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林下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云南林下经济产业产值达1934亿元
人民日报· 2025-11-04 06:20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04日 10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以促进林下经济发展为例,云南优化资源政策,深入开展林下经济可利用林地资源摸底调查,落实可充 分利用和限制利用林地面积共3.1亿亩。通过制定森林可持续经营指导意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等,明 确商品林、公益林等林地利用要求,将森林抚育作业后的郁闭度最大放宽至0.5,挖掘林地资源潜力。 整合财税政策,投入23.9亿元实施森林抚育766万亩。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成立林下经济研究中心,推 进中药材栽培、野生菌保育促繁等科技推广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本报昆明11月3日电 (记者张驰)记者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四五"以来,云南持续推动林草 产业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产值已达1934亿元。2024年全省林草产业总产值5626.5亿元,较"十三 五"末的2771亿元实现翻番。 ...
年产值1300多亿!广西是如何挖掘林下经济“富矿”的|一线调研
第一财经· 2025-10-30 09:08
"十四五"以来,广西林下经济产值年均增速达到6%。 从金花茶、五指毛桃、鸡血藤,到鸡、猪、牛、羊、蜜蜂,再到八角、肉桂、岗松、松脂、芒藤编 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下经济品种花样繁多,目不暇接。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广西全区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达7077万亩,产值达1388亿元(居全 国第3位);林下经济发展惠及林农超过1200万人,林农年人均增收超过4000元。 10月26日至30日,第一财经记者参加"走进绿水青山"记者行活动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李 巧玉介绍,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集体林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林下空间充裕、资源丰富、生态良好, 非常适合发展林下经济。"十四五"以来,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结构趋于合理,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林下经 济产值年均增速达到6%。 李巧玉介绍,目前,广西林下种植产值超410亿元(约占总产值的30.1%),连片200亩以上的基地(项 目)807个,品牌91个;林下养殖产值超520亿元(约占37.9%),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基地(项目)195 个,品牌101个;林下采集加工产值超220亿元(约占16.5%)。 林下经济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 ...
“一片叶、一块土、一滴油”,湖南林下经济何以强壮|一线调研
第一财经· 2025-10-23 10:38
目前,湖南省林下经济各项数据均位居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10大林下经济产业类型、10个特色林下经济品牌、20个省级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县、59个创建国家林下经 济示范基地、56个省级林下经济产业园、403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多达3610万亩,年产值670多亿元,森林食物产量超过1100万吨,300多万人从事 林下经济,每年直接为农民带来2800多元人均收入。 10月20日至23日,第一财经记者赴湖南参加国家林草局组织的林下经济采访时,不仅被一片叶(淫羊 藿)、一块土(茯苓)、一滴油(油茶)而吸引,更被上述这一连串的数字所震撼。 "目前,湖南省林下经济各项数据均位居全国中等偏上水平。"湖南省林业经济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 绍,湖南还探索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林农""龙头企业+基地+林农"等发展模式,找到了"生 态受保护、林下增效益"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林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10月21日一早,怀化市会同县连山乡火神坡箭叶淫羊藿育种育苗基地的大棚里,员工们正蹲在地上清理 杂草。 "淫羊藿从叶子到根茎,浑身都是宝。"众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叶茂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该基地 有240亩标 ...
安徽印发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7 10:46
方案强调,加强科技支撑服务,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企业针对林下经济各生产环节的"卡脖子"问 题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同时,积极培育林下经济乡土专家,加强科技指导与服 务。 近年来,安徽省将林下经济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 全省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达1360万亩,实现产值600亿元。 《安徽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近日印发。方案围绕科学统筹规划产业 布局、大力发展林下特色产业、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持续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等4个方面提出20条具 体举措。 方案明确,到2030年,安徽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超1500万亩,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计划打造 年产值超30亿元的林下经济重点县12个,其中超50亿元的5个;培育多业态融合的林下经济类规上企业 超100家;实现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收入持续增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安徽省将探索林下空间经营权流转及登记试点,充分挖掘国有林场和国家储备 林的林下空间,着力构建"林上采、林下种、林中养、林间游"的立体发展体系,打造富有安徽特色的森 林食品、中药材种植、森林康养等产业集群。 ...
