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
搜索文档
延水河畔乡风新
人民日报· 2025-10-29 06:30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育文明乡风""提高文明乡风建设水平"。10月29 日至30日,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陕西省延安市举办。 近日,本报记者行走延安,从三个特写镜头,展现这里的文明乡风建设实践,感悟新时代从外到内 的"山乡巨变"。 ——编 者 一把镢头,传承红色基因 深秋时节的南泥湾,风光旖旎。驱车穿过稻香门,迎面便是党徽广场,不远处是千亩金黄稻田。 "如今的好光景,是当年第三五九旅的指战员们一镢头一镢头刨来的。"南泥湾村的一座农家小院里,年 过80岁的侯秀珍老人正倚着墙,为游客讲述南泥湾的故事。窑洞外墙上,红漆刷成大字——"南泥湾精 神代代传"。 2020年,侯秀珍拿出全家积蓄,在自家院子盖起6间房,用于展出珍藏多年的第三五九旅革命文物和老 照片。其中,一把老镢头格外引人注目。80多年前,侯秀珍的公公刘宝斋是第三五九旅七一九团九连副 连长,用的就是这把老镢头。 "当年,人们用它开荒种粮。"侯秀珍指着老镢头说,"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老镢头也不能丢。" 有段时间,南泥湾水稻种植面积一度萎缩。"稻田的恢复可不容易。"站在南泥湾镇南阳府村新修整的田 埂上,延安南泥湾(集团)农业有限公司副总 ...
多款“黑科技”亮相国际农机展会 智慧农机让农业生产更有“丰”采
央视网· 2025-10-28 10:58
央视网消息:为期三天的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10月28日落下帷幕。作为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农机展,智慧农机成为最大 亮点,这些前沿"黑科技"们长什么样,都有哪些本事呢?一起去看看。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介绍,这几年,展会吸引外国的展团,包括外国的买家的人数每年都在增长。现在,展会已经 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产品的展示,对产业升级起到了助推器作用,很多国内农机企业沿着高端化、智能化,还有绿色化方向发展。 还有我们——农机用到的耕刀、轴承等配件是组成农机的零部件。本次展会共有20万人次观众和我们见面。其中,来自10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买家与海外展团助力中国农机"出海"。 大家好,我是新能源拖拉机是纯电驱动的。我运行时噪音很低,主要负责在牧场为奶牛们投饲料,奶牛们对大噪音特别敏感,会 产生应激反应。我的出现不仅能保障奶牛的生长环境,使用成本较传统燃油拖拉机降低80%。 我是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能够通过AI大模型精准识别田里的杂草,最高可以搭载32个激光头,每个激光头每小时可以除掉1万 颗杂草,对农田零污染、零伤害,守护绿色农产品茁壮成长。 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2500多家参展企业带来了最新产 ...
【最全】2025年农业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10-27 17:09
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农业机械行业产业链覆盖上中下游,上游代表性企业包括全柴动力、征和工业、中马传动等,中游包括吉峰科技、一拖股份、中联重科等,下游包括东方集团、北大荒、苏垦农发等 [1][2][3] 上市公司基本信息 - 从注册资本看,中联重科最高,达86.8亿元 [7] - 从成立时间看,宗申动力最早,成立于1989年 [7] - 从员工总数看,中联重科超过3万人,技术人员达10724人,均为行业最多 [8] - 从专利数量看,中联重科有效专利达4399项,显著领先 [8][10] - 从营收规模看,中联重科2024年营业收入最高,为454.78亿元,一拖股份和利欧股份分别为118.56亿元和211.71亿元 [4] 上市公司业务布局 - 从农业机械业务占比看,吉峰科技、亿嘉股份、一拖股份的业务占比均超过90%,分别为98.20%、99.00%和92.05% [14][15] - 中联重科和悦达投资的农机业务占比较低,分别为10.22%和7.05% [15] - 行业重点布局领域集中在拖拉机和收割机等产品 [14][15] 上市公司业务业绩 - 从农机业务营收看,一拖股份和中联重科规模领先,2024年分别为109.57亿元和46.50亿元,宗申动力和利欧股份也较高,分别为52.22亿元和42.34亿元 [16] - 从毛利率看,中联重科处于较高水平,为28.17%,星光农机毛利率为负值,为-15.29% [16] - 从产销量看,一拖股份拖拉机产销量分别为74522台和74323台,宗申动力通用机械产销量分别为491.28万台和483.45万台 [16] 上市公司业务规划 - 行业业务规划重点包括推动新产品研发和开拓海外业务 [16] - 一拖股份聚焦农机主业,推进动力换向产品销售并开发出口型产品 [17] - 中联重科目标进入全球行业前五,发展四类主导产品并建设数智网联农机园 [17] - 星光农机与华为合作优化农机决策精度,并推进核心零部件自主化 [17] - 悦达投资推动300马力电驱混动拖拉机技术升级,并拓展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17]
