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雷达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YU7、尊界S800均有搭载!这个硬件要取代激光雷达?业内人士:相互补充,可使智驾更安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18:51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裴健如 "一些汽车厂商透露,如果使用激光雷达,就会匹配一套清洁系统。他们采购的激光雷达清洁系统的价格,和他们(采购的)激光雷达价格几乎是一致的。 这就意味着,厂家使用激光雷达,需要付出双倍成本。"近日,恩智浦ADAS市场总监顾环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道出了部分车企布局自 动驾驶时,在传感器方面遭遇的选择困境。 据顾环宇透露,激光雷达在工作时会受到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例如阳光照射、雨雪天气等。所以,不少汽车企业会选择4D毫米波成像雷达,来替代激光 雷达的部分工作。 据了解,4D毫米波成像雷达是一种突破性的雷达技术,它在传统毫米波雷达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目标高度(俯仰角度)的探测能力,从而实现了对距离 (Range)、速度(Velocity)、水平角度(Azimuth)和俯仰角度(Elevation)四个维度信息的全面感知,这也使得其功能与激光雷达类似。所以,行业中 也出现了4D毫米波成像雷达取代激光雷达的声音。 那么,在自动驾驶领域,4D毫米波成像雷达真的能取代激光雷达吗? 多款车型开始搭载4D毫米波成像雷达 在顾环宇看来,与传统激光雷达相比,4D毫米波成像雷达的光照适应性和 ...
恩智浦成立中国事业部,跨国芯片大厂在华扩展业务已成“必选项”|硅基世界
钛媒体APP· 2025-07-07 17:14
随着小米、比亚迪等中国车企产量暴增,全球汽车芯片大厂开始重视中国市场。 7月6日消息,即将在10月底正式卸任的芯片大厂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 CEO库尔特·西 弗斯(Kurt Sievers),近期在上海会见上海市市长龚正。 西弗斯表示,"中国市场已成为恩智浦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我们重视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我们相信如 果能在中国成功,就能在全球成功。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整个城市欣欣向荣,我们感谢上海营造了开 放的生态体系,让恩智浦得以融入其中,与中国伙伴合作共进。" 交接期间,西弗斯与下一任CEO Rafael Sotomayor一同来华交流,足以体现出恩智浦对中国市场的重 视。 事实上,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但是,从全球汽车芯片 产业链来看,中国汽车芯片制造商目前只能满足约10%的国内需求,因此,这对恩智浦、英飞凌、意法 半导体等欧洲汽车芯片龙头来说是一个重要机遇。 恩智浦深根中国近40年,目前在华员工超过6000人、在14个城市设有办事处、拥有6个研发中心、1600 多名工程师,以及在天津拥有一家装配和测试工厂。 7月2日,恩智浦半导体执行 ...
为智能汽车健康发展蓄力护航——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落户苏州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17:04
智能驾驶行业发展现状 - 智能驾驶技术成为车企实力重要体现但无序发展引发行业乱象和安全事故 [2] - 工信部发布通知要求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2] - 中国汽研启动华东总部基地建设并与苏州市政府合作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共服务平台 [2] 智能驾驶发展三大瓶颈 - 技术层面:视觉派与激光雷达派路线之争分散企业精力 纯视觉方案在复杂场景性能下降 激光雷达方案成本高且算力要求高 [3] - 检测层面:测试资源分散与重复建设 车企自建测试设施导致共性技术资源重复投入 [4] - 生态层面:上下游联动缺失 芯片/软件/整车协同不足影响技术迭代速度 用户认知与市场教育不足 [4] 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建设 - 投资超23亿元在苏州建设华东总部基地 覆盖"材料-芯片模组-零部件-整车"全链条一站式研发测试评价体系 [5][6] - 搭载1000余套先进装备 拥有行业首个可吊装飞行汽车的超大型EMC整车暗室及上限频率18GHz的整车电磁混响室 [6] - 建成行业首个融合安全研究中心 开发汽车垂域大模型测评体系和整车级预期功能安全百题测评挑战体系 [7] 产业协同与技术创新 - 苏州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一体化检测认证体系 联合苏州优质检测资源打造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中心 [8] - 协同985/211高校加强车规级芯片/线控底盘/氢能技术/智驾智舱等技术研究 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8] - 与吉利/奇瑞等车企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 与华为/科大讯飞等科技公司合作探索新技术新应用 [9][10] 区域产业优势 - 华东地区汽车产业规模占全国35%以上 苏州集聚上汽/吉利等龙头企业和5000家零部件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5]
