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羽绒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绒子含量低于10%的产品将被禁止使用“羽绒”字眼
消费日报网· 2025-08-11 10:46
IDFB测试规则修订核心内容 - 国际羽绒羽毛局(IDFB)发布2025版测试规则修订,旨在防止非羽绒类产品滥用"羽绒(Down)"词汇误导消费者[1] - 修订源于2023年6月日本横滨年会决议,重点针对标签规范以保护天然羽绒材料品类[1] - IDFB明确将采取措施维护"羽绒"术语的准确性,应对羽绒替代物对市场份额的蚕食[1] 标签标注新规 - 产品中绒丝或羽丝含量大于15%或总含量大于25%时,需标注为"粉碎水禽羽毛(Crushed Waterfowl Feathers)",示例标签格式为"60%粉碎水禽羽毛,40%水禽羽毛"[1] - 仅含绒子且含量≥10%的产品才允许使用"羽绒(Down)"标识,适用范围包括包装、广告、线上详情页等[2] 禁用术语范围 - 禁止羽绒替代物使用"羽绒"相关字眼,包括绿色羽绒(Green Down)、仿羽绒(Down-Like)、合成羽绒(Synthetic Down)、生态羽绒(Eco-Down)等非天然品类[2] - 绒子含量低于10%的产品同样被禁止使用"羽绒"标识[2] 行业影响与目标 - 新规通过细化标签条款明晰产品分类,强化市场竞争秩序[2] - IDFB旨在通过规则修订维护羽绒市场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对产品材质的知情权[1][2]
羽绒企业抢抓90天“缓冲期”出口产品
消费日报网· 2025-06-03 11:03
行业出口表现 - 2025年1-4月羽绒行业出口总额约5.7亿美元,同比增长25.4% [1] - 4月单月出口额1.6亿美元,同比增长26.0%,环比3月增幅缩小1.1个百分点 [1] - 原毛出口量值增长显著,1-4月出口量增长10.8%,出口额增长45.2% [1] - 寝具出口量值同步增长,1-4月出口量增长22.1%,出口额增长22.2% [1] - 服装出口触底反弹,4月量值齐增约17% [1] 产品出口结构 - 除睡袋外,原毛、寝具、服装三大品类均实现量值齐增 [1] - 4月原毛出口量同比增长14.9%,出口额大幅增长40.5%,单价明显上涨 [1] - 寝具出口量值小幅增长,4月分别增长5.8%和3.1% [1] 区域市场拓展 - 企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六安市对共建国家出口额1.54亿元,同比增长99.3% [2] - 安徽亚美羽绒公司快速响应越南订单,单批出口羽绒1005千克,货值28.4万元 [2] - 保定雪瑞莎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拓展挪威等国际市场,2025年出口额有望突破600万元 [2] 关税政策影响 - 企业抓住中美关税缓冲期机遇,34%对等关税调降至10%的90天窗口期加速出口 [1][3] - 5月14日起美国暂停加征24%关税,保留10%关税,促使企业生产线全力运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