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国统股份(002205) - 002205国统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5
2025-07-25 19:20
经营情况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预计在 -3200万元至 -2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0.96% - 56.85%,业绩持续向好 [1] - 部分生产单位一般从4月开始生产,收入将在三、四季度体现 [1] 收入增长原因 - 2024年公司回归主业,推进PCCP、风电塔筒等高端混凝土产品建设,投入资源加强研发创新,优化生产流程 [1][2] - 国家对水利和新能源领域投资加大,市场对PCCP、风电塔筒等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2] 业绩驱动因素 - 政策与市场需求双重拉动,国家在水资源调配和新能源领域发展带来政策支持和市场空间 [3] - 业务布局协同效应显著,2023年起切入风电能源行业,多地布局风电塔筒业务与PCCP业务互补 [3] - 内部运营提质增效,强化科技创新优化产品和工艺,精细化成本控制提升利润空间 [3] 新集团影响 - 中国雅江集团成立保障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建设,公司PCCP产品有优势,会参与相关项目招投标 [3] - 参与项目有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西南市场份额,实现协同发展,优化运营成本 [3][4] 财务改善措施 - 压降两金,与政府沟通跟进账款支付进度,减少资金占用 [4] - 盘活资产,通过司库系统加强资金管控,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4] - 优化负债结构,与银行等合作开展资产证券化,发挥央企和资本市场平台优势,寻求多元化融资 [4]
三和管桩(003037) - 2025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17:16
财务与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460.13万元,同比增长418.95%,得益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07%和毛利率提升 [2] - 2024年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的75.58%,产品销售价格会随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调整 [4] - 2024年桩类产品平均价格比2023年平均价格下降7.93% [4] - 2024年公司销往境外的产品销量196.16万米,同比增长达93.23%;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217.40%,海外毛利率约10% [7] 战略规划 - 未来3年执行“技术三和、品质三和、绿色三和、效率三和”发展战略,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双循环发展 [3] - 传统市场深化与战略客户合作、拓展新渠道,推进在建和筹建项目;海外市场紧跟“一带一路”战略 [3] - 新兴市场发力光伏、风电、水利项目用桩,布局海洋工程领域 [3] 订单与市场 - 截至目前产品订单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 [3] - 2024年产品在工业项目、民用建筑、市政工程、交通运输销售占比分别约为70%、17%、10%、3%,与2023年相比,工业项目占比约上升7%,民用建筑占比约下降7% [4] -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工业项目需求较好,公司在西北布局光伏业务、成立水利项目组 [4] 成本与价格 - 产品原材料主要为PC钢棒、线材等,成本占比较高,销售价格有调价机制,转嫁成本取决于下游需求 [4] - 公司通过开发差异化、高附加值新品平滑价格波动影响 [4] 转型进展 - 绿色低碳方面,成立工作组攻关技术,参与标准起草,设置光伏组件节能减排 [5] - 智能化转型方面,推进生产制造环节智能化升级,江门基地智能生产线提升效率和质量 [5] 产能与项目 - 2024年度产能为4653.39万米,2025年泰州、惠州基地生产线投产后产能进一步提升 [6] - 2024年首例超长海工桩项目试桩,2025年初完工,发货约16,000米,已为其他码头工程供货并洽谈新合作 [5] 海外布局 - 海外业务集中在东南亚,在印尼设有子公司,未来继续紧跟“一带一路”拓展海外市场 [7]
三和管桩(003037) - 2025年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8:3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大幅下降,原因是桩类产品平均单价降幅大、市场竞争激烈 [2] - 2024年营业收入61.96亿元,同比下降7.93%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92亿元,同比增长10.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0万元,同比增长418.95% [3] - 2024年应收账款较期初增长27.78%,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93% [3] - 2024年桩类产品下半年产量和销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但全年净利润仍下滑 [4] - 2024年研发费用为5044.69万元 [5] - 2024年在西北地区业务营收2340.06万元,同比增长990.67% [6] - 年报显示资产负债率为60.27%,同比增长4.91% [7] 应对策略 传统市场布局 - 深化与战略客户合作、拓展新渠道,推进在建和筹建项目,填补市场空白区域 [3] 应收账款管理 - 对客户进行等级分类管理,采取不同信用控制手段;对逾期应收账款进行“绿黄红”三色台账管理;加大对相关人员绩效考核,与客户对账并催收货款 [3][4] 成本结构优化 - 加强存货管理、合理安排原材料采购量、与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监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完善内部控制程序,集中采购原材料、优化工艺和强化内部管理 [4] 盈利增长点开拓 - 开拓新兴领域,发力光伏、风电、水利项目领域用桩;拓展海工领域;拓展海外市场;落实成本领先战略,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加强成本管控 [4][5] 研发投入方向 - 现有产品改进、全新产品开发、产品功能与性能升级、材料与工艺研发、推动产品绿色低碳投入研发 [5] 成本控制新路径 - 深化成本管控改革,形成全链条降本体系,通过工艺创新和智能排产降低单位成本,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7] 环保战略规划 - 推广半免压蒸、全免压蒸、热水养护、增加热量回收,优化养护工艺;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设置光伏组件用于生产,减少碳排放 [7] 平衡债务融资与业务发展 - 优化债务结构、加强现金流管理、提升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强化财务风险监控、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合作 [7][8] 产能布局调整 - 终止浙江湖州年产600万米PHC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智能化生产线建设项目,不影响现有业务,未来产能布局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 [8] 行业情况 - 2025年1 - 3月混凝土预制桩累计产量同比增长6.1% [6] - 预制混凝土桩作为节能环保型绿色建材产品,用途广泛,随着应用场景拓展,行业前景广阔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