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钛晨报】王兴兴2025WRC观点12条速览:人形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最慢3-5年到来,有望年出货百万台;特斯拉获批得州网约车牌照;国家统计局:7...
钛媒体APP· 2025-08-11 07:52
机器人行业与宇树科技发展 - 当前机器人行业过度关注数据而忽视模型,模型架构不够统一导致即使有优质数据也难以有效利用 [2] - 未来2-5年技术重心将转向统一端到端智能机器人大模型、低成本高寿命硬件、超大批量制造及大规模算力 [2] - 预计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未来几年每年翻番,技术突破可能使2-3年内年出货量达数十万甚至百万台 [2] - 当前人形机器人硬件已足够但AI智能不足,机器人大模型尚未达到临界点,预计1-3年内可实现陌生环境自主执行任务 [2] - 工业场景落地价值有限,运动表演等场景更易实现商业化,公司正训练机器人适应工厂表演家庭等多场景 [2][3] - 公司从反对到转型人形机器人,2022年后开始布局,2025年7月启动IPO辅导作为九年发展里程碑 [3] - 公司50%营收来自海外市场,2018年起持续拓展全球化业务 [4] - 2023年上半年行业平均增长50%-100%,需求端拉动显著 [4] 企业动态与行业趋势 - 特斯拉获美国得州网约车牌照,为Robotaxi商业化运营铺路 [8] - 台积电7月销售额3231.7亿新台币同比增25.8%,前7月累计销售额2.1万亿新台币同比增37.6% [7] - 劳斯莱斯以43亿英镑出售英国养老金基金,覆盖3.6万人权益 [8] - 澳大利亚FMG获142亿元人民币银团贷款,创澳企人民币融资纪录 [8] - 英特尔CEO陈立武否认辞职传闻,强调40年行业经验与合规经营 [9] - 微软将GPT-5整合至Copilot全系产品,优化代码编写与企业应用 [9] - 优必选提出人形机器人三大方向:工业辅助、商业落地及家庭陪伴 [5] 资本市场与政策动向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首破9000亿港元,科技股获持续加仓 [11] - A股46家公司中期分红超720亿元,中国移动单家分红594亿港元 [12] - 香港注册公司总数突破150万家创历史新高 [12] - 农业农村部引导调减100万能繁母猪,当前存栏量达正常保有量103.7% [10] - 北京优化住房限购政策,五环外购房取消套数限制 [10] - 证监会拟对*ST高鸿财务造假罚款1.6亿元并启动退市程序 [12] - 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乘用车零售182.6万辆同比增6.3%,累计零售1272.8万辆同比增10.1% [13]
澳大利亚矿业巨头FMG获142亿元人民币银团贷款,称与中方共同推进绿色技术
搜狐财经· 2025-08-08 08:49
融资交易 - 福特斯克金属集团成功获得142亿元人民币(约合20亿美元)银团定期贷款 [1] - 这是澳大利亚企业的首笔人民币银团定期贷款 [1] - 贷款期限为五年 [1] - 参与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 [1] 资金用途 - 所得款项将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1] - 包括与中国供应商和技术领先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1] 战略意义 - 该交易体现了公司在中国长期合作关系 [1] - 执行董事长表示这是合作伙伴志同道合的信号 [1] - 公司与中国正在推进引领全球绿色工业革命所需的绿色技术 [1] - 交易发生在美国放弃投资相关产业之际 [1]
欧盟反击美国千亿关税,中欧合作新动向引全球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27 19:16
欧盟对美报复性关税措施 - 欧盟批准对美国实施930亿欧元报复性关税 针对波音飞机、汽车及农业产品等关键产业 [1] - 该措施是对美国自2025年起对欧盟钢铁、铝材、汽车及农产品加征关税的直接反制 德国汽车制造业和法国航空业受冲击最严重 [3] - 关税壁垒加速欧美经济脱钩 德国等国将生产线转移至其他国家规避关税 美国肯塔基州波本威士忌产业面临市场损失 [5] 欧盟内部博弈与战略调整 - 匈牙利等成员国因依赖俄罗斯能源对制裁美国存疑 德法通过补偿机制争取支持 体现欧盟内部妥协 [6] - 欧盟在冯德莱恩访华后重新审视全球战略 中欧峰会在气候变化和绿色技术领域达成合作共识 [3][5] 中欧关系动态 - 冯德莱恩提出中欧贸易需重新平衡 但中国要求欧盟停止双重标准 双方根本性争议仍存 [3] - 尽管存在争议 中欧在绿色技术等新领域的合作空间扩大 合作关系持续深化 [5]
【环球财经】全球不稳定性加剧凸显德中合作价值——访德国斯图加特会展中心首席执行官布莱因罗特
新华社· 2025-07-24 16:40
德中经贸合作重要性 - 德中两国加强合作在当前全球地缘局势紧张、供应链承压、贸易壁垒增多的背景下尤为重要,基于信任和尊重的伙伴关系是关键 [1] - 德中关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彼此信任、尊重、互鉴以及悠久的交往传统 [1] 展会行业推动合作 - 展会行业作为连接德中经济的重要平台,积极推动双方合作,大量中国观众和参展商参与德国展会,德国企业也积极参与中国展会 [1] - 中国市场对德国企业至关重要 [1] 德中合作前景与机遇 - 德中双方有大量合作机会,不仅能造福两国,也能惠及世界,应聚焦共同利益和携手推进的领域 [1] - 两国差异存在,但共同点更为广泛和坚实,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时合作愈加重要 [1] 全球化与健康经济合作 - 全球经济过去几十年的显著进步得益于全球化带来的普遍繁荣,全球化并非"零和游戏" [1] - 健康的经济合作是双方共享发展红利,而非一方赢一方输 [1] 颠覆性技术与全球性挑战 -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的飞跃正在深刻改写全球运行规则,合作而非割裂是明智之选 [2] - 绿色技术、氢能、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等领域蕴藏巨大机遇,德中两国乃至全球各国协同攻关刻不容缓 [2]