粤林迎丰收!广东经济林金秋消费季10月16日清远佛冈启幕
南方农村报· 2025-10-15 17:03
活动概况 - 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广东省第三届经济林金秋消费季活动于10月16日在清远市佛冈县开启 [2][3] - 活动旨在展示木本粮油、经济林果、林下经济等森林食物发展成果,并促进消费与农民收入提高 [4][5][6] 产业成果展示 - 活动是全省经济林产业的集中检阅,汇聚了来自广州、韶关、梅州、清远等21个地市的林业龙头企业与林下经济基地 [11][16] - 清远佛冈县依托林业资源优势,深耕魔芋、益肾子、山苍子等特色林下作物全产业链发展,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与产学研创新中心 [12][13][14] - 佛冈本地魔芋系列深加工产品是展示亮点,从新鲜块茎到即食食品全产业链产品集中亮相 [26][27] 区域特色产品 - 粤北深山展示野生灵芝、铁皮石斛,珠三角展示特色花卉苗木,粤西展示油茶、肉桂,粤东展示巴戟天、五指毛桃等南药 [17][18][20][21] - 清远展区重点呈现全市林业产业布局,包括连山林下养殖和英德生态茶园等多元价值 [24][25] 消费促进举措 - 活动设置广东特色经济林果产品展示展销、林下经济特色美食品尝及选购活动 [41][42] - 现场推出多重消费优惠,参展企业针对部分产品推出“丰收价”及相关优惠活动 [44][45] 林业产业规模与模式 - 广东省积极打造油茶、竹、森林药材等八大林业产业集群,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940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35][36][38] - 截至2024年,广东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9416亿元,约占全国十分之一 [55] - 全省已形成18个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94个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75家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等高质量载体 [56][57] 生态价值转化案例 - 韶关依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实现每亩林地年增收8000元 [50][51] - 梅州通过“林药套种”模式培育巴戟天,年带动超2万林农就业 [52] - 肇庆以“经济林+文旅”模式打造乡村旅游线路,年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周边林产品销售额增长35% [53][54]
激活12万亩林下经济潜能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5 15:23
林下经济发展规模与模式 - 资阳市累计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12.3万亩,形成特色鲜明、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 [1] - 重点推广林药、林菌、林禽、林菜等高效经营模式,聚焦立体复合、多元发展 [1] - 安岳县桤木+黄精、天冬等林下套种模式带动农户亩均增收超2000元 [1] 区域产业发展与产值 - 雁江区发展林下药材种植、生态畜禽养殖和景观利用,年产值突破2.5亿元 [1] - 乐至县打造林下跑山鸡、木本药材+草本药材等立体生态产业链,带动1万余户农户稳定增收 [1] - 全市发展林下经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40余家 [2] 科技支撑与产业升级 - 资阳市与西南大学、省林科院等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机制,精准推广高效栽培技术 [1] - 安岳县建成林下经济科技示范园,成功落地3项中央和省级科技推广项目 [1] - 乐至县枳壳+黄精产业园区引入智能喷灌、生态循环等现代化设施,推动产业标准化、品牌化转型 [1]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资阳市出台天府森林粮库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整合财政、土地、金融等资源 [2] - 累计发放林下经济等项目补助460余万元,发行专项债券8000万元,撬动银行信贷资金4.8亿元 [2] - 引导社会资本年投入超2000余万元,带动3.5万余人实现就近就业 [2] 经营模式与利益联结 - 深化村集体+企业+农户联营模式,鼓励林农以林地经营权入股、参与劳务务工 [2] - 农户通过深度融入产业链,使生态红利精准惠及千家万户 [2]