从收割到仓储 看智慧农业如何“拿捏”粮食安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6 16:10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与智能应用是减少粮食损耗、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途径 [1] - 从智能收割到智慧仓储的全链条管理有效降低了粮食损失率 [1][5][7] - 机械化收割与科学田间管理是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11][13][15] 智能收割技术应用 - 黑龙江富锦市采用厘米级精度的智能联合收割机 将粮食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1] - 新型收割机相比传统机器每亩地可减损30多斤粮食 且收割破损率低、速度快 [3] - 甘肃省陇南市组织10多台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化作业 止损率降至1%左右 [13] 智慧仓储与粮情监测 - 富锦市粮库实现自动化售粮模式 农户凭一卡通完成登记、扦样、过磅、结算全流程 [5] - 粮仓安装粮情监测系统 具备智能预警和自动化信息警告功能 可及时干预仓储问题 [7][9] - 富锦市粮食总仓容达2406万吨 4103个摄像头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 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减少损耗 [11] 机械化与科学种植管理 - 江西省吉水县调度超1500台收割农机具 每台日收割面积达50-60亩 效率显著提升 [16][19] - 陇南市武都区推广水稻+油菜轮作模式 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为农户增加一季收成 [15] - 吉水县应用温湿度传感器、虫情测报灯等智慧农业技术 实现对水稻长势和病虫害的提前干预 [22] 烘干能力与产后减损 - 吉水县组织300台套大中型烘干设备24小时运转 日烘干能力突破9000吨 形成覆盖所有产粮乡镇的服务网络 [24] - 当地通过新增设备、共建共享方式提升烘干能力 减少收割后雨水导致的稻谷霉变等产后损失 [17][25] - 吉水县54.43万亩晚稻已收割过六成 预计本月底收割完毕 [24] 农田改造与产业效益 - 吉水县对水淹区实施抬田工程 剥离30厘米耕作层并回填 使农田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土地流转价格达每亩600元 [21] - 陇南市通过优化种植布局、推广科学管理技术 加强精细化田间管护以提升水稻产业效益 [15] - 持续高温天气使今年晚稻收割时间较往年提前5-7天 每亩产量约1200斤 [17]
达州推进智能农机研发制造,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小身板农机海外闯市场
四川日报· 2025-10-09 10:43
达州的轻巧现代农机有什么特点和优势?为何在海外市场收获颇丰? 旋耕刀飞速旋转,"吃"进杂土、"吐"出细土……不到一米高的无人水旱旋耕机,展示着它的大本 领。近日,在位于达州市达川区的达州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农机中试基地里,进行着多款无人 驾驶新能源现代农机的下线测试,未来它们将在海外市场大展身手。 "七山一水两分田",说的正是达州这样的丘陵山区。尽管地形条件受限,但达州粮食总产量连续12 年居四川第一位,推进智能农机特别是轻巧农机的研发制造是突破口。 "最大远程遥控距离300米,旱地、水田都适用。"四川智耘蜀芯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文 斌操作遥控器,无人水旱旋耕机在地里按指令灵活地跑动、耕地,还多次完成360度原地转向等难度动 作。30分钟测试后,他取下机身中的模块化电池,先后装入AI割草机、联合收割机中,完成"一电三 用"。 牢牢扭住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推进适配丘陵山区智能农机研发制造,园区启动建设两年时间,联 合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组建研发中心,依托四川省农 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和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项目,为企业注入科创动能。 截 ...
福建三明:“院士天团”齐聚“制种大县” 擘画“金种子”产业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22:17
行业地位与规模 - 三明市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已近50年,稳居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第一大市[2] - 行业培育出建宁、泰宁、宁化、尤溪等4个国家级制种大县[2] - 2024年行业制种面积达37.5万亩,产量达7.8万吨,杂交水稻种子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2] - “建宁水稻种子”成为全国首个水稻种子地理标志商标[2] 技术创新与生产效率 - 在建宁县溪口镇120亩制种高产示范片进行机收实割测产,按标准水分13.5%折算,亩产达357.5公斤,显示杂交水稻制种单产达到新水平[2] - 建宁县均口镇创新推行“烟叶+烟后制种”联村连片连作模式,打造4500亩示范片,实现亩产值超9500元[5] - 行业应用无人机、旋耕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以及“粮生宝”、种子产业互联网平台等智能设备[5] 产业协同与经济效益 - 均口镇“烟种连作”模式带动4个联建村通过烟税返还、连片制种奖励等增加村财收入超80万元[5] -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与三明市人民政府签约,并揭牌“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三明水稻试验基地”[7] - 中国水稻研究所与三明市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农林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建宁县人民政府分别签约合作[7] 专家支持与战略规划 - 三明市组建现代种业产业链特聘专家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钱前等13位专家组成[7] - 专家团将聚焦顶层设计、创新育种技术路线、创建国家级种业创新中心等关键需求[7] - 会议期间专家分享了《“十五五”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战略研究》及耐储藏水稻品种设计与应用等专题报告[7]
调研速递|威马农机接受多家投资者调研,聚焦转型与产能等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25 17:52
