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氢氨醇
搜索文档
行业洞察 | 草原深处的能源转型——兴安盟绿色氢氨醇产业跑出“加速度”
新华财经· 2025-11-20 15:03
资源禀赋 - 兴安盟风能和太阳能测算可开发规模达3600万千瓦,剩余可开发规模超2100万千瓦,能稳定产出大量绿色电力[2] - 兴安盟水资源总量达50亿立方米,水质多为三类以上,有效解决能源产业供水难题[2] - 每年可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超700万吨,经预处理后能转化为优质碳源,完善产业原料供给体系[2] - 通过金风6万千瓦风电绿电微网项目并网发电,覆盖园区现有用电量的40%,提升绿电使用水平[3]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兴安盟经开区化工园区核心区面积13.02平方公里,近9000亩土地平整开阔,外围1.2万亩拓展空间为项目落地预留充足空间[4] - 截至2025年累计投入6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七通一平"坚实底座[4] - 铁路专用线直达锦州港、营口港、大连港,打通"陆港联动"物流通道,工业供水、绿色电力、铁路运力均预留过半承载空间[4] - 项目审批时限平均压缩40%,企业登记注册可"立等即办可取",形成国家战略+区域政策+本地配套的三级政策体系[5] 产业规模与规划 - 截至2025年已引进金风科技、中广核、明阳智慧等龙头企业,绿色氢氨醇产业初具规模[5] - "十五五"期间规划打造70万吨绿氢、200万吨绿氨、300万吨绿甲醇产业集群,实现年税收10亿元,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5] - 园区内企业可实现35%的产品在内部消纳、15%在盟内消化,大幅降低物流成本与资源浪费[7]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 - 金风科技绿氢制绿甲醇项目一期工程成功通过气化炉工艺验证,标志"风电-电解水制氢-生物质气化-甲醇合成"完整技术路线全链条贯通[1] - 生物质气化炉采用复朋炉技术,气化压力达3.0兆帕,有效气成分超70%,填补行业规模化大工业生产空白[6] - 创新打造"垂直共生、树状发展"产业模式,构建"装备制造-绿氢生产-绿氨绿甲醇制备-废料循环利用"完整闭环[7] - 10万吨/年航空燃料(SAF)项目利用绿甲醇资源,相比传统化石航煤减少高达80%的温室气体排放[8] 市场认证与国际合作 - 金风科技绿氢制绿甲醇项目一期率先拿下全供应链ISCC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符合欧盟市场强制准入要求[9] - 绿色甲醇兼具清洁能源与关键化工原料双重属性,需求潜力从化工领域、航运领域等多领域集中释放[7]
能源早新闻丨中国石化:全面启动!
中国能源报· 2025-11-18 06:33
政策动态 - 六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支持国有林场开发碳汇项目并参与碳市场交易[2] - 工信部公开征求风电装备行业规范条件意见 鼓励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和国际化战略布局[2] - 上海市明确应急备用煤电机组容量电价标准为每年每千瓦256元(含税)[4] 能源生产与供应 - 10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1亿吨 1-10月累计产量39.7亿吨同比增长1.5%[2] - 国家能源集团前10个月月均产煤量超5000万吨 10月以来供应商品煤近亿吨同比增长2.2%[7] - 昆仑能源首次在香港码头完成LNG船用燃料加注作业[4] 清洁能源与低碳发展 - 中国石化地热供暖能力达1.26亿平方米 覆盖11个省可为超120万户居民供暖 年减排二氧化碳近620万吨[7] - 前10个月北京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40.1%[3] - 《中国绿色氢氨醇产业发展报告2025》发布 显示产业呈现区域集中特征[3] 产业规模与市场 - 我国节水产业市场规模估算超7600亿元 形成"三地多区"产业集群格局[3] - 印度国有石油公司与美国签署协议 每年从美国进口约220万吨液化石油气占印度年进口量10%[6] - 乌克兰与希腊达成天然气供应协议并签署今冬供气意向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