速腾聚创(02498):从感知到执行,打造机器人技术平台
国盛证券· 2025-07-07 15: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基于5.5x 2026e P/S,给予速腾聚创(2498.HK)41港币的目标价 [2][3][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速腾聚创是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公司,产品涵盖激光雷达等零部件及解决方案,出货和收入增长迅速,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同比减亏 [1][26][36] - 激光雷达行业需求有望激增,车载和机器人激光雷达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分别超500亿和100亿元,速腾聚创作为行业龙头之一,寡头格局稳定 [1][56][63] - 公司通过技术迭代降本推动激光雷达放量,积极打造机器人第二曲线,有望成为具备多环节能力的机器人平台企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速腾聚创: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公司 - **公司产品**:包括增量零部件产品如激光雷达(R、M、E、EM、F平台)、Active Camera、灵巧手,以及解决方案如手眼协同、智能移动、相关工具链等 [19] - **组织架构**:管理团队专业出色,高层邱纯鑫博士、朱晓蕊博士和刘乐天先生为一致行动人,截至2024年末共同持有公司21.06%的股份 [23] - **财务状况**:2024年公司收入约16.5亿,同比增长约47%,产品/解决方案/服务和其他的占比分别为93%/6%/1%,经调整净亏损约3.96亿,同比减亏 [26][31][36] 2、行业分析:需求有望激增,寡头地位稳固 - **激光雷达**:产品设计多元,按扫描方式可分为机械式、半固态、固态等方案,以速腾聚创M1/M1 Plus为例,采用二维MEMS振镜,可动态提高ROI区域垂直分辨率 [38][39] - **市场规模**:预计增长可观,车载激光雷达2030年全球规模或超500亿元,机器人激光雷达2030年全球规模或超100亿 [56][60] - **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高,寡头格局稳固,速腾聚创和禾赛始终占据行业前两位,2024年速腾聚创在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销售规模中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67] 3、公司驱动:创新推动降本,积极打造第二曲线 - **激光雷达产品**:加强架构优化、芯片自研、量产能力提升,如MX架构简化,芯片化布局完善,具备软硬件协同及数据处理能力,产能和良率有保障 [76][89][98] - **机器人零组件**:从感知到执行,2025年初推出面向机器人第二个十年的系列产品,如Active Camera、第二代灵巧手等,可应用于多种机器人场景 [100][102][103] 4、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测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出货量在2025E/2026E/2027E各达到78/152/226万台,收入各达到20亿/31亿/39亿元,同比增长23%/52%/28%,经调整净利润在2025E/2026E/2027E或可达 -2.8/0.8/3.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达 -14%/3%/10% [2][107][110] - 可比上市公司交易在约4.5 - 7.5x 2026e P/S,基于5.5x 2026e P/S,给予速腾聚创约169亿人民币目标市值、41港币目标价 [113]
从拼多多、中际旭创到禾赛,穿越周期的科技投资先行者
投中网· 2025-07-07 14:10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最懂科技"和"最理解创业者"的投资人。 来源丨 投中网 从早期投资美团、拼多多,瞄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创新;到提前布局硬科技隐形冠军中际旭创、 禾赛科技、汉朔科技,再到不断迭代技术认知,持续捕捉前沿科技的创新机遇 …… 此外, 在他看来,真正要做好早期投资,不仅要懂最新的技术,更要能预判未来的技术和行业发展 趋势。 投资禾赛科技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 在此之前,宓群对激光雷达行业做了长时间的研究,从 10 年前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激光 雷达创业公司。直到他看到禾赛科技在实验室里开发有别于业内做传统机械雷达的固态激光雷达技 术。在做了技术论证和实验室雏形的测试后,他果断下注,于 2018 年主导投资了禾赛科技,并在 此后连续投资 5 轮。 眼下, 中际旭创成长为千亿市值的全球光通信巨头,禾赛科技已实现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营收市占率 第一。 凭借丰富的行业背景和对行业的深厚认知,通过前瞻性的判断,宓群持续关注那些增长潜力 大的新兴赛道,寻找那些尚未被广泛认知,但有可能成为行业领头羊的公司,在行业爆发前更快、更 精准地捕捉优质项目并持续加码,帮助企业走向全球市场。 ...
