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器械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AI脑卒中诊断医疗器械行业概览:人机协同深化,AI将重塑脑卒中诊疗生态链
头豹研究院· 2025-08-18 20:4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3][4] 核心观点 - 全球脑卒中发病人数持续增长,从2018年1350万人增至2022年1437.8万人,年复合增长率1.6% [4][16] - 中国脑卒中发病人数增速更高,从2018年460.5万人增至2022年535.3万人,复合年增长率3.8%,预计2030年达713.1万人 [4][16][18] - 中国AI脑卒中诊断市场规模从2022年1.8亿元增至2024年6.1亿元,年复合增速83.4%,预计2030年达63.6亿元 [20][22] - 国家药监局将AI医疗器械列为优先发展领域,优化审批流程加速产品上市 [4][22] 行业概述 - AI脑卒中诊断医疗器械指基于AI技术分析医学影像(CT/MRI/DSA)及生理参数数据辅助诊断的设备 [7][9] -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短暂性脑缺血/急性缺血性)和出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两大类 [8][9] - CT是脑卒中诊断首选影像学方法,MR对早期细微变化更敏感 [9] 发展环境 融资环境 - 中国AI医疗投融资经历四个阶段:2015-2017政策驱动期、2018-2021技术突破期、2022-2023调整期、2024后稳步发展期 [12][13] - 2025年AI服务器出货渗透率达15%,DeepSeek V3大模型推动算力需求增长 [27] 需求环境 - 全球25岁以上人群终生卒中风险24.9%,东亚地区风险最高达38.8% [15] - 中国脑卒中发病率受老龄化加剧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持续攀升 [16][18]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AI芯片行业处于发展初期,英伟达H100 GPU采用4nm工艺,算力达1513 TFLOPS(FP16) [27] - 云服务厂商资本开支维持高位,企业级AI应用需求快速放量 [27][28] 中游 - 产品售卖模式包括软硬件打包(占比60-80%三甲医院)和单独软件采购 [30][31] - 14款AI脑卒中诊断产品获三类证,覆盖颅内出血/缺血/血管狭窄等适应症 [5][37] 下游 - 三甲医院注重临床价值验证,县域医院关注成本效益,基层机构倾向医联体打包采购 [34][35] 竞争格局 - 推想医疗采取"一横一纵"战略,覆盖多病种全流程,产品获NMPA/FDA/CE等五大认证 [40][41] - 联影智能依托医学影像设备优势,重点布局神经影像诊断领域 [6][37] - 东软医疗NeuBrainCARE填补中国缺血性脑卒中AI诊疗空白 [5][37] 技术趋势 - AI检测向"智能决策"转型,结合脑机接口/量子计算实现个性化诊疗 [4][23] - 多模态AI推动诊疗闭环体系形成,从早期预警延伸至康复评估 [23]
2025年中国AI医疗器械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环境、市场规模及未来趋势研判: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AI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日益增多[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30 09:15
行业概况 - AI医疗器械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诊疗、监测或优化医疗流程的工具,分为医学影像分析、辅助诊断系统、手术机器人、健康监测设备、药物研发工具和个性化治疗系统六大类 [2] - 2024年我国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94.61亿元,较2020年的2.92亿元实现显著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242.3亿元 [1][12] - 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提升医疗效率与精准度,广泛应用于疾病筛查、治疗方案制定等领域 [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原材料及软硬件供应环节,包括钢材、塑料、芯片、传感器、5G、云计算、大数据等 [4]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代表企业包括联影智能、推想医疗、数坤科技等 [4] - 下游应用领域涵盖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第三方实验室、养老院、家庭用户等 [4] 技术环境 - AI芯片市场规模2024年达1412亿元,同比增长17.1%,为AI医疗器械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 [6] - 机器视觉市场规模2024年达207.17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对医疗影像的高精度检测和识别 [8] 社会环境 - 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催生对AI医疗器械的强烈需求 [10] - AI医疗器械可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满足个性化、定制化服务需求 [10] 产业现状 - 2023年AI医疗器械三类产品获批数量达48个,同比增长50%,截至2024年6月已有92款第三类AI医学影像产品获批上市 [14] - 行业迈入商业化初期阶段,产品上市加速,应用场景持续创新 [14] 企业格局 - 联影智能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全球化优势位居榜首,2024年营业收入103亿元 [16][20] - 推想医疗和数坤科技分列二、三位,分别在肺部AI影像诊断和心血管AI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16] - 华大智造2024年营业收入30.13亿元,同比变化率3.48% [18] 未来趋势 - 技术创新力度增强,AI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等领域增长强劲 [22] - 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争夺细分领域市场份额 [23] - 国际化发展加速,企业通过海外技术引入、国际合作拓展全球市场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