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种植与仓储

搜索文档
全链条发力保粮增收
经济日报· 2025-10-02 06:21
金秋时节,湖北襄阳广袤的田野上稻浪翻滚,一派丰收景象。 机收减损被视为扩大粮食供给的"无形良田"。襄阳市农机推广中心主任王洪波算了一笔账:全市机收损 失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理论上可挽回粮食约9000万斤。在老河口市张集镇,农技人员对收割机进行针 对性改装,使宽窄行种植的玉米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下,显著优于4%的国家标准。 粮食烘干是连接田间与粮仓的关键一环。襄阳全市1503台烘干机全力运转,日均处理湿粮约3万吨,累 计烘干量突破50万吨。政府积极推广"共享烘干"模式,依托乡镇农事服务中心和大型合作社为小农户提 供代烘服务,避免了"雨天收粮、霉变损失"的风险。 产后服务环环相扣,仓储环节也向智能化升级。在南漳县彰良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武东中心粮库,智慧粮 仓系统实时监测粮堆内的温度、虫害及气体变化,结合先进的保温墙体、空调与通风系统,实现常年低 温储粮。粮库站长陈杰介绍,以往入库8000多吨粮食需耗时一个月,如今借助智能化管理,不到20天即 可完成。 销售端的政策托底,为农民稳预期提供了坚实保障。襄阳市通过订单农业、优质优价、现金结算等方式 稳定市场。国有粮库严格执行中稻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底价为每斤1.29元,实 ...
粮食住进“好房子” 好模式助增收!各地保障秋收有“粮”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6 21:30
粮食仓储行业 - 现代化粮库在秋收期间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通过传输带等设备确保稻谷安全入库 [2] - 粮库配备智慧粮库综合管理平台,集成智能出入库、粮情监测、智能通风系统,确保粮库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下并持续通风 [4] - 多部门协同提供技术指导、稳定供电与科学储粮管理,共同保障粮库稳定高效运行 [2][4] 农业生产模式 - 湖南宁乡市香芋种植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食品公司提前与合作社签协议并保底收购 [5] - 该模式覆盖7个村12家合作社,带动500多名农民灵活就业,预计总产值超1500万元 [5] - 种植大户通过精细田间管理实现亩产超3500斤,较去年增产30%以上 [4] 秋收应对措施 - 山东菏泽因降雨影响机械收割,调整措施将收割后玉米直接送往烘干塔进行快速处理而非晾晒 [6] - 电力部门更换老化线路设备并组建24小时应急抢修队,保障烘干塔满负荷运行,已烘干湿玉米4万多吨 [8] - 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天晴后疏松土壤并重点防范霜霉病、疫病等雨后高发病害 [10] 农产品销售渠道 - 江苏盐城举办"农家土特产惠民直通车"活动,采用"即采即卖"模式,最快3小时将农产品送达消费者餐桌 [10] - 活动设40多个摊位展销无公害农产品,部分农户产品很快销售完毕,计划持续开展以扩大农产品消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