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化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机床4月订单增8%,中国需求有望增长
日经中文网· 2025-05-16 15:07
牧野铣床制作所的产品 从机床及机器人等领域的情况来看,许多企业预计2025财年将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尽管 存在特朗普关税导致设备投资减速的风险,但主流观点认为,可以通过中国及半导体相关领 域的需求复苏来抵消…… 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简称日工会)5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机床订单额(速报值) 同比增长8%,达到1302亿日元。连续七个月实现整体增长。考虑到当前的情况,制造商普 遍认为企业的工厂投资将继续保持坚挺。 从4月份的机床订单构成来看,日本国内订单减少5%,降至344亿日元,海外订单增长 13%,达到957亿日元。日工会表示,"水平尚可。虽然日本国内中小企业的设备投资较弱, 但并未出现美国关税导致洽谈停止等影响"。 从机床及机器人等工厂自动化相关领域的情况来看,许多企业预计2025财年(截至2026年3 月)将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尽管存在特朗普关税导致设备投资减速的风险,但主流观点 认为,可以通过中国及半导体相关领域的需求复苏来抵消风险。 牧野铣床制作所认为,日元升值将导致该公司2025财年合并销售额比上财年减少113亿日 元,营业利润减少21亿日元,但从全年业绩来看,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均会刷新历 ...
怡合达(301029):25Q1盈利能力显著改善,行业结构更趋均衡
长江证券· 2025-05-07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5.04亿元,同比-13.08%;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25.87%;扣非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26.25%。25Q1公司收入6.20亿元,同比+14.75%;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26.48%;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27.80% [2][6] - 基于公司传统业务优势持续巩固,不断优化产品品类、推进业务全球化等新增长曲线,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结构 - 2024年公司在3C手机(营收占比28.81%,同比+21.67%)、汽车(营收占比10.04%,同比+29.94%)、半导体(营收占比5.39%,同比+9.38%)等行业的营收实现增长,部分抵消了新能源锂电(营收占比18.47%,同比-48.03%)和光伏(营收占比7.64%,同比-54.70%)行业下滑带来的影响 [11] - 3C手机行业受益于AI技术发展和以旧换新政策推动,需求有所提振;汽车行业受益于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半导体行业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11] - 公司下游行业结构相比2023年更加均衡,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且公司持续在机器人、医疗等新兴领域进行布局 [11] 盈利能力 - 24Q4利润承压,主要系管理费用增加,24Q4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2.1pct [11] - 25Q1毛利率达38.1%,同比提升3.1pct,净利率19.64%,同比提升1.82pct,反映公司经营质量的改善,通过长尾客户+供应链管控,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稳步回升 [11] 一站式采购服务 - FA方面,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涵盖196个大类、4437个小类、230余万个SKU,产品丰富度持续提升 [11] - 公司供应链管理能力不断强化,2024年订单处理量约为160万单(同比+18%),出货总项次约为560万项次(同比+14%) [11] FB业务 - 公司将FB业务作为重点战略方向,持续推进自动化建设 [11] - 自动报价系统实现报价速度从“小时级”提升到“秒级”,系统特征识别率达85%;自动编程系统升级优化,全自动覆盖率提升至60%;柔性智能产线于2024年下半年投用,调机换型时间从30分钟缩至1分钟以内,设备操控能力提高三倍,非标零散件制造设备稼动率由12%提升至75%,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1] - FB“智能报价+智能编程+柔性生产”模式有望更好满足市场长尾订单需求,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11] 业务全球化 - 公司在2023年加大海外业务投入的基础上,2024年继续稳步推进全球化布局,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1] - 24年公司完成了怡合达越南有限公司信息化系统搭建,并新设怡合達香港有限公司和怡合达日本株式会社,为海外本土运营能力和业务纵深发展提供支撑 [1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0、6.1、7.3亿元,对应PE为29、24、20倍 [11] - 给出了2024A - 2027E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详细财务数据 [16]
东莞怡合达2024年报解读:营收净利双降,现金流与研发投入现变数
新浪财经· 2025-04-29 14:1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5.04亿元,同比下降13.08%,主要受新能源锂电行业营收下降48.03%和光伏行业营收下降54.70%拖累,但3C行业营收增长21.67%、汽车行业增长29.94%、半导体行业增长9.38%部分抵消下滑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4亿元,同比下降25.87%,扣非净利润3.98亿元,同比下降26.25%,基本每股收益从0.95元降至0.69元 [3] - 毛利率35.26%,较2023年下降2.69个百分点,反映产品盈利能力减弱 [3] 现金流与费用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29亿元,同比增长93.56%,主要因现金流出控制成效显著(下降30.41%),包括通过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供应商货款占比增加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02亿元,主要因购买3亿元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及二期工程项目投入增加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98亿元,来自新股发行募集资金8.67亿元,同时现金分红2.31亿元 [6] - 销售费用下降4.39%至1.37亿元,市场推广费降幅达51.73%;管理费用增长7.06%至2.03亿元,主要因人员薪酬增加;财务费用因利息收入增加大幅下降517.16% [4] 研发与人员 - 研发投入1.08亿元,同比下降15.99%,占营收比例4.31%,主要因研发项目减少 [7] - 研发人员396人,较2023年减少7.91%,30岁以下人员减少12.15%,但硕士学历人员增加25% [8] - 在研项目包括快速降温积木散热风扇技术研发、防跑偏可调节同步带轮组件技术研发等 [7] 行业分布 - 3C行业营收占比28.81%,新能源锂电占比18.47%,汽车行业占比10.04%,光伏行业占比7.64%,半导体行业占比5.39%,五大行业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70.76% [2][9] 高管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薪酬46.07万元,财务总监薪酬51.22万元,副总经理薪酬60.62万元,董事会秘书薪酬16.10万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