“菜小西”出圈、风机“起舞”、灵芝“生金”……看阳山产业“变形记”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18:50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 阳山县农业产值持续增长 通过土地 链条 主体 品牌四轮驱动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 品牌化 融合化发展[4] - 全县累计流转土地14.76万亩 整治整合土地19.22万亩 土地利用率极大提升[7] - 清远(阳山)鸡年出栏1703.55万羽 产值约13.04亿元 阳山西洋菜种植面积1.8万亩 产值13.5亿元 阳山丝苗米种植面积16万亩 综合产值6亿元 阳山淮山种植面积0.6万亩 综合产值2.7亿元 阳山玉米种植面积9.9万亩 产值约1.6亿元[7] - 登记在册农业经营主体1634家 包括农民合作社678家 家庭农场700家 农业企业256家[11] - 成功打造阳山鸡 西洋菜 淮山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阳山西洋菜AI推广大使促成超亿元产销合作签约[11] 林下经济发展 - 充分发挥402.5万亩林地资源和73.53%森林覆盖率的禀赋优势 系统布局林下产业[15] - 完成林地经营权流转16.66万亩 同比增长9.17% 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11亿元 抵押林地面积13.57万亩[18] - 秤架瑶族乡林下灵芝种植基地年产干灵芝近1万斤 市场均价每斤800元 带动周边农户种植400多亩[18] - 全县林业总产值达6.56亿元 同比增长28.9%[21] - 与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 推广优质品种 累计培训林农和技术骨干4.5万人次[22] 文旅融合发展 - 阳山是广东省旅游强县 中国绿色名县 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3] - 投入200万元打造非遗陈展馆 推动非遗展示与文化活动相结合[26] - 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 匹克球公开赛等大型赛事40多场[31] - 全县登记在册民宿达126家 大崀镇松林村"果然居·松林小筑"民宿试营业即爆红网络[34] - 小江镇下坪村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次 实现特色农产品销售及红色教育产值约60万元[38] 绿色能源发展 - 阳山是中国绿色名县 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年均风速6.5米/秒以上 常年日照平均时数1700小时左右[39] - 石羊楼风电项目年均上网绿色清洁电能达1.2亿度 年减排二氧化碳12.8万吨[43] - 14个风电项目列入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 其中5个项目建成并网 累计装机规模达30万千瓦[43] - 与中国能建西南院签署协议 投资20亿元建设200兆瓦分布式光伏和200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44] - 中核阳山3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是广东省最大地面集中式光伏项目 年发电量可达3.3亿千瓦时 年节约标准煤10.2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5万吨[46] - 风电 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876兆瓦 新能源年发电量突破11亿千瓦时 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超22亿元[49] 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 - 江英镇旱地西洋菜2024年种植面积同比增长40% 七拱镇丝苗米2025年预计种植面积5.67万亩 产值1.56亿元[50] - 青莲镇蚕桑产业种植户达300多户 面积从2000多亩扩至4000多亩 产业总值提升至2000多万元[50] - 黄坌镇茶叶产业2024年种植达2300多亩 产值超500万元 秤架瑶族乡灵芝种植面积从30亩扩至1833亩[50] - 黎埠镇农光互补项目累计收入超1400万元 缴税近400万元[51] - 阳城镇枸杞叶产业形成6000亩种植规模 1.5亿元年产值产业带[51] - 杜步镇澳洲坚果产业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 全产业链年产值将破1亿元[51] - 太平镇"灵芝鸡"2024年出栏约4万羽 产值近400万元 岭背镇蒲芦洲村沙田柚今年预计产量3000吨 收入突破3000万元[55]
绿色琼中捧起“金钵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6 09:41
林下经济发展规模 - 林下经济总面积达24.24万亩 总产值3.74亿元 [2] - 林下种植面积16.64万亩 林下养殖面积4.17万亩 森林景观利用面积3.43万亩 [4] - 计划到2030年林下经济面积扩大至54.27万亩 年产值目标13.31亿元 [6] 核心产业模式 - 构建"林+药""林+菌""林+果""林+旅游"等"1+N"复合型产业体系 [4] - 林药种植面积14.82万亩(占林下种植89%) 产值约1.7亿元 [5] - 重点发展林药(益智/草豆蔻)林草(粽叶)林果(人参果/凤梨)林菌(菌菇)林畜(五角猪)林禽(鸡)林蜂(中华蜜蜂)六大方向 [6] 具体项目案例 - 红毛镇天然林下益智种植8000亩 每亩增收约1000元 [5] - 黎母山镇粽叶合作社采用林草复合模式种植5365亩 年产值1040万元 [5] - 握岱村创新林下覆膜技术种植虎奶菇 3个月收获周期 [8] 产业支撑体系 - 2016-2021年发放益智种植补助656.9万元 惠及1588户农户 [3] - 2024年发布南药黎药产业发展规划及保护条例强化政策支持 [5] - 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引进40个优质项目 发展益智酒/虎奶菇干菇等精深加工产品 [9] 品牌与创新建设 - 注册"黎汉子"粽叶商标提升产品附加值 [5] - 打造"琼中好味"区域公用品牌 提升五脚猪/蜂蜜等产品知名度 [9] - 科技机构研发食用菌栽种技术 开展覆膜种植培训提升成活率 [8]
