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乖乖女》

搜索文档
迈向50亿时代?短剧播放量膨胀背后的焦虑凸显
虎嗅· 2025-07-29 12:49
红果短剧播放量增长 - 红果短剧播放量从10亿常态快速膨胀至30亿时代,《念念有词》上线20天突破30亿播放量[1][6][9] - 一季度5部10亿播放量短剧,二季度数量翻倍,10亿成为爆款入门标准[4][5] - 播放量增速显著提升:《老千》27天破10亿,《念念有词》4天破10亿、11天破20亿[5][6][9] 平台算法与数据真实性 - 播放量增长依赖平台算法精准投放和内部刷量,内容实际影响力与数据不匹配[7][11] - 红果修改热度值统计规则:从14天累计改为7日均值,取消上限后出现"千剧涨停"现象[15][16] - 制作方无法获取播放量具体构成数据,平台单方面告知播放量结果[19][20] 内容同质化与创作困境 - 短剧题材高度集中于番茄IP改编和甜宠剧模式,缺乏创新与深度[14][24] - 算法主导的流量陷阱导致内容生产同质化,类似长视频平台历史问题[12][13] - 商业化模式促使内容快餐化,快速消费特性加剧创作单一性[24][31] 行业寡头化趋势 - 听花岛垄断红果爆款短剧:上半年10亿+作品中《念念有词》《家里家外》等均由其制作[25][26][27] - 听花岛持续打破平台记录,如首部热度值破亿短剧《十八岁太奶奶驾到2》[28][29] - 其他制作公司如重庆四月联盟仅靠产能碰运气,体系化能力不足[32][33] 行业潜在危机 - 播放量虚高可能引发"预制爆款"时代,用户审美疲劳将导致行业反噬[37][38] - 过度依赖单一制作公司(听花岛占比超60%)阻碍行业多元化竞争[26][31][33] - 短剧行业未形成良性竞争生态,与长视频/电影行业多极格局形成对比[30][31]
短剧“霸主”红果,革了谁的命?
36氪· 2025-07-25 10:46
行业格局变化 - 2025年短视频小程序关停潮下红果短剧逆势崛起,月活达1.99亿直逼优酷,成为行业霸主 [1] - 长视频平台"爱优腾"紧急布局短剧赛道,通过竖屏专区、独立APP和精品内容应对竞争 [1] - 互联网大厂如拼多多、京东、淘宝、百度通过资金扶持、品牌定制剧和流量计划入局,行业呈现"长视频+短剧"融合趋势 [1][8] 红果短剧商业模式 - 采用免费模式+强爽感题材(如霸总、逆袭)吸引下沉市场,单集1-3分钟每20秒设置反转,用户月活超第二名河马剧场5倍 [4] - 内容生产高度工业化:80-120集短剧7天拍完,2025年累计发布27715部,日均上新25部,爆款生产周期仅8-10天 [5] - 依托番茄小说38万册电子书资源,但爽文题材供给不足导致同质化严重,如《京枝欲夜》被翻拍13版 [6] 短剧行业竞争动态 - 长视频平台加速精品化战略:爱奇艺推"千部计划"、优酷分账比例上调167%(S级)、芒果与红果合作"果果剧场" [8] - 短剧成本优势显著:单部成本20-30万元收益达300-400万元,单集成本2000-3000元利润3-4万元,远低于长剧单集80万+投入 [7] - 电商平台利用短剧转化流量:淘宝欧莱雅定制剧播放量破亿,三星短剧新客占比90%,京东/拼多多接入商品带货 [9] 行业挑战与转型 - 监管收紧致红果2025年Q1下架451部短剧(1月178部),霸总等题材审核风险增加 [11] - 投流成本占比充值流水70%-90%,平台分账20%后利润仅10%,中小制造商需靠爆款平摊成本 [10] - 红果启动"果燃计划"转向科幻/非遗等精品题材,同时测试图文社区和短视频功能寻求新变现路径 [12]
微短剧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精品化成暑期档主旋律
第一财经· 2025-07-24 09:25
微短剧市场概况 - 2024年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网民使用率59.7%,行业总规模504.4亿元,首次超越传统电影425.02亿元票房 [1]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680亿元,2027年有望达千亿级别 [1] - 增长驱动因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娱乐需求及内容产业数字化转型 [1] 行业发展阶段与政策规范 - 行业从"野蛮生长"步入"精品化探索"阶段 [2] - 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确立"分类审核"与"持证传播"管理框架,推动精细化管理 [1] - 红果短剧等平台通过技术审核与人工筛查结合确保内容符合主流价值观 [1] 商业模式创新 - 红果短剧采用"免费看剧+广告分账+专业制作"模式定义行业商业逻辑 [4] - "阶梯式分账+流量激励"机制使头部短剧单月分账收益达数百万元 [4] - 