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

搜索文档
《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展出
苏州日报· 2025-07-02 08:25
《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展出 - 《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1920年8月)复制件于7月1日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展出 [1] - 该版本为国家一级文物,目前存世仅12本,大多存在封面丢失、缺页或图像模糊等问题 [1] - 展出的复制件原件珍藏于绍兴市上虞区档案馆,是品相最好、来源可考且具有传奇经历的一本 [1] - 该复制件右下角盖有"华林之印"篆体印章,华林曾任中共杭州独立支部书记 [1]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背景 -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又新印刷所出版 [1] -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叶天底与华林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时,华林在传阅的《共产党宣言》封面上加盖个人印章 [1] - 1921年叶天底将盖有印章的《共产党宣言》带回上虞家乡,后用于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 [2] - 叶天底将该书赠予同学夏禅臣,夏家两代人守护该书直至1991年上交党组织 [2] 文物现状与展览信息 - 原件现珍藏于上虞区档案馆特藏库,为镇馆之宝 [2] - 此次展出为档案馆授权的仿真件 [2] - 1925年叶天底参与创建苏州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苏州独立支部 [2] - 展览地点选择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 [1][2]
经典常谈 | 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24 08:43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以下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关键要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适用性 - 《共产党宣言》中的一般原理在1872年时仍然被认为是完全正确的,但需要根据历史条件进行实际运用的调整[1] -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科学理论必须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方法论[1] 理论来源与发展过程 -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直接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2] - 马克思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最终创立辩证唯物主义[2] 历史发展观与方法论 -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是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世代更替[3] - 理论思维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需要不断更新[3] - 技术革命时期需要"更新、更勇敢的头脑"[3] 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创新 - 马克思主义包含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属性[4] - 马克思在不同著作中从多角度论证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守"实现共产主义"之正,创论证方法之新[4] 理论实践结合 -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其满足该国需要的程度[5] - 理论必须与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问题结合才能推动发展[5] 当代发展要求 -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体系[6] - 新时代需要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6] - 在守正中把稳方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6]
王璞|先锋革命之梦:《超现实主义宣言》一百年
新浪财经· 2025-06-09 11:49
到达 人,根本性的做梦者,一天天愈发不满于自己的命运……——布勒东,《超现实主义宣言》 2024年12月的一日,巴黎的天气有着冬季典型的阴郁,却不算冷。工作旅行的途中,我决定在这文化之都逗留几小时,只为一场展览:这就是蓬皮杜中心的 特展,"超现实主义,首先和永远"(Surréalisme d'abord et toujours),纪念《超现实主义宣言》(Manifeste du surréalisme)发表一百周年。 法国诗人、艺术家安德烈·布勒东(1896-1966)的《超现实主义宣言》发行于1924年10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意识危机"和文化废墟中,开启了先 锋派的世纪进程。如今一百年过去,它是否已成可资纪念的历史往事?最早为超现实主义"著史"的法国批评家莫里斯·纳多(Maurice Nadeau)却曾这样 说:"一部超现实主义历史!那就是说超现实主义已死!"——但它的"精神"和"行为"是"永久的",它的理念和"目标"始终"未完成"。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超现实主义是欧洲先锋派文艺持续爆发也不断裂解(布勒东写《第二宣言》前后,这场运动已像教派或政党一样经历着分分合合)的 现场。瓦尔特·本雅明称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