从拼多多、中际旭创到禾赛,“点金圣手”如何炼成?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7 11:55
投资业绩与行业布局 - 主导早期投资12家成功上市企业包括美团、拼多多、中际旭创、禾赛科技等,5次登上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1] - 投资领域覆盖移动互联网(美团、拼多多)、硬科技(中际旭创、禾赛科技、汉朔科技)及前沿科技(AI大模型与应用)[1][2] - 中际旭创从小型光模块供应商成长为AI光通信全球龙头,市值达千亿[3][6] - 禾赛科技实现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营收市占率第一,2018年起连续投资5轮[4][5][6][12] 投资方法论与行业洞察 - 硬件与软件创新呈交替螺旋上升趋势,需同时布局互联网与硬科技领域[2] - 早期投资需预判技术趋势,如激光雷达行业研究10年后选中禾赛科技的固态技术[4][5] - 核心策略为在行业爆发前捕捉优质项目,如拼多多业务模式可行性探讨[13] - 团队具备理工科背景与科技产业经验,能挖掘水下项目并触达全球技术趋势[15] 个人背景与跨界经验 - 复旦大学物理学士,普林斯顿电子工程博士,研究方向为硅锗三代半导体[9] - 英特尔期间研发闪存芯片技术使存储量翻倍且成本不变,获14项美国专利[9] - 谷歌中国首席代表,主导百度、大众点评等投资,面试过李开复[10] - 创业失败经历深化对早期创业艰辛的理解,被称为"创业送炭人"[11] 团队与基金运营 - 光速光合团队兼具科技产业网络与投资经验,专注早期中国科技创新公司[15] - 自2011年首支基金起坚持前瞻性预判,目标成为穿越周期的科技投资先行者[16]
今年上半年美股的财富密码:“未盈利的858”
财联社· 2025-07-07 10:06
忘掉科技"七巨头"吧!今年上半年,美股投资者正学着爱上"未盈利的858"…… 有迹象显示,网红股(Meme)和那些迄今仍未能实现盈利的公司,在过去几个月正重获投资者 的青睐,并支撑着推动近期市场创下新高的反弹行情。 根据Bespoke投资集团的分析,在罗素3000指数成份股中,自4月8日以来涨幅超过200%的 总计有14家公司,而其中有多达10家未能报告实现任何利润。同时,截至6月下旬,罗素 3000指数中合计858家未能实现业绩盈利的股票的平均涨幅,达到了惊人的36%,表现远优 于那些实现盈利的公司。 从Avis Budget Group、Carvana到Aeva Technologies,这些新一批网红股的大涨,似乎表 明投资者正重新燃起了投机热情。 这也让一些分析师联想到了2021年的"散户大战华尔街"时 期, 当时近乎于零利率和新冠疫情的政府刺激措施,推动了游戏驿站、AMC等具有高度投机 性股票的疯狂上涨。 盈透证券首席策略师Steve Sosnick表示:"我们还没有看到全面的'冲向垃圾股'(flight-to- crap)浪潮,但很明显,推动许多此类股票活动背后的动机,并非是基于贴现现金流的严谨考 ...
