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稻谷
icon
搜索文档
黄淮降水为何机构认为玉米丰收?踏入农产品领域该如何解读数据
新浪财经· 2025-11-17 22:44
(来源:每日粮油) 我们首先从单产水平来看,应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单产在经历了建国初期的低位稳定之 后,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伴随着生产方式和农药化肥育种等行业的变化,产量出现了快速攀升。 从数据来看,我国玉米单产从每公顷1000公斤增长达到2000公斤,用了19年,从2000公斤增长至3000公 斤用了14年,从3000公斤增长至4000公斤用了11年,从4000公斤增长至5000公斤用了15年,从5000公斤 增长至2017年的6110公斤用了14年。 截至2022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玉米单产为6436公斤/公顷。 这是中国玉米单产变化的时间轴,简单来讲,从趋势上来看玉米单产是持续增长的,基本上15年为一个 跨越。因此,在跨越前期产量之前,玉米的单产的表现又是相对稳定的。 从更详细的数据来看,自2019年以来玉米单产一直保持在每公顷6300-6400公斤之间。 在这个时间段内,当我们说某一年粮食单产出现较大幅度提升时,主要原因会有两个,一个是技术突 破,包括育种、种植模式等;另一个原因则是上年出现了减产,所以使得出现增产。 来源:每日粮油 以下内容来自群友交流,仅限参考! 一、关于玉米产量数 ...
内河运价整体维稳,沿海明显上涨
新浪财经· 2025-11-16 18:56
本周,部分持粮主体陆续出货,小麦流通略显宽松,稻谷等秋粮上市量也稳步增加,内河航线运价坚挺 运行。 本周小麦市场价格震荡调整,部分持粮主体选择陆续出货,加之稻谷等秋粮上市量稳步提升,共同为内 河货盘提供稳定支撑。下游需求方面,面粉市场缺乏实质性利好,加工企业维持"按需采购"的补库策 略;随着符合饲用标准的优质玉米供应增加,小麦的饲用替代优势减弱,进一步削弱了小麦的整体需求 支撑。运输方面,受局部区域船舶调度效率偏低及短期货流集中影响,局部运力略显紧张,苏皖地区内 河部分航线运价在上周上涨3-5元/吨后维持稳定。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南方小麦网) 原标题:内河运价整体维稳,沿海明显上涨 来源:南方小麦网 内河运输: 沿海运输: 沿海粮运市场本周表现强势,呈现"货量平稳、运价上扬"的格局。具体来看,安宁港至广东5000吨级船 舶运费报78-83元/吨,安宁港至福建5000吨级船舶运费报68-73元/吨。集装箱运输方面,需求持续旺 盛,航线运价维持高位。 南方销区小麦需求基本面实则变化不大:面粉消费平淡,制粉企业按需采购;饲料企业多维持安全库 存,成交较为清淡,货运量支撑有限。不过受台风天气影响,港口粮船滞港时 ...
视频丨科技赋能+多项为农服务 助秋粮收购入库跑出“加速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3 14:53
秋粮收购总体情况 - 全国秋粮收购量已超过1亿吨,收购进度快、市场购销活跃、优质优价特点显著 [1] - 深加工需求旺盛,多元主体入市积极性高 [1] 主要粮食品种市场动态 - 东北地区玉米收获进度比去年提前,质量总体较好 [3] - 高蛋白大豆需求旺盛,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品种 [3] - 稻谷供应充足,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3] - 黑龙江省嫩江市优质玉米品种面积突破100万亩,粮企以每斤比市场价高1分到1分半钱的价格溢价收购 [5] 粮食加工与需求 - 全国玉米深加工产能为1.25亿吨,部分企业继续扩产或延伸产业链 [9] - 饲料产量呈增长态势,带动玉米需求增加,淀粉加工企业开工率在11月上旬达到66%左右,月环比提高6个百分点 [11] - 随着猪肉、牛羊肉消费旺季到来,玉米需求将保持旺盛态势 [9] - 四川盐亭地区饲料加工区每天为超过200万只蛋鸡生产口粮 [9] 政策支持与市场稳定 - 国家在河南、湖南、黑龙江三省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吨2580元和2620元 [12][13] - 各地准备最低收购价收储仓容超过1000万吨,以满足农民售粮需求 [13] - 中储粮集团已公布收购库点50个、预备仓容137万吨敞开收购 [17]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应用 - 玉米入仓采用全程智能化系统精准把控 [5] - 平仓机器人和多参数粮情AI监测系统应用于粮仓管理,实现自动平仓和快速粮情检测 [15][17] - 利用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烘干温度,智能粮情管理系统对仓储进行智能化管控,大幅降低损耗 [22][24] 为农服务与产业链协同 - 优化售粮各环节服务,让农民卖粮过程缩短至半小时以内,实现少排队、快售粮 [7][20] - 针对不利天气优化粮食产后烘干等服务,加强储粮技术指导以降低损失 [20] - 多部门协作提供全方位支持,如开辟农业用电绿色通道并提供24小时在线响应 [24] - 金融机构建立“农时服务清单”精准匹配种粮农民信贷需求,例如邮储银行在湖南常德发放贷款近2000万元 [26]