腾讯视频推出厂牌激励计划,制作方最高可获500万奖金,导演/编剧/IP最高100万奖励 [5] 人才与产业链升级 - 长信传媒、柠萌影视等传统影视公司专业团队加入微短剧制作 [5] - 行业从作坊式生产转向涵盖IP开发、剧本孵化、拍摄执行的工业化体系 [5] - 腾讯视频对竖屏短剧S/S+级剧本提供保底稿费及播后额外奖励 [5] 技术创新应用 - 5G普及支持4K超高清画质与互动式剧情实现 [8] - AIGC技术渗透全流程,ChatGPT等大模型可几分钟生成剧本初稿 [7][8] - 快手可灵AI、抖音即梦AI等视频生成模型提升制作效率 [7] 精品化内容成果 - 2025年暑期档《念念有词》播放量破10亿,成红果首部双破亿短剧 [10] - 红果"果燃计划"合作近300部短剧,总播放量近百亿,获国际电影节多项荣誉 [10] - 爱奇艺《成何体统》热度峰值5667创平台纪录,腾讯视频《重返八零共白首》获市场认可 [13] 题材多元化与社会价值拓展 - 题材覆盖科幻、非遗、年代创业等,如《我在月球当包工头》《姐姐的三条簪》 [11] - 非遗主题作品《祈安澜》《墨韵新生》实现文化传播与公众教育功能 [14] - 文旅融合剧《和你的桃花源》带动永春旅游收入增长35% [14] - 国家广电总局推出"微短剧+"行动计划,涵盖文旅、普法、非遗等六大方向 [15] 就业与经济影响 - 2025年上半年行业创造64.7万个就业岗位,90后从业者占比超60% [16] - 新就业形态特征包括灵活工作时间、数字化创作方式等 [16]
从Z世代到银发族:为何微短剧这么火?
虎嗅· 2025-07-23 21:53
微短剧行业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96亿人占网民总规模68% [1] - 超七成用户养成看微短剧习惯其中3619%每天观看3815%每周多次观看6578%会重复观看同一部剧 [1] - 用户年龄结构呈现全龄化渗透18-30岁占比36%31-40岁31%41-50岁17%50岁以上15% [2][3] - 女性用户占比558%其中18-34岁年轻女性付费意愿最高 [3] - 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3304%成为最大用户来源新一线与一线城市合计25%二线1883%三线2312% [4] 用户偏好与题材特征 - 中老年题材如《夕阳之恋》通过广场舞社群社区微信群快速传播 [3] - 女性偏好自我成长情感自主浪漫爱情等题材 [3] - 全年龄段共同偏好都市情感大女主及萌宝题材 [4] - 优秀文化题材如《重回永乐大典》《家里家外》受到广泛好评 [12] 技术与社会驱动因素 - 智能手机普及率93.8%使短剧可随时随地观看 [10] - 快节奏生活使碎片化时间更适合短剧消费 [6][9] - 技术接受模型显示短剧满足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 [6][10] - 社会加速理论指出短剧适配被切割的时间单元 [7][8][9] 行业发展潜力 - 短剧制作成本低社会参与度高输出密度快 [13] - "短剧+"模式可成为优秀文化传播新渠道 [12][13] - 平台算法优化和评分机制可提升内容质量 [14] - 短剧促进文化传播平等性触及更多弱势群体 [13]
红果观看破10亿的短剧,都是谁在做?
36氪· 2025-07-19 15:03
红果短剧市场表现 - 红果短剧平台出现两部爆款新剧:《念念有词》累计观看量突破20亿,成为站内首部"双破亿短剧"(观看量破10亿+热度值破亿)[1] - 《南音再许》开播后空降红果三榜Top1,播出第4天累计观看量破10亿[1] - 红果平台已有17部观看量破10亿的短剧,其中听花岛独占4部(《家里家外》《十八岁太奶奶驾到》《念念有词》《南音再许》),另有3部未公布战报的剧集播放量也超10亿[3] 短剧制作公司格局 - 听花岛坚持精品内容路线,爆款率居高不下,其背靠十月初五影视的影视基因助力品质把控[16] - 于今无量核心团队来自字节跳动广告部门,专注女频市场,其《好一个乖乖女》分账破千万,投资回报率达2000%[5][6][7] - 重庆四月联盟采用走量模式,年产量115部,但爆款率较高(红果10亿俱乐部占3部,2024热剧榜15部上榜),依托MCN基因和4000平影视基地控本增效[10][14] - 海鱼星空精品化策略见效,爆款率超50%,合作刘晓庆首部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18] 行业发展趋势 - 女频内容主导市场,红果10亿短剧中除《老千》外均为女频作品[7] - 下沉市场走量模式仍为主流,木叶短剧APP三四线城市用户占比超60%[15] - 精品化趋势加速,德玉影视《穿书之炮灰变身天道亲闺女》通过棚拍+特效20天精制实现10亿播放[18] - 行业分化明显:头部公司通过精品化(听花岛)或规模化(重庆四月联盟)建立竞争优势[3][14][16]
片酬暴涨十倍,“短剧造星”造福了谁?