德法首脑举行会晤 聚焦贸易、安全和外交热点问题
央视新闻· 2025-07-24 06:56
德法双边关系 - 德国总理默茨强调德法双边关系重要性 称有责任延续几十年建立的友谊 [2] - 此次会晤为八月底法国土伦举行的两国部长理事会会议做准备 届时将讨论法德合作关键议题 [2] 合作领域 - 两国在防务安全领域加大投入 包括下一代战斗机项目和未来主战坦克等联合计划 [2] - 双方有意在人工智能 绿色技术 能源转型以及量子科技等领域深化投资 [2] 欧洲发展 - 法德将持续为欧洲发展进程注入动力 认为欧洲需提升竞争力 简化流程 高效落实 [2] - 两国主张快速投资关键系统 构建更具韧性 能应对重大挑战的欧洲 [2] 贸易政策 - 法德将协调立场 共同制定应对美国关税攻势的方案 [3] - 两国追求稳定且尽可能低的关税水平 同时确保作为贸易伙伴获得尊重 [3] 安全议题 - 双方将就乌克兰局势 欧洲防务问题 中东问题及伊朗核问题进行讨论 [3]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绿色技术分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仪器信息网· 2025-07-22 11:24
绿色技术分会成立背景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绿色技术分会成立大会于2025年7月20日在天津举行,旨在推广绿色技术新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 [1][3] - 国家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绿色技术发展,2015年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2020年明确"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2024年进一步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2] - 科学仪器被誉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眼睛"和高端制造业"皇冠上耀眼的明珠",分析测试行业对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绿色技术分会成立情况 - 成立大会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秘书长陈江韩主持,秘书长张新荣教授宣读分会成立批复,副理事长刘成雁介绍筹备情况 [5][7][8] - 分会已吸引科学仪器与分析测试领域130余位委员加入,多数委员具有仪器研发、生产、应用工作经历与经验 [8] - 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分会领导机构,刘成雁任主任委员,李全、李红、李攻科、宋大千、高峡任副主任委员,桂三刚任秘书长 [8] 相关活动安排 - 成立大会同期将举办"第五届中国实验室绿色技术学术报告会",众多分析测试领域学者和仪器厂商代表参会并作报告 [11] - 报告会将集中交流绿色技术新方法、绿色分析测试特色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及绿色实验室管理新理念,探索绿色技术标准化进程 [11] - 活动将展示绿色实验室技术研究、绿色科学仪器开发和应用新成就、新成果 [11]
成都:支持发展绿色氢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和算力等新兴产业
快讯· 2025-07-16 20:06
成都市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增强先进制造业基地承载功能 发挥空间承载优势承接先进制造功能性引领性项目 [1] - 推动装备制造、先进能源、新型材料产业向简阳市、彭州市、金堂县倾斜布局 打造成都制造业战略增量区域 [1] - 运用数智赋能和绿色技术改造提升白酒、家居等传统产业 [1] - 做强动力电池、智能终端等细分领域 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1] - 提升邛崃市、崇州市先进制造业能级 [1] - 支持有根企业扩能提质 深化低效闲置用地、厂房楼宇再开发 [1] - 推动都江堰市、大邑县、蒲江县壮大医药健康、绿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 [1] - 支持发展绿色氢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和算力等新兴产业 争取关键产业备份项目落地 [1]
业界交流乙二醇技术创新关键点
中国化工报· 2025-07-16 09:48
乙二醇行业技术发展 - 乙二醇作为聚酯产业链核心原料 其工艺革新与催化剂技术突破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1] - 行业需搭建产学研技术交流平台 破解行业痛点并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1] - 绿色技术创新是重点方向 包括清洁生产工艺和CCUS技术推广应用 [1] - 合成气制乙二醇中间体草酸二甲酯可延伸生产碳酸二甲酯 草酸 乙醇酸甲酯等高附加值产品 [1] 工艺优化与产业链延伸 - 乙二醇工艺包差异导致装置运行效果显著不同 需重视分布器和填料细节设计 [1] - 建议将富余低压蒸汽转化为中压蒸汽 节省蒸汽消耗 [1] - 企业或产业集中区域应抱团向下游延伸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 [1] 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进展 - 行业处于规模扩张与技术深化并行阶段 大型化装置成为主流 [2] - 当前技术痛点包括加氢催化剂易结焦 装置运行周期短及能耗高 [2] - 中科远东专有技术已应用于内蒙古 陕西等多套大型装置 可保持催化剂高效活性并防止积炭层形成 [2] - 华鲁恒升采用宁波中科远东技术建成50万吨/年装置 催化剂寿命长且反应参数稳定 [2]
