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技术

搜索文档
迎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院士专家宣讲科学家精神
环球网资讯· 2025-05-29 17:08
科学家精神与科技创新 - 雷达专家贲德院士分享60多年科技攻关经历 从超远程相控阵雷达到天基雷达 通过"原理研究-关键技术梳理-课题攻关"方法论实现技术突破 [1] - 中国电科十四所在雷达领域持续创新 使中国雷达具备更远、更细、更准的探测能力 技术难度呈阶梯式上升但均被攻克 [1] -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刘继忠阐释深空探测发展 我国已建立从"两弹一星"到探月的完整航天技术体系 关键技术突破依赖"拼搏攀登"精神 [2] 重点技术领域突破 - 天基雷达技术代表航天领域尖端成果 需解决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探测难题 研发过程体现持续迭代特征 [1] - 重型运载火箭工程支撑深空探测战略 天问三号任务将推动我国行星探测能力跃升 技术路线延续载人航天工程经验 [2] - 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取得突破 蔡蔚团队研发的驱动电机系统实现国产化替代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成为产业竞争力关键 [2] 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 "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覆盖高校、产业园等多场景 通过战略科学家现身说法激发青年创新潜能 已形成跨区域联动传播效应 [1][2] - 创新方法论强调"敢想敢干"的实践哲学 典型案例显示技术突破需结合理论钻研与工程实践 研发周期普遍长达数十年 [1][2] - 科研机构与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 长春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平台促进产学研协同 加速核心技术人才梯队建设 [2]
为低空经济装上“中国天眼”
西安日报· 2025-05-27 10:18
低空经济与雷达技术 - 低空经济是蓬勃发展的新赛道,雷达技术作为"空中交警"是保障低空飞行安全和产业有序发展的核心要素 [3] - 部分关键雷达技术长期依赖进口,成为制约中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3] - 雷达处于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关键中游保障环节,为低空飞行提供不可或缺的监测与引导服务 [6] 公司背景与创业历程 - 朱鸿熙2016年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电子工程信息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后回国创立西安八阵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4] - 创业初期团队仅4人,资金链几近断裂,朱鸿熙抵押唯一住房维持运营 [4] - 首个自研项目天气雷达检测平台的成功交付让公司度过最艰难时刻 [4]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自主研发的天气雷达检测平台和雷达标定仪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将传统雷达研发周期从3年压缩至1年 [5] - 低空天气探测雷达将多个模块集成于手掌大小的微系统主机板,为低空经济提供全方位气象保障 [9] - 无人机探测雷达采用多波段智能探测技术,能快速搜索、跟踪与处置无人机群 [9] - 智能化标定仪精度较传统天气雷达提升3-10倍,突破国内非接触式雷达整机标定空白 [10] 融资与发展 - 2023年获得近1亿元的A轮融资,秦创原发展公司帮助梳理盈利模型并对接投资机构 [7] - 秦创原协助解决规模化生产问题,对接高校推动科研成果工程化转化 [7] - 公司订单实现从零到千万元的突破 [5] 市场定位与未来规划 - 低空经济被视作下一个万亿级市场,雷达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要素 [9] - 已构建以"低成本芯片-自研厚膜芯片-微系统-高性能产品"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9] - 计划上市并布局无人机监管、智慧城市等领域,目标成为全球智能雷达领军者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