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

搜索文档
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勾勒“海上新广东”蓝图 以海洋经济发展带动全面建设海洋强省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7 16:02
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战略 - 广东召开高规格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决心,海洋经济总量连续30年全国第一[1] - 会议提出以海洋经济发展带动强省建设,构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优化生产力布局,深化山海协作[1][3] - 广东面临从海洋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挑战,需解决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兴产业附加值不足的问题[5] 深远海开发与空间布局 - 国际海洋竞逐聚焦深远海,广东近海资源开发趋近饱和,技术突破推动深蓝开发成为可能[3] - 广东出台《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提出"优近拓远"开发保护格局,推动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3] - 广州、深圳、湛江等地市提出具体举措:广州构建"三脉三轴"空间格局,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湛江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3]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 - 广东海洋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但需优化传统产业(如海水养殖升级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并培育新兴产业[5][6] - 海发公司布局全产业链体系,2025-2027年计划投资超40亿元,带动就业超万人,渔民增收超10亿元[6] - 珠海云洲智能预计"十五五"期间助力打造千亿级无人海上智能装备产业,全省现有超8万家涉海企业[6] 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 - 会议强调需突破关键技术,引育海洋人才,海上风电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如潮州饶平县450亿元投资打造千亿级新能源集群)[7] - 明阳集团开发海上综合能源岛,目标支撑大湾区绿色转型,打造万亿级海洋经济支柱[8] - 惠州加强生态修复,考洲洋水质从劣四类提升至二类,新增红树林9000亩并探索碳汇交易[8]
习近平总书记同科技工作者交往交流的故事
新华社· 2025-05-30 11:12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 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着科技创新,始终牵挂着科技人才。 5月30日,我国迎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同科技工作者亲切互 动的动人瞬间,感悟人民领袖对科技工作者的深情厚爱、对勇攀科技高峰的殷殷期许。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这一幕,曾经温暖了无数科技工作者—— 2021年11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91岁的最高奖获得者顾诵芬院士因行动不便,坐着轮椅上 台,习近平总书记弯下腰,郑重地把奖章佩戴在他的胸前,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到主席台就 座。大会后,习近平总书记走向顾诵芬院士,同他再次握手,亲切交流。 手相握,心相连。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这些国之脊梁有着特别的分量:"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 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获 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颁奖。 惜才敬才的深情,凝结成一个个动人的瞬间—— 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参加全国精 ...
千帆竞速 向海求新
广西日报· 2025-04-28 09:59
智汇八桂风帆劲,向海图强破浪行。近年来,广西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加快推进海洋强区建设, 2024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2580.9亿元,全区海洋经济呈现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增长动能持续蓄积、创 新能力逐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为挖掘广西沿海城市高质量发展亮点成效,4月17—20日,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 办,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讲师团、"学习强国"广西学习平台共同策划推出的《沿着海岸看中 国·广西篇》系列融媒体报道活动正式启动。循着祖国南端蜿蜒绵长的海岸线,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 视台以及北海、防城港、钦州等区市主流媒体记者走进沿海三市,通过"沉浸式直播+互动短视频+AI长 卷+图文报道"全媒体矩阵,呈现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生动实 践。 "智"引深蓝 赋能海洋新质生产力 "我们是在《流浪地球》片场吗?太震撼了!"4月17日,记者走进平陆运河宏大的施工现场,瞳孔 瞬间被铺展至天际的"钢铁丛林"所占据——超90米高的塔吊如巨神兵阵列,钢铁巨臂刺破氤氲朝雾,重 型卡车如钢铁洪流奔涌……电影的科幻场景正照进现实。 31个月开挖2.8亿立方米土石方,浇筑412万立方米混凝土……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