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装备

搜索文档
500亿,浙江父女去IPO敲钟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23 19:48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计划实现"A+H"双重上市 [2]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来自浙江绍兴 由陈建成于1984年创立 现已成为国内电机龙头 [3][6] - 陈建成、陈嫣妮父女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持股约38.84% 为控股股东 [13] - 公司现任董事长庞欣元为陈嫣妮丈夫 [13] - 公司A股股价年内至今已翻倍 最新市值500.97亿元 [3][14] 业务发展历程 - 1985年生产首款产品JW系列电机 1986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 利润超20万元 [6] - 2002年成功登陆上交所 [7] - 通过多次海外并购拓展业务 包括奥地利ATB集团、意大利SIR、美国通用电气中低压电机业务等 [9][10][12] - 目前在全球拥有超40家工厂 业务涵盖电机及驱控、风光储氢新能源、矿产资源等领域 [1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2.66亿元、155.66亿元、162.47亿元 [17] - 同期期内利润分别为8.39亿元、5.53亿元、8.32亿元 [1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0.31亿元 同比增长0.66% 期内利润5479.69万元 同比增长33.96% [17] - 毛利率稳定在23%-24%区间 [17] 业务构成与市场地位 - 防爆、工业、暖通三大基础业务板块贡献近九成营收 [18] - 按2024年收入计:防爆电驱动系统全球市场份额4.5%排名第一 工业电驱动系统市场份额2.8%排名第四 暖通电驱动系统市场份额2.0%排名第五 [17] - 三大基础业务增长乏力 收入增速明显放缓 [19] 机器人业务布局 - 机器人组件业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55亿元、4.06亿元、4.51亿元 占比2.5%-2.8% [21] -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占比仅为2.7% 商业化仍处于早期 [21][22] - 通过战略投资智元机器人 间接持股宇树科技 并成为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22] - 赴港IPO募资用途强调加强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投资 [22] 行业趋势 - 中国家族企业女性继承人比例显著提升 出现多例"父女创业档"IPO案例 [23][30] - 联合动力、中策橡胶、星邦互娱、乐欣户外等企业均出现女性接班人参与IPO的案例 [24][25][26][27]
主打钓鱼却碰不到核心品类,全球最大的钓鱼装备商冲IPO|IPO观察
36氪· 2025-07-18 20:41
全球钓鱼市场概况 - 全球钓鱼市场规模已超千亿美金,在美国是仅次于徒步的旅行户外运动,在欧洲海钓群体年支出达105亿欧元,是全球第二大钓具市场 [4] - 中国钓鱼人群超1.5亿,年轻人和青少年正成为新的主力军 [4] - 全球最大钓具品牌禧玛诺去年钓具收入达52.2亿元,凭借高精度技术在高端渔轮市场占据地位 [4] - 2024年全球渔具市场规模达1601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658亿美元,2025-2033年均增长率3.6% [7][8] 乐欣户外经营现状 - 公司营收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8.18亿、2023年4.63亿、2024年5.73亿,净利润从1.14亿元降至0.59亿元 [6]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同比增长27.8%达2.23亿元,但未恢复至疫情高峰水平 [6] - 实际产量从2022年793.3万件锐减至2024年416.8万件,工厂利用率由95%降至83.4% [6] - 公司解释业绩下滑原因为疫情后娱乐选择多元化导致钓鱼热度降温 [6] 业务结构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主营钓鱼椅、钓鱼床、钓鱼帐篷、钓鱼箱包等装备,基本不涉足钓具核心品类 [10] - 2023年全球钓鱼装备零售额68亿元,钓具零售额1310亿元,是装备市场的19.3倍 [10] - 超90%收入依赖OEM/ODM业务,前五大客户贡献近60%营收 [10] - 主要客户包括迪卡侬、Rapala VMC、Pure Fishing等国际品牌 [10] - 北美市场收入占比从2022年18.8%骤降至2024年3.4% [11] 转型尝试与挑战 - 2017年收购英国垂钓品牌Solar发展OBM业务,但2022-2024年自有品牌收入仅从3550万元增至4060万元,占比从3.9%提升至7.9% [13][14] - 产品矩阵涵盖9000+SKU,床椅配件占50.7%、包袋25.1%、帐篷22.9% [14] - 计划拓宽Solar产品线并拓展销售渠道,未来拟通过收购更多品牌加大OBM投入 [14][15] - 2022-2024年OEM/ODM业务占比仍高达94.1%、90.2%、92.3% [17] 公司背景与财务情况 - 为浙江泰普森控股子公司,母公司1993年进入户外休闲用品领域 [18] - 研发成本共计约970万元,持有中国76项专利和海外35项专利 [19] - 2024年IPO前夕向控股股东分派现金股息6500万元,接近当年净利润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