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物流

搜索文档
外贸企业出海,别挤“一条船”
新华日报· 2025-06-10 07:35
供需情况与运价波动 - 美线海运需求激增导致"爆仓",日均订单量达以往3倍以上,运价从3月2000美元/40HC箱暴涨至7000美元(美东)和6000美元(美西)[2] - 北美航线运价指数5月同比上涨:美西10.8%、美东6.4%,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指数均值达1620.85点(+18.4%)[2] - 航运公司超订舱位至实际120%,"甩柜"现象频发导致货物延迟[3][4] 行业动态与运力调整 - 4月船公司削减美线运力转投欧非/东南亚航线,现需求回升但运力调回需10余天,形成供给缺口[4] - 加班船投入或缓解6月运价涨幅,但7-9月传统旺季压力持续[4][9] - 连云港港新增中远海运美加航线(月均2-3班),计划升级"连申快航"至900TEU船型[9] 企业应对策略 - 外贸企业优先保障美国订单,如江苏华腾24小时生产,6-8月排单已满(2000万元待发)[6][7] - FOB模式下工厂承担货柜费,采购方压价压力传导至供应链[5] - 低货值日用品(如纸巾)运费成本超过货值,倒逼运营模式调整[6] 物流创新与协同 - "苏申快航"加密班次对接上海洋山港,降低甩柜风险[8] - 区块链技术追踪集装箱状态、空箱置换协议等举措缓解箱源紧张[9] - 物流商共享运力资源,政府协同开通绿色通道加速通关[10] 区域经济与产业影响 - 美线成本高企倒逼江苏产业升级,建议转向新能源/高端装备领域[10] - 中欧班列成为替代物流选择,港口智能化升级需求凸显[10] - 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开拓潜力被强调[11]
外贸一线观察:美线出货高峰或提前 货运订舱就像“抢票”
央视新闻· 2025-05-25 11:42
中美关税政策调整后的海运市场变化 - 美国采购商加紧囤货导致美线海运热度上升,盐田港承担全国超四分之一对美出口货量,集卡运输和港口作业繁忙[1] - 盐田港有6条美线船正在作业,满载超2万个标准箱驶向美国,传统旺季从7-9月提前至6-7月,港口优化堆场并增加设备投入[3] - 盐田港附近货物集散仓入仓量增长超60%,从120余条集装箱柜增至超200条[5] 物流企业应对措施 - 物流公司启动24小时三班倒作业模式,流水线设备不停机以保障出货顺利[7] - 货代企业面对美线舱位紧张保持从容,此前美线单量下降时欧洲和拉美单量上升,近期美线恢复后其他航线仍保持增长[8][10] - 跨境电商仓库出货量从日常40-50条柜跃升至峰值70条柜,周转效率提升30%,通过自动化设备和货架间距缩小20%增强抗压能力[12][14] 海运运价上涨原因 - 美线海运运价每半个月更新一次且持续上涨,40英尺集装箱最高涨价3000美元[15] - 积压订单集中出货叠加运力转移至欧线/拉美导致美线运力短缺,船公司、码头和集装箱生产商正在协调准备[17] - 美国商家利用90天窗口期提前备货下半年节日商品,外贸厂商集中出货推高短期货运需求[19]
德迅大中华区总裁倪晓荣:美线舱位将更为紧张 建议出口企业做好调整供应链策略的准备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15:37
中美关税降低影响 - 中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 关税解绑引发"抢运潮" 外贸企业争相角逐90天缓冲期 积压订单集中补发 [1] - 市场需求预计在未来两周持续攀升 美西南 美西北航线基本满载 部分船公司出现甩柜情况 美东 美湾装载情况明显提升 后续舱位将更为紧张 [1] - 中美互降关税落地后 有企业一夜间收到近一百封邮件订单 航运市场舱位需求爆满 5月底排载计划已全部约满 上海地区货量增长显著 华南地区电商客户反应迅速 [1] 航运市场动态 - 六七月是集装箱航运进入旺季的爬坡期 观望客户开始出货 短期内拉动美线市场需求回归 [1] - 第20周订舱量上涨10% 第21周订舱量激增30% 反映市场对美线贸易预期的积极转变 [1] - 船公司在短期内未必能迅速补齐运力缺口 美东岸线一个来回船期周期长达85天左右 企业实际出货时间窗口有限 [1] 运价与成本变化 - 5月下旬和6月上旬 船公司将宣布实施推涨综合上涨费率(GRI) 运价上涨意味着运输成本上升 利润空间被压缩 [2] - 外贸出口企业需在运输安排 合同管理 库存水平等方面制订更合理方案 密切留意政策风向和市场需求 随时调整供应链策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