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中交通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民航江西空管分局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向纵深开展
中国民航网· 2025-06-26 17:46
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 公司制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和任务推进表、读书研讨计划表 从10个方面列出25项任务及4期读书研讨内容 [1] - 公司建立学习教育资料库 在公众号设立"线上课堂"栏目 专题推送学习教育19期 [1] - 公司已开展专题学习9次 读书研讨班4期 为班子成员和二级机构干部提供11个可选研讨主题 [1] - 公司党委班子成员和党组织书记发挥"头雁效应" 在一线讲授主题党课 带动基层学习 [1] - 基层党支部和党小组以"三会一课"形式开展专题学习和研讨110余次 [1] 问题查摆与整改措施 - 公司紧密联系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任务和作风建设实践 学查结合 分类列出问题清单 深挖问题根源 [2] - 对基层反映的问题组织职能部门主动认领 上下联动解决 对跨部门问题加强协调共同研究措施 [2] - 公司党委在两轮查摆问题基础上制定30条整改措施 明确分管领导 主办协办和整改时限 建立集中整治台账逐条推进 [2] - 公司坚持开门学习教育 接受群众监督 加强对基层支部学习教育工作的督促指导 [2]
安徽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多措并举战雷雨
中国民航网· 2025-06-24 22:25
6月以来,安徽区域遭遇多次雷雨天气,为空管安全生产运行带来严峻考验。作为守护空管设施设备安 全运行的"技术尖兵",安徽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深知责任重大,迅速将上级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构建 起一套"预警—响应—监控—复查—通报"的闭环保障体系,为雷雨天气下的空管运行筑起坚实屏障。 闻"汛"而动,筑牢防御前沿 "雷雨马上来了,请各科室做好准备!"随着气象预警信息传来,技术保障部便立即进入"战斗状态"。部 门值班领导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工作群等方式,将预警信息和保障要求精准传达至各岗位及外台站。值 守人员迅速行动,首当其冲便是全面"体检":仔细核查自动化、内话、甚高频、雷达、导航等关键设备 运行状态是否稳定,确保核心系统运转无虞。与此同时检查防汛物资储备情况,特别是抽水泵、沙袋等 关键物资的数量与完好性。此外,外台站提前将抽水泵调试到位,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 突发积水险情。 风雨坚守,织密监控网络 正值运行保障"尖峰"时刻,暴雨倾盆而至。技术人员无惧风雨,严格按照保障预案要求,加密对外台站 及VHF方舱关键部位的巡查频次,检查排水渠是否通畅、电缆沟是否积水、机房墙体以及门窗密封性如 何。穿着雨衣、打着手电, ...
民航河南空管分局创新地空数据链应用场景 助力雷雨天气运行保障
中国民航网· 2025-06-17 17:46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赵海 报道:2025年6月10日,随着航行通告的发布生 效,河南空管分局正式开启地空数据链推送雷雨绕飞、改航和颠簸信息的实验运行。这不仅是中南空管 局在地空数据链技术应用方面的一次创新,更是解决雷雨绕飞等复杂运行场景下管制难点的有效举措, 标着这中南空管局在数字化管制服务方面的引领优势更加突出。 宣贯研讨,凝聚共识。2025年5月29日,中南空管局在河南郑州组织召开地空数据链推送雷雨绕飞及颠 簸信息应用试点宣贯研讨会。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民航河南监管局、各地区空管局相关领导、民航数 据公司负责人及多家航空公司代表参加会议。参会各方高度认可地空数据链推送气象信息的应用价值, 指出该技术可显著减少雷雨绕飞场景下的话音通信负荷,使机组提前获取精准天气情报与管制意图,有 效降低陆空通话理解偏差,推动管制与飞行团队形成统一的情景认知。 深入研究,率先示范。基于地空数据通信的数字化管制服务是中国民航航行技术发展应用的重点之一, 中国民航《智慧民航建设路图》中将数据链空管服务作为TBO运行的关键支撑技术。自2018年开始,中 南空管局开展了基于地空数据链实现进港程序、落地跑道等 ...