创业邦· 2025-07-07 11:21
短剧造星现象 - 短剧行业快速发展带动"短剧造星"趋势 平台如腾讯 爱奇艺通过综艺推动短剧演员曝光 制作公司听花岛已签约赵佳 王道铁等多位爆款演员 [3][4][7] - 短剧演员明星化表现明显 如柯淳因《好一个乖乖女》播放量破20亿 粉丝暴涨至500万 单条视频获20万点赞 杂志封面两小时销量超50万 [17][21] - 演员粉丝呈现饭圈化特征 包括控评 数据维护 线下应援等活动 如王格格粉丝投放巨幅海报 申浩男粉丝租用应援大巴 [22][23] 行业资源布局 - 制作公司与经纪公司加速签约短剧演员 听花岛 麦芽等短剧公司通过签约保障制作资源 欢娱 飞宝等传统影视公司则寻求长剧转型机会 [28][31][32] - 演员签约动机分化 短剧公司提供稳定工作机会 如听花岛剧集自带流量 影视公司则提供长剧发展路径 如滕泽文参演《墨雨云间》 [32][33] - 平台差异化策略显现 爱奇艺通过"荧光之夜"盛典和旗下公司超级向上签约演员 腾讯 优酷则侧重综艺曝光 [36][39][42] 演员发展挑战 - 短剧演员面临人设固化问题 因短剧需要快速建立角色认知 导致演员被标签化为单一类型 如霸道总裁 恶毒女二等 [49] - 演技转型存在障碍 李沐宸在综艺中短剧式表演遭质疑 柯淳被评"技术性流泪" 显示与长剧表演标准存在差距 [50][52] - 商业价值与艺术追求需平衡 接地气的直播互动增强粉丝黏性但削弱明星光环 进军长剧又面临竞争压力 [45][46][47]
小红书要和红果「抢女人」了
36氪· 2025-06-05 20:08
小红书短剧战略 - 小红书在春节档前入局短剧市场,推出短剧入口、免费提供100部短剧及多种运营活动,其中《坠入春夜》热度显著[1] - 年中推出的情感短剧《痴人之爱》成为爆款,上线两周正片播放量超7000万,相关话题讨论量破2亿[1] - 该剧采用"替身文学"与悬疑元素结合的创新剧情,以4K高清画质竖屏呈现,被官方称为"电影级审美定义短剧标杆"[3] - 小红书短剧频道已在首页"发现"栏目前置,与"推荐""直播"并列,主推《痴人之爱》等四部独播短剧[6] - 平台短剧宣发注重精致物料和精细化运营,《痴人之爱》播映期间每天设置不同互动任务激发用户讨论[11] - 小红书短剧坚持精品化路线,契合平台超7成女性用户基础,适合情感向内容传播[15] 红果短剧优势 - 红果短剧采用"免费短剧+看剧赚钱"模式吸引下沉市场,同时内容升级吸引一二线城市年轻女性[16] - 背靠字节跳动资源,红果拥有番茄小说海量女频IP库,形成"IP-短剧-广告分账"闭环[22] - 分账体系强劲,2024年6-11月分账金额从1亿飙升至3亿,首月分账占比超30%,单月分账破500万作品已出现[25] - 平台已有12部短剧播放量破10亿,3-4月连续分账超5亿,《好一个乖乖女》上线10天播放量破10亿[22][25] - 字节成立"短剧版权中心"整合内容供给,红果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38小时已超越部分长视频平台[29][33] 行业竞争格局 - 小红书与红果在女频短剧市场直接竞争,二者用户画像重合但策略差异明显[5][17] - 小红书侧重精品内容与情感共鸣,红果依靠免费模式和分账体系快速扩张[15][25] - 小红书需突破用户"看攻略才打开APP"的习惯,培养短剧观看行为[33] - 红果已建立短剧市场话语权,但小红书女性用户的高品质内容消费潜力不容小觑[38] - 行业趋势显示短剧正从猎奇快消品转向情感代糖,下半场竞争重点在于心智占有率[40][42]
短剧迎来“10亿时代”:平均4天一部,谁在制造流量神话?