公司活动与投资者交流 - 威马农机于9月25日15:00-17:00通过全景网平台举办重庆辖区上市公司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 [1] - 活动吸引众多投资者参与 公司财务总监杨琳、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帅、证券事务代表刘施宏出席并回答提问 [1] 战略转型与新兴领域布局 - 投资者询问在农机行业热度较低情况下是否考虑跨界延伸至新能源动力装备、农业数据服务等新兴领域 [1] - 公司回应请关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相关内容 未披露具体技术储备、团队搭建或市场调研的实质性进展 [1] 产业链整合与并购规划 - 投资者关注公司未来收购兼并规划 包括整合核心零部件企业、拓展海外渠道商等 [1] - 公司回应请关注指定媒体披露信息 未透露具体重点关注领域 [1] 经营状况与股价保护 - 公司表示目前经营正常 将围绕主业深耕以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2] - 相关股东将遵守IPO申报承诺 具体信息需关注指定媒体披露 [2] 全球化战略与泰国工厂进展 - 泰国全资子公司诺威斯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建设生产基地进展顺利 部分产线已投产 [2] - 公司正加大对东南亚及其他目标市场拓展 具体经营业绩需关注指定媒体披露 [2] 产品研发与技术进展 - 履带旋耕机搭载无人驾驶系统系列产品已进入工程样机试验阶段 [2] - 联合收割机类无人驾驶产品已完成工程样机和场地测试 进入田间试验阶段 [2] - 公司对农业机器人及"AI+自动农机产品"研发进展均表示需关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 [2] 产能扩张与业绩增长规划 - 2025年重庆和泰国制造基地将全面投产 [2] - 美国子公司及境外商务处等海外营销渠道建设将逐步完成 [2] - 公司正积极推进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稳定业绩增长 [2]
威马农机(301533) - 2025年9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5 17:30
业务布局与战略规划 - 公司提出向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并布局新能源产品 [2] - 泰国制造基地于2025年9月16日部分投产 用于拓展东南亚及其他目标市场 [3][5] - 2025年重庆制造基地和泰国制造基地将全面投产 美国子公司及境外营销渠道同步建设 [5]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履带旋耕机搭载无人驾驶系统已进入工程样机试验阶段 [5] - 联合收割机类无人驾驶产品已完成工程样机和场地测试 进入田间试验阶段 [5] - 公司正在推进智能农机装备创新 包括AI+自动农机研发方向 [4][5] 资本运作与产业整合 - 通过增资诺威斯动力推进泰国基地建设 体现产业链与全球化资本布局 [3] - 未来可能通过收购兼并整合核心零部件企业或拓展海外渠道商 [3] 投资者关系管理 - 公司经营情况正常 相关股东将遵守IPO申报时的承诺 [3] - 具体经营业绩和研发进展需关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 [2][3][4][5] - 于2025年9月25日通过全景网召开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 [2]
泰安明确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范围:27类机具可申领,拖拉机补贴1000元-20000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9-19 17:39
新闻核心观点 - 泰安市政府发布2025年农业农村领域促消费行动的具体举措 重点涉及农机具报废更新补贴政策[1][3]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 补贴政策依据为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发布的鲁农机字〔2024〕8号和鲁农机字〔2025〕7号文件[3] - 申请补贴的报废农机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达到报废年限 安全隐患大故障率高损毁严重维修成本高 或为国家明令淘汰的农机[3] - 补贴覆盖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27类农业机械[3] - 补贴标准按机具和动力大小划分档位 例如拖拉机补贴金额从1000元至20000元不等[3] - 部分机具报废后新购同类机具可提高报废补贴额度 同时新购机具还可享受农机购置补贴[3]
新型农机成“主角”、无人机开辟“空中走廊”……科技赋能金秋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9-08 10:42
农业科技应用 - 具备秸秆回收功能的新型农机在山东菏泽成为田间主角[3] - 重载无人机实现山区果园点对点运输 时间从四五十分钟缩短至10分钟[6][8] - 20层无人化植物工厂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100多倍[9][11] 智能装备升级 - 植物工厂采用机械臂抓取菜苗和运输机器人实现全程无人化操作[13] - 番茄采收机配备色选仪 对青红番茄智能识别率达97%[29] - 玉米茎穗兼收机一次性完成摘穗剥皮籽粒集箱及秸秆切碎集箱全流程作业[22] 规模化生产体系 - 江西永新县投入近3100台套农机具开展机械化收割 预计9月下旬完成20多万亩中稻收割[17][18][20] - 新疆昆玉市加工番茄亩产量达9吨左右 采用订单农业模式保障种植管理[23][25][31] - 建立机收烘干加工一体化服务体系 形成农业加畜牧的绿色循环链条[20][22] 产能提升成效 - 植物工厂内4组8.8米高栽培架整齐排列 每架20层密集种植实验用生菜[13] - 智慧循环水养殖工厂与食用菌工厂化选育同步运行 屋顶农场拓展都市农业空间[17] - 全自动烘干设备全天候运转 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长保障粮食处理质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