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ilm and Television
icon
搜索文档
华谊兄弟(300027.SZ):同步开展AI影视作品的开发与制作
格隆汇· 2025-07-30 15:09
格隆汇7月30日丨华谊兄弟(300027.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持续开发和储备优秀的影视项目。 短剧方面,公司正式创建短剧厂牌"华谊兄弟火剧"。公司与触摸合作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弟弟》已于 2025 年 1 月 21 日上线;与阅文集团合作的《凤吟九霄》已于 2025 年 1 月 22 日上线、《抱歉我拿的是 女主剧本》已于2025年1月23日上线、由热门游戏《地下城与勇士》改编的《天选之子的我在地下城当 救世主》(原名《地下城与勇士》)已于2025年2月8日上线;与点众科技合作的《娘娘绝色》已于2025 年3月28日上线。与中文在线合作的《诛心劫》(原名《情缘断尽渡无情》)已于2025年4月28日上线。 原创项目《归来妻子的谎言》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改编自热门游戏"和平精英手游"的《和平精英之菜 鸟精英》(暂命名)、唐家三少的《大龟甲师》、原创项目《狂澜》也将进入筹备阶段。目前公司也同 步开展AI影视作品的开发与制作,未来将有更多优秀作品发布。感谢您的建议,我们会把您的建议转 达给相关的负责人。 ...
Limitless X Holdings Inc. Forms HealthMD Inc. to Drive Innovation, Accelerate Growth and Increase Shareholder Value in Wellness Sector
Globenewswire· 2025-07-15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 Limitless X Holdings宣布注册全资子公司HealthMD Inc,旨在通过变革性健康解决方案赋能个人,推动公司战略扩张,创造长期价值并回报股东 [1][2][6] 公司动态 - Limitless X Holdings注册全资子公司HealthMD Inc,其将作为增长加速器,提供健康产品、AI技术和整体生活方式解决方案 [1][2] - HealthMD将与Limitless X现有CPG部门形成协同生态,结合数字健康创新与旗下补充剂品牌,提高客户留存、交叉销售潜力和品牌忠诚度 [3][4] 行业趋势 - 全球健康市场价值超5.6万亿美元,美国市场预计到2027年超2.4万亿美元;超1.33亿美国人患慢性病,年医疗成本超4万亿美元,部分可通过生活方式等干预解决 [7] - 全球AI医疗市场预计到2030年超1870亿美元,健康科技行业复合年增长率达19.8% [7] 战略意义 - HealthMD有望推动Limitless X营收增长、提高毛利率、增加客户终身价值并强化市场定位 [6][8] 公司业务布局 - Limitless X通过整合健康、娱乐等领域构建生态系统,专注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还计划拓展影视、房地产、全球分销等业务 [9]
Limitless X Holdings Secures $100,000 Strategic Funding From Chairman to Strengthen Balance Sheet and Demonstrate Leadership Commitment
Globenewswire· 2025-07-08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完成关联方过桥贷款,为下一阶段增长和资本市场参与提供资金,体现了公司的资本战略和对股东长期价值创造的承诺 [1][2][3] 分组1:过桥贷款情况 - 公司完成来自EM1 Capital的10万美元关联方过桥贷款,EM1 Capital由公司董事长兼CEO Jas Mathur全资拥有和控制 [1] - 公司为贷款向EM1 Capital发行2万受限普通股作为额外对价 [2] 分组2:资金用途 - 资金用于支付关键运营费用和战略企业计划,包括法律、审计、合规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 [2] 分组3:贷款意义 - 董事长兼CEO表示融资体现对公司发展轨迹的信心,避免不良融资结构以维护股东长期价值 [3] - 关联方融资增强公司战略执行关键阶段的流动性和运营灵活性,凸显公司资本战略和对股东长期价值创造的承诺 [3] 分组4:公司业务 - 公司是多维上市公司,构建价值驱动生态系统,整合健康、娱乐等领域 [4] - 公司通过子公司开展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业务,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 [4] - 公司已拓展至影视行业,计划开发符合核心哲学的内容 [4] - 公司计划拓展至房地产行业,推出高性能健康生活社区 [4] - 公司正拓展全球分销和国际市场,将健康产品和生活方式品牌推向全球 [4]
'F1' is Apple's highest-grossing theatrical film ever
CNBC· 2025-07-08 00:41