机器人上阵、强化服务……各地多措并举护航秋粮收购“加速跑”
央视网· 2025-11-13 12:07
秋粮收购总体情况 - 全国秋粮收购量已超过1亿吨,收购进度快、市场购销活跃、优质优价特征明显[1] - 深加工需求旺盛,多元主体入市积极性高[1] - 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近四分之三,收购时间跨度长,一般持续至来年4月[22] 玉米市场动态 - 东北地区玉米收获进度比去年提前,质量总体较好[4] - 全国玉米深加工产能达1.25亿吨,部分企业继续扩产或延伸产业链[8] - 饲料产量呈增长态势带动玉米需求增加,淀粉加工企业开工率在11月上旬达66%左右,月环比提高6个百分点[8] - 四川盐亭地区饲料加工区每天为超过200万只蛋鸡生产口粮,体现饲料需求旺盛[6] 优质优价与品种表现 - 黑龙江省嫩江市优质玉米品种面积突破100万亩,优质玉米每斤价格比市场价高1分到1分半[4] - 高蛋白大豆需求较旺,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品种[4] - 通过“优质种子+溢价回收”模式构建全链条助农闭环[4] - 稻谷供应充足,优质优价特征明显[4] 政策支持与市场稳定 - 国家在河南、湖南、黑龙江三省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8] - 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为每吨2580元,粳稻为每吨2620元[11] - 各地准备最低收购价收储仓容超1000万吨,中储粮集团已公布收购库点50个、预备仓容137万吨敞开收购[11][13] 科技应用与智能化管理 - 玉米入仓全程采用智能化系统精准把控[4] - 使用平仓机器人在粮堆上自主行走作业,以及多参数粮情AI监测系统为粮仓快速生成“体检报告”[10] - 浙江西塘现代粮食全产业链园区使用8台智能烘干机,监控大屏实时显示温度、水分、风速等关键数据[17] 为农服务与产业协同 - 优化粮食产后烘干等服务,加强储粮技术指导以降低损失[15] - 指导各地优化人员、仓容、资金、运力等要素保障,深化产销合作和农企对接[18] - 湖南常德当地邮政储蓄银行为300多户种粮农民精准匹配资金信贷需求[20] - 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跟踪价格、供需情况,严格收购执法监管以维护农民利益[22]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北海沃野“丰”景 满目金黄
中国新闻网· 2025-11-13 11:39
图为农户在收获稻谷。陈文宝 摄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海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李远珍介绍,今年海城区重点推广了合理密 植、节水灌溉、统防统治等高产高效技术,已完成测土配方施肥1万亩次,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超5000 亩次。这些技术措施的组合应用,让粮食生产实现了从追求"量"的增长向"质"与"效"的并重提升。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北海沃野"丰"景 满目金黄 中新网北海11月13日电(陈文宝)初冬,广西北海市海城区高德街道赤西村的千亩稻田里,满目金黄,收 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轰鸣声此起彼伏。农户们紧随其后,将一袋袋沉甸甸的稻谷搬上运输车,汗 水虽浸湿衣衫,却掩不住满脸的丰收喜悦。 "你看这谷粒多饱满。今年我家种了3.5亩水稻,预计能有将近1500公斤稻谷。"赤西村村民庞贵华说, 现在种地有补贴政策,还有农技人员经常下田指导,从选种到防病,都给他讲得明明白白的,心里就有 了底。 这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是海城区今年粮食生产的生动注脚,背后是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海城区农业农 村和水利局局长龙光坤介绍,该区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稻谷生产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今年已完成 近11000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发放金额9 ...