36氪· 2025-05-29 16:12
短剧行业爆发式增长 - 短短10天内有3部短剧观看量突破10亿大关,显示行业爆发式增长 [1] - 上半年红果平台已产出12部观看量破10亿短剧,五月以4天1部的速度持续产出爆款 [1] - 短剧题材从女频甜宠扩展至年代伦理、修仙种田等多条赛道,呈现多元化趋势 [1] - 演员阵容从"顶流独大"转变为偶像派、实力派与垂类特型演员共同发展的格局 [1] 10亿播放量成为行业新标准 - 红果平台频繁发布10亿播放量海报,试图将其塑造为行业爆款新标准 [3] - 快手旗下星芒短剧早在2021年就有首部10亿播放量作品《这个男主有点冷》 [7] - 截至2023年底,星芒短剧已有4部破10亿播放量的爆款项目 [7] - 业内对10亿标准存在分歧,有人认为代表精品化里程碑,也有人质疑数据真实性 [4] 数据统计与变现机制 - 播放量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可能是单一平台数据或多平台叠加 [12] - 红果平台的分账机制与播放量直接挂钩,10亿短剧首月分账常超百万 [20][21] - 部分创新型短剧虽未达10亿播放量,但通过激励制度实现分账"弯道超车" [21] - 付费短剧与免费短剧的10亿播放量在收益上存在显著差异 [20] 内容创作与爆款逻辑 - 爆款短剧在题材设定上多为大IP改编或创新性内容 [32][34] - 精品短剧三大关键要素:表达、创新和美学 [31] - 制作团队强调强用户思维,注重从开头抓住观众注意力 [36] - 爆款短剧的成功需要剧本、导演、制作、发行各环节都做到极致 [31] 行业生态与未来趋势 - 红果短剧月活用户达1.73亿,接近优酷规模,显示观众市场已完全打开 [36] - 免费短剧主要依靠社交平台宣发,而非付费短剧的投流买量模式 [27][29] - 行业正在以月为单位快速迭代,爆款类型的生命周期仅约一个多月 [39] - 10亿播放量只是阶段性标准,未来可能出现30亿、50亿甚至百亿级爆款 [39]
《好一个乖乖女》分账风波,是短剧行业商业模式的变化
36氪· 2025-04-30 15:22
短剧行业动态 - 红果短剧春节期间有四部短剧站内观看量突破十亿,包括《好一个乖乖女》《老千》《咬清梨》《他偏要抢》[1] - 《好一个乖乖女》成为春节档爆款,是首个破一千万收藏的短剧[6] - 红果短剧App月活跃用户在2024年11月达1.4亿[8] - 红果平台2024年6月总分账突破1亿元,2025年3月出现单剧单月分账破千万作品[9] - 芒果TV推出精品微短剧分账合作模式,对S/A/B级作品实施阶梯分账[12] - 腾讯视频升级分账规则,新增会员拉新激励和优秀作品激励计划[15] - 红果短剧与芒果TV达成战略合作,3月分账金额突破5亿元[15] - 河马剧场App用户数量2024年暴增10倍,月活突破6000万,单月广告收入破亿[16] - 百度短剧生态DAU破4000万,"乘风计划"投入10亿资金千亿流量[16] 商业模式演变 - 短剧行业从投流模式转向分账模式,《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充值8000多万仅盈利200多万[8] - 红果平台采用产品思维做短剧,复制网络小说"免费阅读+激励拉新"模式[8] - 爱奇艺升级分账规则,2024年12月产生首个单月分账过百万微剧项目[10] - 芒果TV推行"会员分账+阶梯奖励+自主招商分成"模式[12] - 平台间合作加强,如红果与芒果TV的"果果剧场"实现内容互通[15] - 长视频平台开始将短剧内容纳入招商范围[16] 内容创作与IP开发 - 《好一个乖乖女》改编自番茄小说爆款IP[6] - 当风起文化传媒参与该剧剧本创作和50%制作投资[2] - IP开发过程中出现分账争议,双方对418万元分成金额存在分歧[2][4] - 点众科技通过子公司当风起布局短剧,拥有大量小说IP版权优势[16] - 行业趋向精品化内容创作,需要持续产出优质内容实现良性循环[16] 平台竞争格局 - 红果平台通过免费模式和加大分账力度快速崛起[8][9] - 各平台纷纷升级分账规则吸引创作者[10][12][15] - 市场处于跑马圈地阶段,平台通过不同模式争夺市场份额[16] - 长视频平台与短视频平台采用差异化运营策略[8][16] - 内容创作规律与互联网产品思维需要找到平衡点[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