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渺2》
icon
搜索文档
短剧“霸主”红果,革了谁的命?
36氪· 2025-07-25 10:46
行业格局变化 - 2025年短视频小程序关停潮下红果短剧逆势崛起,月活达1.99亿直逼优酷,成为行业霸主 [1] - 长视频平台"爱优腾"紧急布局短剧赛道,通过竖屏专区、独立APP和精品内容应对竞争 [1] - 互联网大厂如拼多多、京东、淘宝、百度通过资金扶持、品牌定制剧和流量计划入局,行业呈现"长视频+短剧"融合趋势 [1][8] 红果短剧商业模式 - 采用免费模式+强爽感题材(如霸总、逆袭)吸引下沉市场,单集1-3分钟每20秒设置反转,用户月活超第二名河马剧场5倍 [4] - 内容生产高度工业化:80-120集短剧7天拍完,2025年累计发布27715部,日均上新25部,爆款生产周期仅8-10天 [5] - 依托番茄小说38万册电子书资源,但爽文题材供给不足导致同质化严重,如《京枝欲夜》被翻拍13版 [6] 短剧行业竞争动态 - 长视频平台加速精品化战略:爱奇艺推"千部计划"、优酷分账比例上调167%(S级)、芒果与红果合作"果果剧场" [8] - 短剧成本优势显著:单部成本20-30万元收益达300-400万元,单集成本2000-3000元利润3-4万元,远低于长剧单集80万+投入 [7] - 电商平台利用短剧转化流量:淘宝欧莱雅定制剧播放量破亿,三星短剧新客占比90%,京东/拼多多接入商品带货 [9] 行业挑战与转型 - 监管收紧致红果2025年Q1下架451部短剧(1月178部),霸总等题材审核风险增加 [11] - 投流成本占比充值流水70%-90%,平台分账20%后利润仅10%,中小制造商需靠爆款平摊成本 [10] - 红果启动"果燃计划"转向科幻/非遗等精品题材,同时测试图文社区和短视频功能寻求新变现路径 [12]
短剧深陷复制狂欢:“一本多拍”让跟风越演越烈?
36氪· 2025-06-06 18:38
短剧行业"一本多拍"现象分析 行业现状与模式特点 - "一本多拍"指同一剧本被不同团队改编成多部短剧 已成为短剧行业常态化操作模式 不同版本在细节和情感呈现上存在差异化处理 [2] - 该模式形成动态创作生态 制作团队根据观众反馈和流行趋势加入新元素 如《京枝欲夜》改编出10个"西门礼臣"版本 观众通过演员标签区分不同演绎 [2][4] - 平台算法优先推荐高点击率作品 形成"流量-观众-点击率"正向循环 制作方倾向选择已验证市场潜力的剧本而非原创 [11][12] 平台战略与IP开发 - 七猫小说投入1.5亿元用于微短剧创作 开放10000+小说IP 剧本保底费上限提至15万元 [14] - 阅文推出2000部IP短剧计划 编剧可获得3-10万元保底+1%-2%付费投流分成+10%-20%版税分成 [14] - 咪咕发布"繁星·沐光"3.0计划 投入2000万剧本基金 免费开放2万+IP 原著作者可获5%收益分成 [14] - 番茄小说与抖音红果短剧深度绑定 改编剧《老千》《云渺2》获10亿级播放量 平台单月分账达5亿元 [16] 市场反馈与用户行为 - 观众对剧情改动接受度良好 制作团队根据反馈调整细节 如《前妻攻略》衍生上百个版本 涵盖现代/古代/民国/修仙等背景 [6][8] - 部分用户对同质化表达不满 典型如"前妻攻略"模板化剧情被套用于都市/校园/悬疑/仙侠等多类型短剧 [6][8] - 创新案例《不是我电子女友咋成剑仙了》因一周内上线3个版本及性转版 最终均未跑出市场 [17] 行业影响与发展瓶颈 - 制作方通过低成本翻拍热门IP实现高回报 如平台豪砸上亿元推动"量产爆款" [9][10] - 同质化导致审美疲劳 小红书数据显示该关键词成为用户弃坑主因 [19][21] - 版权纠纷风险上升 不同团队对原著理解差异可能引发争议 多版本竞争加剧流量分配矛盾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