【私募调研记录】大朴资产调研聚光科技、航天南湖
证券之星· 2025-07-07 08:09
调研纪要:根据初步测算,上半年毛利率较同期有所下降,主要是各年确认收入项目的个体毛利率差异 累积导致的波动。运维服务端的毛利率波动较设备端更为显著。公司在年初的经营计划中,对全年订单 情况包括新签及储备的情况,会有比较谨慎和严谨的预算,上半年订单转化率较去年有所下降,但整体 转化率情况还是符合公司预计规划的。谱育科技比去年同期表现要好,研发投入上还是比较大,但费用 率和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从公司上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实验室仪器中质谱仪的需求更大一些,科 研仪器上正常状态,检测行业上是几个大板块的轮动,这两年表现一般。半导体应用方面今年的投入有 所收缩,通过在晶圆厂已验证评估的继续往上推动,ICP-MS/MS 系统还是一个缓慢爬升的过程,双碳 方面还要看政策的具体落地情况。国家和用户层面更重视自主可控,政策精准引导客户接受国产科学仪 器。在政策的鼓励下,可能会有一些资金的投入,但这个行业的特点比较特殊,仪器本身的打磨周期比 较长,是一个需要超长期深耕细作的行业,短期内不太容易获得收益,目前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国 外的龙头企业。前两年根据公司业务结构的调整,适当收缩长期布局、暂时不能实现盈利的业务,员工 人数 ...
雷达,离生活很近(新知)
人民网· 2025-07-07 06:51
本报记者 刘诗瑶 图①:S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 图 ②:相控阵非相干散射雷达。 以上图片均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提供 恶劣天气里,实现航班起降动态预测;广袤农田上,助力庄稼抵御病虫害侵袭;隧道施工中,精准掌握 地下错综复杂的环境;排除积雪厚度,助力珠峰测高更加精确……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背后 都有雷达技术作支撑。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制了多型雷达产品,不仅服务于国防事业,还在民 用领域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 观测"千里眼" 捕捉监测几百到上千公里外的太空中微小电子 想要用肉眼看到几百公里外的一根蜡烛,无疑是天方夜谭。但借助雷达,人们就可以拥有"千里眼"。 一款目前国际上口径最大、功率最高的相控阵非相干散射雷达,则可以对微弱的散射信号进行分析放 大,捕捉监测几百到上千公里外的太空中微小电子的"一举一动"。 90秒内完成40层体积扫描,空间分辨率达75米,采用分布式发射和接收技术,可靠性由600小时提升至 3000小时以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C波段全数字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在全球首次实现最新雷达体制 在民航领域的应用,使气象目标探测精细化、快速化。 实现空、天、地、海无所不在的时空智能,雷达 ...
自动驾驶黄埔军校,一个死磕技术的地方~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06 20:30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当前自动驾驶技术正处于从辅助驾驶(L2/L3)向高阶无人驾驶(L4/L5)跨越的关键阶段。如果你对自动驾驶 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想找业内最专业的大佬交流,那么这个圈子一定没错!技术迭代的浪潮下暗藏职业焦虑。 对职场老人而言 ,传统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感知算法工程师可能面临路线冲击——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依托成 本优势和算法革新,正在撼动多传感器融合的主流地位;而规划控制领域从PID到强化学习的转型,也让依赖传 统控制理论的从业者陷入技能升级的紧迫感。 学生新手则陷入"选择困难症" :感知算法赛道因头部企业技术垄 断加剧内卷,数据闭环工程师需要同时掌握分布式计算与AI模型调优能力,而新兴的车路协同方向又要求跨界 融合通信与交通系统工程知识。当禾赛科技将激光雷达成本降至200美元、比亚迪宣布自研体系内价格再降70% 时, 技术红利背后实则是从业者必须持续奔跑的生存法则,这种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与知识体系的重构压力, 正在重塑自动驾驶人才市场的竞争格局。 后处理,写逻辑建议转行业可以,不要换方向,gap还是蛮大。现在很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