汕头空管站气象台扎实开展2025年“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中国民航网· 2025-06-12 00:26
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 气象台通过党员大会、安全教育会等方式传达雷雨季节气象预报安全预警警示,并开展典型案例学习 [2] - 气象台细化分解雷雨季节气象保障工作任务目标,确保全体人员明确红线底线和刚性制度 [2] - 气象台持续梳理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并组织专项培训,实现安全责任"不悬空" [2] 安全风险隐患治理 - 气象台通过访谈、日常运行检查识别业务融合试运行班组一体化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 - 气象台优化业务融合配套管理程序,针对新增席位、科室合并等调整及时开展运行手册更新 [3] - 气象台对气压比对、设备维护等关键环节实施精准监管,严抓习惯性违章行为 [3] 应急协同处置机制 - 气象台常态化开展台风灾害性天气、报文入库不正常等多场景应急演练 [4] - 气象台模拟多种突发情况下主备切换和应急响应场景,剖析问题短板 [4] - 气象台持续细化应急预案中的故障处置程序和信息通报流程,推动应急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 [4]
研判2025!中国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行业发展历程、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1 09:22
行业概述 -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对民用航空器起飞、飞行、降落进行监督、指挥和管理,确保安全高效运行,由空中交通服务、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三大部分组成[3] - 中国空管系统经历了从军方主导到军政共管再到民航空管企业化转型的变革,技术从陆空无线电通话发展到雷达管制、自动化系统,再到4D飞行和高级地面活动控制系统[5] - 行业上游为通信、导航、监视等专用设备制造商,中游为处理感知数据的企业,下游为空管交通局和机场[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同比上涨15.38%[1][14] - 2025年1-3月中国民航旅客吞吐量达3.69亿人次同比上涨3.6%,货邮吞吐量达488.6万吨同比上涨7.7%,推动空管系统需求增长[12] 国产化进程 - 中国自主研制了新一代飞行数据处理系统(FDPS)、飞行计划处理系统(FPLS)、机场面监视雷达(ASDE-X)等核心设备并在多个机场投入使用[1][14] - 莱斯信息推出中小机场航班运行解决方案,构建航班运行全流程管控服务"一张网",推进机场装备国产化进程[20] 政策支持 - 《"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空中交通管理体系[7][9] - 《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提出构建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实现广域覆盖感知、深度网络互联等目标[7][9]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空管系统建设列入鼓励类[7][9] 竞争格局 - 国外主要企业包括泰雷兹、通用原子、L3Harris Technologies等[16]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川大智胜、四创电子、国睿科技、莱斯信息、新晨科技等[1][16][18][20] - 川大智胜2024年航空及空管产品营收0.86亿元同比下降5.27%[18] - 莱斯信息2024年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营收6.26亿元同比上涨13.68%[20] 技术趋势 - 智能化方向依托AI、大数据、自动化技术提升系统效能,如AI算法预判飞行路径冲突[22] - 网络化方向建立全球统一平台实现空管中心间实时数据共享,提升协同能力[23] - 军民融合方向通过政策和技术改进实现军民航空系统协调发展[24]
河南空管分局完成2025年春季设备换季维护工作
中国民航网· 2025-05-15 19:32
技术保障部提前制定详细维护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通过专题会议全面排查风险,制定针对 性管控措施。充分发挥"老带新"机制优势,优化人员配置,新老员工协同配合,为维护工作顺利开展奠 定基础。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曹颖颖 报道:为保障空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筑牢安 全生产根基,河南空管分局于5月初顺利完成2025年春季设备换季维护工作。此次换季维护以"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为原则,通过科学部署、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和全面复盘总结,有效提升了设备可 靠性,强化了队伍能力,为空管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精准实施,把好质量关 周密部署,打好准备战 维护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专人负责停机申请和信息通报。坚持"双岗制"操作,逐项落实检查清 单。重点设备维护安排在夜间低峰时段,最大限度降低运行影响。全体人员以专业态度和团队精神,高 质量完成各项维护任务。 河南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将持续秉持"面向服务、面向技术、面向未来"的工作理念,不断优化维护体系 和工作流程,强化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空管安全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 实保障。(编辑:李佳洹 校对:许浩存 审核:韩磊) ...
华东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上线智能体系统 空管通导业务迈入AI时代
中国民航网· 2025-05-15 12:28
系统概述 - 华东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推出面向空管通导业务的智能体系统,标志着业务转型升级迈出关键一步 [1] - 系统深度融合空管领域专业知识与业务流程,通过本地化部署和多模型协同实现智能解析、故障推演及运维辅助决策 [1] 技术突破 - 系统基于先进大语言模型与推理技术构建,能深度理解空管领域知识、流程与规范,精准对接复杂业务需求 [2] - 系统拥有多维度知识与专业模型库,覆盖监视、通信、动力等专业领域,通过业务规则智能解析、日志故障关联智能推演等自动生成运维建议 [2] 应用场景 - 资质排查类应用将新员工知识学习问答平台的资料检索平均耗时从10分钟以上缩短至1分钟左右,效率提升90% [1] - 岗位日志类应用通过自动化解析与向量库构建实现历史记录的快速检索与事件追溯 [3] - 手册快速问答功能即时调取技术文档和操作指南,辅助生成标准化报表 [3] - 应急排故助手通过关联历史故障案例与处置流程为突发问题提供处置决策参考意见 [3] 技术底座 - 选用Dify平台进行系统研发,支持自然语言指令定义智能体,集成多模型混合调度能力,允许灵活调用Qwen、DeepSeek等 [4] - 采用vLLM推理框架进行虚拟化部署,实现高并发处理与低延迟响应,优化长文本生成效率 [4] - Dify平台以低代码开发模式为核心,简化AI应用的构建与迭代流程,通过可视化画布与预置组件库设计复杂工作流 [4] 未来规划 - 将持续深化技术应用,让AI成为安全保障与效率提升的核心引擎 [5] - 以多模态能力扩展为核心方向,集成语音、图像与视频识别功能,强化智能体的多源感知能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