电影票房表现 - 电影《F1》全球票房已达2.93亿美元,成为公司历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 [1] - 该票房表现超越了2023年《拿破仑》的2.21亿美元 [1] - 公司其他电影的全球票房表现:《花月杀手》1.58亿美元,《飞向月球》4200万美元,《阿盖尔》9600万美元 [2]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F1》被视为公司及整个行业的重要案例,展示流媒体服务如何开发适合大银幕的电影 [3] - 电影与IMAX的合作带来显著收益,全球IMAX票房贡献6000万美元,占总票房20% [4] - 美国及加拿大地区IMAX票房2740万美元,占该地区总票房25% [4] 制作与营销成本 - 电影制作成本在2亿至3亿美元之间,营销费用约1亿美元 [5] - 公司需与华纳兄弟及影院分账,盈利周期可能较长 [5][6] - 公司拥有充足资源承担此类高风险项目 [6] 公司娱乐业务定位 - 娱乐业务并非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公司市值达3万亿美元,主要收入来自科技设备 [6] - 公司进入娱乐行业是因其认为这是一个有潜力的业务领域 [7] - 公司在流行文化领域已取得一定成绩,如《足球教练》、《离职》等剧集及奥斯卡获奖电影《健听女孩》 [7]
Cineverse Added to Multiple Russell Indexes Including 3000E, Microcap, Growth, and Value Segments
Prnewswire· 2025-07-02 21:00
公司动态 - Cineverse Corp被纳入多个FTSE Russell指数 包括Russell 3000E® Growth Index、Russell 3000E® Value Index等 生效日期为2025年6月29日至30日 [1][6] - 公司CEO表示此次纳入体现了业务独特定位 即强劲增长势头与未被充分认知的价值属性并存 并提到未来将通过扩大院线发行规模、技术平台变现及流媒体频道扩张创造更大上升空间 [2] 业务概况 - Cineverse是新一代娱乐工作室 通过技术赋能创作者 向粉丝分发超过71,000部优质影视剧及播客内容 旗下资产包括美国历史上票房最高的未分级电影、数十个垂直流媒体频道及顶级恐怖内容平台Bloody Disgusting [3] - 公司采用专有流媒体工具和AI技术提升收入与覆盖范围 重新定义娱乐行业新时代 [3] 行业背景 - FTSE Russell是全球领先指数提供商 其指数覆盖70多个国家98%的可投资市场 约18.1万亿美元资产以该机构指数为基准 被广泛用于ETF、结构化产品及衍生品创设 [4] - 该指数采用透明规则化方法论 由独立委员会监督 遵循IOSCO原则 注重创新与客户合作以扩展产品广度与深度 [4]
离开TVB已10年,胡杏儿如何融入内地影视圈?
第一财经· 2025-07-01 15:24
演艺事业发展 - 胡杏儿在《蛮好的人生》中饰演"第三者"邱丽苏,与孙俪对手戏表现势均力敌,原声普通话台词精准传递角色情绪 [1] - 胡杏儿通过多年经验累积实现普通话和演技的双重突破,塑造的反面角色富有魅力,不同于以往雷同刻画 [3] - 1999年香港小姐季军出道,早期在TVB多演配角,2002年《流金岁月》饰演智力障碍女孩崭露头角,获TVB"飞跃进步女艺人奖" [5] - 2006年《肥田囍事》为角色增重42斤,首次进入TVB视后竞争行列,2011年凭《怒火街头》《万凰之王》成为TVB首位同时斩获三项大奖的艺人 [5] 内地市场拓展 - 2015年离开TVB北上发展,2009年首部内地剧《美人心计》坚持用普通话表演克服语言障碍 [7] - 2020年《演员请就位》第二季饰演安徽农妇李红琴,苦练方言获"年度最佳演员"称号,41岁迎来事业高光 [7] - 内地拍戏相比TVB有更多时间打磨角色层次,人生经历丰富使同类角色呈现差异 [10] 角色塑造理念 - 不简单定义角色好坏,注重为角色行动赋予前因后果使其鲜活,不惧演"坏人"或考虑角色是否讨喜 [9] - 认为邱丽苏的特别在于"错的时候仍然理直气壮",理解人物多面性和利益导向行为 [9] - 未来希望挑战未演绎过的角色类型,尤其是"比较疯狂的角色" [12] 港剧行业观察 - TVB高强度工作环境锻炼快速适应角色能力,16年间塑造《冲上云霄》苏怡、《怒火街头》王思苦等经典角色 [10] - 近年《新闻女王》等热播剧带动观众对港剧关注,新人演员编剧导演浮出水面,行业持续创新 [12] - 作为港剧一份子参与《刍狗之血》等作品,希望与同行共创观众喜爱的内容推动行业兴旺 [12]
全球首部AI微电影作品集首映 AIGC剧作时代已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12:34
AI与影视行业融合 - 全球首部AI微电影作品集《新世界加载中》由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包含7部单元电影,涵盖科幻、奇幻、荒诞喜剧、历史等多元题材,总时长达180分钟,采用"人+AI"共创生产方式 [1] - 该作品展示了AI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包括角色口型与对话精准匹配、复杂场景流畅呈现以及实现创作者构想的奇异画面 [1] - 快手可灵AI已推出全新2.1系列模型,可应用于专业影视内容生产、营销广告、游戏制作等不同场景 [3] 行业应用与趋势 - AI在短剧领域有广泛应用潜力,快手星芒短剧将联合可灵AI加大对AIGC微短剧的投入,提供灵活多元的商业合作模式和激励措施 [3] - 互联网"大厂"、长视频平台和专业影视制作团队纷纷试水AI影视作品,如Netflix发布AIGC动画短片《犬与少年》,FizzDragon的AI作品《海上女王郑一嫂》在新加坡上映 [3] - AIGC技术正在改变公众对AI无法完成完整情节、流畅画面和一致性人物形象的固有认知 [3] 技术创新与创意表达 - AI技术不仅提升了影视制作效率,还释放了创意潜力,实现了人物与风格一致性以及丝滑转场效果 [1] - AIGC被认为是下一代内容结构的雏形,能够辅助导演及编剧团队实现更富有想象力的表达 [1]
实习生整顿影视圈,副总裁道歉?