干部下到田里去 耕地集体来管理 油坊镇“种好一块田”,“转”出好“丰”景
镇江日报· 2025-11-06 07:27
项目概述 - 扬中市油坊镇启动“种好一块田”书记项目 通过村集体流转耕地和干部下沉参与实现规模化种植 旨在增强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并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1] - 项目在会龙 老郎等4个村试点规模化小麦种植 上半年销售额已超180万元 验证了项目的可行性 [1] - 项目计划从“试验田”精细化管理 发展到全镇“三年万亩”规模流转蓝图 实现传统农业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升级 [3] 实施规模与进展 - 鸣凤村在夏收后从农户手里流转300多亩耕地统一种植 秋收后计划再流转300亩土地 目标是从明年起对全村3000余亩耕地实现统一管理 [1] - 油坊镇总耕地面积为22607.48亩 是扬中市耕地面积最大的镇 [1] - 油坊镇实施“三年万亩良田流转计划” 具体目标为2025年流转5000亩 2026年增至8000亩 2027年达到10000亩 [2] 运营模式与效率 - 鸣凤村农业主任全程跟进从施肥 除草到防虫 收割等一应农事 体现了干部下沉参与的管理模式 [1] - 在鸣凤村西18组的稻田 4台收割机同时作业 不到一小时高效完成8亩稻子的收割 脱粒和装车 展示了规模化种植的效率 [1] - 油坊镇出台《村集体规模流转种植工作指引》 并组织村干部参加市镇两级农技培训 推动村干部从“田边看客”转变为懂技术善管理的种田能手 [2] 财务预测与商业模式 - 按照“一季麦一季稻”轮作模式测算 预计到2027年 油坊镇规模化种植的总产值将突破2500万元 总利润达300万元 [2] - 油坊镇与江苏紫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 实行“订单化”种植和“保底收购+市场联动”模式 例如今年以高于托市价0.14元的价格收购稻谷 并直接供货给江苏恒顺集团等企业 [2] - 这种“订单化”的产销闭环模式 确保了农产品销路 让各村没有后顾之忧 并助力油坊农产品在扬中和镇江市场建立声誉 [2][3] 社会效益 - 土地流转后的农户表示 不用操心农事 增加了耕地收益 同时解放了劳动力 可以从事其他职业增加家庭收入 [1] - 项目的推进实现了从村干部“田边看客”到“行家里手”的角色转变 构成了项目成功的重要一环 [3]
江苏宿迁:稻田里的“秋收课堂”
人民网· 2025-11-02 10:42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苏宿迁开展稻田秋收课堂活动 [2][3][4] 活动内容 - 活动在稻田中举行 [2] - 活动主题为秋收课堂 [2][3][4] 活动地点 - 活动地点为江苏宿迁 [2][3][4]
丰收背后尽显“科技范儿” 希望的田野绘就产业兴旺“振兴图”
央视网· 2025-10-29 09:38
农业科技应用 - 浙江临安农机综合服务中心配备8台大型烘干机 服务范围覆盖当地50%以上稻谷主产区 [3] - 当地供电部门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对农机服务中心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 实时追踪烘干机功率及温湿度数据 [5] - 黑龙江秋整地作业中起垄机应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 实现垄距一致及适合密植的大型田垄 [8] - 黑龙江推广深松整地机进行精细化操作 优化耕层结构并增强耕地蓄水保墒能力 [10] 农业服务模式 - 浙江临安服务中心提供稻谷代储存及精米加工等全链条服务 农户可选择直接售粮或委托加工成品牌大米 [7] - 从田头到餐桌的闭环模式减少粮食损耗并提升附加值 推动亩均综合收益增长约15% [7] - 山西昔阳农户利用当地秋冬季日照强及空气干燥的自然条件 采用玉米棒自然晾晒方式节省机械烘干成本 [14] 秋收生产进度 - 截至10月27日黑龙江农作物已收获超2.3亿亩 占应收面积的99.2% 秋收工作基本结束 [8] - 截至10月26日黑龙江省已完成秋整地1.12亿亩 占计划面积的97.5% [10] - 山西昔阳县33万亩玉米进入集中采收期 受前期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收割时间推迟 预计作业将持续至11月中旬 [12][15] 区域农业特点 - 山西昔阳县地处太行山区 山地丘陵面积占比超过90% 玉米种植普遍采用适应复杂地形的中小型收割设备 [12] - 当地因无霜期短普遍推行一年一熟制 仅种植玉米而无小麦抢种需求 使收获时间相对宽松 [14] - 玉米面为当地日常饮食重要组成部分 可加工成面条及压饼等特色食品 [15]
一场购销会 河南20万吨秋粮寻到“婆家”
河南日报· 2025-10-27 07:38
会议成果 - 2025年河南秋粮产销合作洽谈会达成购销合同及意向协议总量超20万吨,金额超5亿元 [1] - 会议旨在应对多雨天气对秋粮收购的挑战,聚焦保农民收益、稳市场运行、守粮食安全 [1] - 会议构建了政策托底、专业研判、企业对接的产销闭环,为长期稳定合作奠定基础 [2] 政策措施 - 河南省出台稳粮增收政策,引导多元经营主体入市收购以防范谷贱伤农 [1] - 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政策性收储托底市场 [1] - 信阳市推出受损稻谷市场化收购补贴方案,通过财政补贴和定点收购保障农民收益并实现粮食资源合理利用 [1] 市场分析与企业动态 - 分析判断玉米市场供需格局偏紧但总体乐观,国家库存充裕,预计新粮上市后价格涨跌幅度有限 [2] - 黄国粮业、豫申粮油等龙头企业在会上开展产品推介,展示优质稻谷加工品及受损稻谷综合利用方案 [2]
长春市:截至10月22日全市共入库新粮31.5万吨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21:12
新闻核心观点 - 长春市秋粮收购工作已启动,初期入库新粮31.5万吨,主要由玉米深加工企业和大米加工企业推动 [1] 粮食收购进度 - 截至10月22日,全市共入库新粮31.5万吨 [1] - 其中玉米入库量为21.8万吨 [1] - 稻谷入库量为9.7万吨 [1] 收购主体动态 - 当前收购主要由玉米深加工企业和大米加工企业率先进行 [1] - 粮食贸易企业预计将在11月中上旬启动集中收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