连南涡水山苍子、灵芝将亮相湾区!看驻镇帮扶工作队如何靠林下经济“实力圈粉”
南方农村报· 2025-09-14 22:02
核心观点 - 驻连南县涡水镇帮扶工作队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山苍子、灵芝等)推动乡村振兴 实现产业规模化、村民增收和乡村治理创新 [6][7][8][9] 山苍子产业发展 - 涡水镇林地覆盖率超90% 依托林业资源重点发展山苍子产业 [15][16] - 打造80亩山苍子苗圃基地和240亩高标准人工种植示范基地 运用轻基质穴盘培育技术 [20][21] - 2024年山苍子苗圃项目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近90万元 [35] - 全镇山苍子种植面积达723亩 预计2025年完成1000亩种植任务 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布局 [36][37] 灵芝产业发展 - 试点种植1亩灵芝获得成功 亩产收益达5000元 [44][49] - 投入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20万元 将灵芝种植规模扩大至100亩 [50][51] - 100亩灵芝预计产量5000斤 为两个村集体带来约75万元收入(平均每村35万元) 较往年十几万元收入显著提升 [57][58] - 村民通过林地流转获80元/亩/年收益 务工人员人均每月增收超2000元 [61][63] - 2025年灵芝规模将扩种至400亩 土地流转已完成 [64][65] 产业融合与延伸 - 构建"山苍子—灵芝—茶叶—香料—中草药"多业态融合的"1+N"林下经济产业格局 [40][41] - 建设200平方米深加工厂房 引进烘干切片设备 开发灵芝茶、灵芝酒等衍生产品 [67][68] - 规划"瑶医瑶药文化体验游"线路和灵芝采摘节 打造观光体验景点 [69] 联农带农模式 - 采用"企业+村集体+基地+农户"模式 由连南瑶族自治县双湾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标准化运营 [32][33] - 免费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 解决种植难题 [28][29] - "以工代赈"模式为村民提供8个月劳动岗位 覆盖种植管护全环节 [62] 教育与文化支持 - 开展"瑶英计划"奖学奖教活动 2024年奖教奖学总金额5.94万元/年 [76][77] - 促成广州回民小学与涡水镇中心学校结对共建 推动加入中国科学院"科学+"教育联盟 [78][79] - 支持举办"村晚""盘王节"等民俗活动 传承瑶族文化 [81][82] 乡村治理创新 - 创新"积分分红"模式 将乡村治理积分制与股东分红绑定 [83][84] - 投入59万元研发"涡水镇乡村治理积分制"小程序及数字管理平台 建立量化实施细则 [86][87] - 积分制带动260户群众参与乡村治理 参与率超70% [91][92] 未来规划 - 计划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及冷链物流设施 推动产业向品牌化、标准化延伸 [95][96] - 借助"南方优品"等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96][97] - 联动科研院所开展数字乡村治理、智慧农业建设和本土人才培养合作 [98][99]
吉林延边:“四绿一体”激活山林“绿动能”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5 06:53
生态治理体系建设 - 创新构建增绿护绿用绿活绿四位一体生态治理体系推动林草新质生产力提升 [1] - 全州新增和完善县城绿地781.3万亩 [1] - 实现林下经济产品总量10.7万吨产值382.87亿元 [1] 增绿行动成果 -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城区林荫道率达61.6%城区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率达64.83% [1] - 大力实施国土美化绿化工程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1] 护绿机制强化 - 查办林草行政案件340起结案率100% [1] - 完善林草防火应急体系和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实现4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1] 用绿途径拓展 - 发展林下及林特产品110多种打造林产品品牌52个 [2] - 助推10个重点项目建设包括延边大阳参业产业园 [2] - 培育壮大林下经营主体442个带动职工群众4万余人 [2] 碳汇创新实践 - 获批国家林业碳汇试点探索以碳代赔生态修复模式 [2] - 率先开展碳金融指数政策性保险填补全省林业碳汇加生态司法领域空白 [2] 活绿机制突破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活林地经营权优化林木采伐管理制度 [2] - 优化林长加检察长加警长三长联动工作机制 [2] - 推进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试点工作 [2] 生态协同发展 - 配合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完善联席会议制度 [2] -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筑牢北方生态屏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