36氪· 2025-06-20 19:55
行业现状 - 影视行业实习生承担大量核心工作,制作团队中实习生占比极高,正职人员屈指可数[2] - 行业普遍存在低薪或无薪实习现象,实习生月薪低至五六百元且可能无法获得实习证明[5][6] - 好莱坞调查显示79%影视行业实习生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37%需依赖家人资助维持生计[15] 人才结构 - 星二代凭借资源优势快速进入行业核心岗位,如张艺谋儿子16岁即在剧组实习[11] - 专业院校进修班成为转型导演的重要途径,北电导演系进修班学费高达12万元/年[9] - 行业存在明显人才流动问题,部门人员流动率极高,极端情况下仅剩实习生支撑[19][20] 工作模式 - 实习生工作强度大,每日工作时间长达14-17小时,需承担高强度体力劳动[5][6] - 部分实习生实际承担正职工作,如执行导演参与剧本创作和分镜设计,但薪酬仅为市价50%[14] - 文学策划类实习生需每周阅读3-5部数十万字小说,但参与核心创作环节机会有限[22] 细分领域差异 - 综艺实习生需24小时在线工作,项目周期短但执行压力大[24] - 短剧行业存在鄙视链,具有长剧经验者被认为不适应短剧节奏和观众需求[25] - 电影领域竞争激烈,考生包含海归和顶尖院校转行者,录取门槛极高[8][9] 行业挑战 - 低成本运营模式下,实习生成为主要劳动力但缺乏职业保障[4][14] - 项目落地率低,经手16-17个项目仅2-3个能最终完成[19] - 专业人才流失严重,毕业生多选择转行或研究AI短剧等新兴领域[20]
难拍又难爆的医疗剧,正在成为“万人嫌”
36氪· 2025-06-12 12:29
影视行业现状 - 影视寒冬背景下顶流演员肖战仍保持高强度工作节奏,同时参与《藏海传》播出、《谍报上不封顶》拍摄及《刘医生返乡记》筹备 [1] - 柠萌影视作为传统"六大"制作公司之一,拥有《好先生》《三十而已》等爆款剧集制作经验,此次医疗剧班底配置包括爆款导演张晓波 [1] - 行业面临长剧开机难问题,优质项目稀缺状态下《刘医生返乡记》仍被归类为"大饼"级资源 [1] 医疗剧制作困境 - 医疗题材剧集存在85.8%的专业错误率,基于丁香园对2000名医生的调研数据 [4] - 拍摄面临三大核心难题:医学专业术语/操作短期无法掌握(如无菌原则)、医院场地设备限制(如《外科风云》仅获4小时胸腔镜设备使用权限)、高精尖医疗器材租赁成本过高 [6] - 行业工业化程度不足导致医疗剧质量受限,对比美国《实习医生格蕾》持续20季的成功案例,国产剧仍停留在医生个人成长叙事层面 [8] 医疗剧市场表现 - 历史数据显示医疗剧收视表现欠佳:2014年《产科医生》收视率仅1%,2023年《仁心俱乐部》CVB集均0.3%、《以美之名》三台联播收视率0.2% [9][11] - 近年质量提升但市场反馈仍平淡:豆瓣8.5分的《问心》云合集均播放量仅2000万,2023年两部新剧云合数据均未破1000万 [11] - 疫情后出现题材复苏:2022年央视八套连播三部医疗剧,2023年上线《问心》等五部作品,但未能形成持续热度 [11] 医疗剧社会价值 - 医疗场景能深度展现人性碰撞,具有独特社会价值,此为制片方持续投入的核心动因 [13] - 成功案例显示观众更关注普通人视角:《人间世》纪录片爆红印证真实生命故事的市场需求 [15] - 行业共识认为需突破医生职业神话叙事,转向病患群体真实困境呈现 [15]
Disney and Universal sue Midjourney, alleging AI-related copyright infringement
TechCrunch· 2025-06-12 01:34
迪士尼和环球影业起诉Midjourney - 迪士尼和环球影业起诉生成式AI平台Midjourney 指控其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公司内容训练艺术生成和编辑模型 [1] - 诉讼称Midjourney无视公司此前关于停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请求 并在美国加州中区联邦法院提交了数十张AI生成的侵权图像示例 包括荷马·辛普森和达斯·维德等受版权保护角色 [2] - 公司要求金钱赔偿 陪审团审判 以及禁止Midjourney继续侵权的法院禁令 [3] 生成式AI训练版权争议 - 科技公司如OpenAI等主张应获得法律保护 使其能够不经创作者授权或补偿就使用公开作品(含版权作品)进行AI训练 [4] - 影视公司对生成式AI技术的应用仍处于相对有限阶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