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衙千秋月》
icon
搜索文档
多地创新消费场景,升级文旅体验——夏日夜经济升腾“烟火气”
新华网· 2025-08-12 14:33
政策规划与布局 - 陕西省政府将夜间经济列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 出台专项实施意见并发放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 推出1216项文旅活动涵盖夜游 夜演 夜市等场景 [2] - 开封市在河南省率先出台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政策 制定夜消费鼓励措施 系统布局八大核心片区作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主阵地 [2] - 四川省将发展夜间经济列入全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计划打造20个"不夜地标"和100个"夜经济集聚区" 并加强成渝联动建设夜间消费核心区 [3] 区域特色与IP开发 - 西安永兴坊通过非遗演艺 "非遗盲盒"和"银票互动游戏"创新文化表达 提升夜间消费黏性 [4] - 开封市构建"夜游 夜购 夜娱 夜宿 夜食"多元业态体系 打造"夜开封·欢乐宋"品牌 已培育2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4][5] - 四川省依托"盐龙灯食"城市名片推行差异化策略 南充计划实现夜间经济总营收突破1000亿元 拥有16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6] 新场景与业态创新 - 西安曲江新区利用天台空间打造创意集市和音乐会 西影艺术市集提供创意手作 DIY潮玩等商品 新城区打造"流光溢彩新城夜"品牌突出夜食场景 [7] - 开封府推出以包拯IP为核心的《南衙千秋月》实景演出 采用数字人互动技术 首发北宋文化主题扩展现实沉浸式电影《清明上河图:千年之约》 [7] - 雅安市打造230余个摊位的"熊猫夜市"带动就业350余人 绵阳市整合100余个摊点形成规模化消费集聚区 成都结合世运会推出"世运版"夜游锦江和夜间体育消费场景 [8]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古都秀出新玩法
河南日报· 2025-08-08 07:51
文旅项目创新与沉浸式体验 - 开封府景区推出沉浸式夜游项目《南衙千秋月》 包含五大核心演艺和四处情境互动 通过水幕光影、分布式表演和角色互动重现宋代历史场景 [1] - 顺天门遗址博物馆结合光影技术与考古遗址展示 通过VR AR技术和短片演绎展现"城摞城"奇观 [3] - 开封市博物馆设置"宋代四雅"沉浸式体验馆 提供点茶、插花等传统技艺实践体验 [3] 夜间经济发展成效 - 开封市拥有2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12家3A级以上景区开放夜游 形成"大宋不夜城"产品体系 [2] - 2023年上半年开封文旅市场接待量同比增长5.1% 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2.5% [3] 研学旅游发展态势 - 殷墟博物馆推出甲骨文面条等特色文创产品 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教学开展研学项目 [3] - 安阳市2025年上半年研学人数达160万人次 同比增长20% 推动研学与工业经济、消费旅行深度融合 [4] - 以"乐游大邑商"等品牌为依托 博物馆协同联动发展研学产业 提升文化吸引力 [4]
从“看景”到“入戏”——从开封文旅“破圈”看河南新文旅的体验升级之道
河南日报· 2025-08-06 07:48
文旅产业升级转型 - 河南全力打造"心灵故乡·老家河南"和"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 通过线上线下多维驱动和境内外同步发力持续擦亮文旅名片 [1] - 文旅产业迈入"体验为王"时代 行业关注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消费需求深度融合以及触达游客情感形成复游效应的产品打造 [1] - 开封以宋文化为根基 通过黑科技赋能、慢生活营造和新消费激活将千年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现代文旅体验 [1] 科技赋能文旅体验 - 开封府推出沉浸式夜游《南衙千秋月》 融合美学造景、酷炫光影、真人表演和互动体验构建虚实交融的"幻戏"空间 [2] - 清明上河园推出《飞越清明上河图》球幕影院 采用12米直径IMAX巨型球形屏幕实现裸眼360度全景体验 让《清明上河图》动态活化 [5] - 龙亭景区推出《时空管理局》运用全息影像和智能感应装置 城墙景区推出《微梦大梁门》裸眼3D影片以六面8K高清LED屏打造虚拟环境 [6] - 全市日均上演500场沉浸式演出 