中自科技发布创新成果,以科创实力筑牢发展根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6 09:14
公司概况 - 中自科技成立于2005年7月15日,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 - 公司专注于内燃机尾气净化、工业催化剂、储能/储能+、氢能源、复合材料等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 [1] - 在公司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发布系列创新成果,展示全维度布局与硬核技术 [1] 战略布局 - 战略方向锚定双碳目标,构建"减污降碳-碳达峰-碳中和"三阶发展曲线 [3] - 业务覆盖内燃机后处理催化剂、工业催化剂、电芯、储能、氢能、复合材料等多领域 [3] - 贯通交通、能源、工业多领域,构建绿色技术生态 [3] 技术实力 - 20年来获2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牵头或参与制定27项国家/行业标准 [3] - 获200余项国内外专利授权,拥有200多人的高水平研发团队 [3] - 天然气车后处理催化剂达国际领先水平,多项技术填补行业空白 [3] - 累计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130余项,主导或参与35项重大科研项目 [11] 产品矩阵 - 国七及欧五+后处理催化剂攻克机动车减排难题 [5] - 低温低浓度VOCs净化催化剂提供工业治污高效路径 [5] - 智能微电网方案解决新能源消纳与电网稳定问题 [5] - 氢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推动零碳能源落地 [5] 发展历程 - 创业初期以四川大学摩托车尾气净化技术成果转化为起点 [6] - 突破人才团队、技术转化、生产质量、资金、市场五大发展难关 [8][10] - 汽油车催化剂产销突破100万套,产能达400万套 [8] - 2021年10月22日在科创板上市 [11] 创新成果 - 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11] -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6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 [11] - 作为行业标准制定组长单位,主导参与27项行业标准 [11] - 培养40余名国家、省市级高层次人才 [11] 企业文化 - 以"用最先进的科技实现绿色低碳美好生活"为使命 [13] - 核心价值观为"团结、奋斗、卓越、共赢" [13] - 经营理念强调市场导向和艰苦奋斗精神 [13] - 计划通过企业文化应对未来二十年发展不确定性 [13]
化工生态环境前沿交叉新技术专题论坛在京举办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18:45
论坛背景与主题 -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化工生态环境前沿交叉新技术"专题论坛于7月8日在北京举办 [1] - 论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化工学会承办,聚焦化工过程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交叉研究 [1] - 旨在推动化工与生态环境领域的协同创新,展示前沿技术进展 [1][7] 上午报告环节核心内容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探讨工业智能化的多层次时空复杂结构解析 [3] - 江桂斌院士分析新污染物研究面临的问题 [3] - 清华大学李俊华教授展示烟气碳捕集利用技术与工程应用最新成果 [3] - 大连理工大学全燮教授介绍导电分离膜及其水处理电膜工艺优势 [3] - 南京工业大学丁晓斌教授研究面向大气污染物治理的分离膜技术 [3]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杨天学研究员聚焦固废分质利用与污染控制对"无废城市"建设的贡献 [3] 下午报告环节核心内容 -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华林分析碳污减排与资源化路径 [5] - 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长黄晶解读碳中和背景下化工行业前沿交叉技术趋势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王爱杰教授提出低碳约束下工业园区水系统智能管控方案 [5] - 上海交通大学唐鸿志教授探讨合成生物学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5] - 天津商业大学陈冠益教授等学者分别就化工固废热化学处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石化环保技术等课题进行报告 [5] 论坛成果总结 - 论坛覆盖"新污染物-碳中和-绿色技术"全链条研究 [7] - 展示了化工生态环境领域前沿交叉新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7]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刚肯定论坛对行业协同创新的推动作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