄黄酮类含量提升最高可达60%多 [7] - 在开化十里铺苗圃基地开展对铁皮石斛、黄精等林下植物药效成分调控研究 [7] 立体开发 - 首创"种质研发-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冷链锁鲜-品牌营销"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 [9] - "香椿+茶叶""香椿+油茶"立体套种模式使土地利用率提升40%,鲜芽产量提高3倍 [9] - "红富椿"良种亩产突破150公斤,较传统品种增产60%,保鲜期从3天延长至15天 [9] - 2025年3月"红富椿"鲜芽出口日本,创下全国香椿出口首单纪录 [9] 技术破题 - 开发油茶籽油低温湿法制取技术,多酚含量同比提高20% [12] - 利用油茶籽活性成分研创出山茶系列日化产品,已完成500份用户体验测试 [12] - 实现油茶产业从单一榨油向全组分高值化利用的跨越式转型 [12] 总结 - 中国林科院在浙江衢州打造林业国家级试验场,加速林业"四新"成果推广应用 [12] - 探索生态价值高效转化新范式,全面激活绿色新质生产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