科技与文化融合推动文旅产业从"静态陈列"转向"动态共生" [7] - 开封运用全息投影、AI交互、5G+AR等黑科技让千年宋韵焕发新生 契合Z世代对"身临其境"参与感和情感共鸣的价值追求 [4][5][7] 慢生活场景构建 - 金明池打造550米亲水栈道 开放湖区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通过宋服乐手演奏和豫剧表演再现《东京梦华录》"金池夜雨"意境 [10] - 皇宋大观文化园每周举办雅集活动 通过焚香、点茶、插花、挂画等宋式生活美学场景复现 为城市白领提供心灵疗愈式慢生活体验 [11] - 开封通过金明池栈道、宋四雅体验、双龙巷砖雕和七盛角汴河遗韵等生活化场景 精准复刻宋代市井文化并转化为当代松弛感城市气质 [12] 消费升级与产业效应 - 开封以宋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为核心 将年轻群体消费需求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 推动历史文脉与青春潮流同频共振 [13] - 五一假期全市接待国内游客687.72万人次(同比增2.52%) 实现文旅综合收入49.27亿元(同比增10.03%) [13] - 民宿产业快速发展 海棠花语精品高端民宿投资1.5亿元 假期客房全满 中青年游客占比显著提升 [13] - 酒店业态多元发展 引入铂尔曼、喜来登等高端商务酒店 打造满庭芳、半亩花田等度假酒店 培育40家高品质民宿和8800个特色民宿 [13] 全省文旅协同发展 - 洛阳以"嵩州五灵"IP、夜游龙门和全城剧本杀为核心 结合生态资源与科技赋能推动文旅消费升级 实现从工业城市向文化旅游名城转型 [14] - 安阳以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为核心 通过"文化+科技""文化+时尚""文化+感悟"等模式打造新业态 成功转型为热门文旅目的地 [14] - 河南依托历史文脉 通过IP孵化、科技植入和体验升级将历史存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推动文旅产业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15] 行业发展趋势 - 文旅产业加速迈入3.0时代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 通过文化IP推动产业创新和AI赋能驱动科技创新 [15] - 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国际企业通过IP布局文旅产业链 形成持续竞争力 河南推出的《唐宫夜宴》《隐秘的秦陵》等数字化产品获市场追捧 [15] - 清明上河园、万岁山、开封府、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项目成为文旅3.0时代典型代表 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地位日益凸显 [16]
多地创新消费场景、升级文旅体验 夏日夜经济升腾“烟火气”
经济日报· 2025-07-20 08:49
夜经济发展概况 - 夜间经济成为多地消暑纳凉和消费释放的重要时段,业态呈现多元化融合趋势[1] 政策规划布局 - 陕西省将夜间经济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并列作为提振消费重要抓手,出台专项实施意见并发放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推出1216项文旅活动[2] - 开封市出台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政策,系统布局八大核心片区培育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已建成2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集聚区[2][4] - 四川省计划打造20个"不夜地标"和100个夜经济集聚区,并与重庆协同建设夜间消费核心区[3][6] 特色业态开发 - 西安市永兴坊通过非遗演艺、"非遗盲盒"等创新形式提升夜间消费黏性,实现文化传承与商业价值双赢[4] - 开封市构建"五夜"经济体系,形成以《大宋·东京梦华》演出、特色小吃、民宿集群等为代表的产品谱系[4][5] - 自贡市以"盐龙灯食"城市名片打造特色街区,南充市38个夜间商圈力争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6] 创新场景构建 - 西安曲江新区商业体利用天台空间打造创意市集和音乐会,新城区形成"流光溢彩新城夜"品牌[7] - 开封府景区推出包拯IP实景演出《南衙千秋月》和XR电影《清明上河图:千年之约》[7] - 雅安"熊猫夜市"设置230余个摊位,成都结合世运会推出"夜游锦江"等特色活动,五一期间夜间消费达76.5亿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