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VD流通
icon
搜索文档
润达医疗年报问询回复曝光:商誉地雷未拆、债务高压下的“财技”求生
新浪证券· 2025-07-09 18:02
公司归咎于"收入下降但固定成本未减",实则暴露盈利模式的结构性缺陷:商业板块(占营收94.68%) 三大业务毛利率全线下滑,传统供应链、集约化业务、第三方实验室毛利率分别降至25.83%、 17.18%、33.30%。其中第三方实验室因医保控压价导致毛利率骤降7.4个百分点,集约化业务毛利率竟 低于行业均值4.4个百分点,揭示其规模化议价能力失效。更严峻的是成本刚性吞噬利润——营收连续 两年下滑(2023年降幅12.84%),但销售、管理、财务费用降幅均低于收入降幅,2024年仅折旧费用 就占营收2.1%,因设备折旧年限(3.5-5年)短于行业均值(5年)变相抬高成本。第三季度单季净亏损 4088万元,主因集采政策挤压毛利叠加资产减值激增,而同行塞力医疗(维权)同期仅微降15%,凸显 润达抗风险能力薄弱。 工业板块的"毛利率幻觉"同样危险。虽毛利率升至62.12%,但实为剥离低毛利质控业务(昆涞生物 42.73%毛利率)的财技操作,该业务2023年贡献工业收入的15.73%。剔除后工业收入实际收缩 21.18%,外销增长难抵主业萎缩。客户与供应商集中风险未解: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超42%,且均 为合作超10 ...
润达医疗: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润达医疗2024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7-09 00:08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3.12亿元,同比下降9.13%,归母净利润5,528.06万元,同比下降79.77%,降幅显著高于行业水平[1] - 商业板块收入78.64亿元(-8.34%),毛利率23.27%(-1.27pct),工业板块收入4.42亿元(-21.18%),毛利率62.12%(+5.22pct)[1] - 分季度看,Q1-Q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3亿、0.69亿、-0.41亿、0.05亿,Q3出现大幅下滑[1] 商业板块业务 - 传统供应链业务毛利率25.83%(-0.58pct),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业务毛利率17.18%(-1.29pct),第三方实验室业务毛利率33.30%(-7.40pct)[5] - 第三方实验室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医保收费下调影响,医院要求降低检测价格[6] - 商业板块各细分业务毛利率与可比公司均值无显著差异[6] 工业板块业务 - 工业板块收入下降但毛利率提升,主要因剔除低毛利质控产品(2023年毛利率42.73%)及外销业务增加[7] - 原质控产品2023年1-7月收入8,819.75万元,占工业板块收入15.73%,因业务协同性不足于2023年7月处置[7]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大供应商稳定,2024年采购占比最高为18.06%,主要供应商合作年限超10年[8] - 前五大客户中传统供应链板块最大客户占收入3.74%,集约化业务最大客户占2.59%[9] - 客户结构显示医院类客户占比高,部分合作超15年[9] 成本费用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合计16.34亿元(-6.05%),降幅小于收入降幅[11] -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3.5-5年(仪器设备),折旧费用占收入3.90%,高于行业均值1.91%[13] - 费用刚性主要来自人员成本、设备折旧及融资规模未随收入同步减少[11] 季度波动分析 - Q3净利润下滑因集采政策全国落地导致毛利减少及信用减值损失2,947.28万元[14] - Q4收回长账龄应收款冲回坏账准备3,118.46万元,但计提存货等减值3,247.83万元[15] - 可比公司同样呈现下半年业绩下滑趋势,行业波动特征明显[16] 商誉情况 - 商誉账面价值19.83亿元占净资产45.54%,重要子公司金泽瑞(收入占比9.83%)和东南悦达(10.72%)未计提减值[18] - 金泽瑞2024年收入下降15.89%但毛利率提升至33.41%,东南悦达收入降2.77%毛利率28.90%[24] - 商誉减值测试参数调整反映集采政策影响,预测期收入增长率4.53-9.89%,折现率10.27-12.80%[29] 行业影响 - 医保控费和集采政策深度推进对行业带来压力,IVD企业收入普遍下降[17] - 公司通过AI医疗等新质生产力布局寻求增长点,与华为合作推出deepseek医疗解决方案[30]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26 07:59
行业分析 - IVD流通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2年国内公立医院检验收入达4520亿元,同比增长10.4%,对应中间渠道服务商市场规模约1500-1800亿元 [12] -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CR10占比从2021年15%升至2023年28%,政策推动中小经销商淘汰 [13] - 检验项目扩容空间大,国内大型三甲医院检测项目约800-1000项,远低于欧美国家的3000-4000项 [12] - 区域检验中心建设加速,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推动资源共享和分级诊疗 [14] - 服务模式向"数据+服务+解决方案"转型,AI与大数据技术重构实验室服务生态 [13][14]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分为综合服务板块(IVD供应链、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第三方实验室)和工业板块(IVD研发生产、数字化信息系统) [15] - 集约化业务通过集中采购和精细化管理帮助客户降本增效,已升级至区域医联体服务模式 [16][17][18] - 第三方实验室检测项目超2000项,覆盖分子诊断、远程病理等高端领域 [19] - 工业板块推出糖化血球流水线、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等自研产品,糖化类产品市占率居国内前列 [20] - 数字化业务开发SIMS、Mai47等系统,构建实验室智慧化管理全栈解决方案 [21][22] 财务与经营 - 2024年营收83.12亿元(同比降9.13%),归母净利润5528.06万元(同比降79.77%) [26]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0元(含税) [8] - 商业模式通过标准化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毛利来源于冷链配送、技术支持等综合服务 [23] - 业绩驱动因素包括检测需求增长、行业集中度提升及AI技术赋能的新业务增长点 [24] 战略方向 - 以"服务+制造+数字生态"协同发展,构建医学实验室全场景智慧化服务体系 [15] - 通过AI与大模型技术深度转型,发展新质医疗服务,覆盖诊疗、患者管理等多元场景 [24] - 依托区域检验中心政策红利,推动规模化检测和医疗资源下沉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