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搜索文档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
新华社· 2025-09-20 12:17
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 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7499.47亿元增至2024年的20534.08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按不变价核算年均增速7.0% [49]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33495元增至2024年的78660元,现价增长1.3倍 [49]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2年的908.97亿元增至2024年的2409.69亿元,年均增收超过100亿元 [49]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6.1∶44.3∶39.6优化为2024年的12.5∶39.6∶47.9 [49]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44.22%增至2024年的60.36%,提高16.14个百分点 [49]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 - 铁路运营里程从2012年的4914公里增至2024年的9202公里,通达所有地州市、覆盖80%以上县级行政区 [50] - 公路里程从2012年的16.59万公里增至2024年的23万公里,所有地州市和九成以上县(市、区)迈入"高速公路时代" [50] - 民航航线达595条,25条国际客运航线通达17个国家和地区,"东西成扇、疆内成网"的航线格局已经形成 [50] - "疆电外送"第一、二、三通道稳定供电,750千伏线路长度超过1.2万公里,外送电量连续五年突破千亿千瓦时 [50] - 光缆线路长度达178.4万公里,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 [50] 现代化产业体系集群效应充分显现 - 2024年粮食单产达每亩1049.7斤跃居全国第一,粮食总产由2012年的303.5亿斤增至2024年的466亿斤,增长53.6% [51] - 棉花总产568.6万吨,占全国92.3%,连续32年居全国第一,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 [51] - 2024年油气产量当量达6664万吨,原煤产量达5.43亿吨,电力装机规模达1.927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 [51] - 乌昌石光伏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设立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 [51] - 截至2024年底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家、高新技术企业2742家 [51] 绿色低碳发展 - 2024年新疆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8.1%,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95.9% [52] - 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4.24%增至2024年的5.07%,近30年来绿洲面积增长56.6% [52] - 实现3046公里的世界最长环沙漠生态屏障顺利"合龙",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 [52]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 对外开放口岸达19个,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9条、开放多边国际道路货运线路10条 [53] - 2024年过境中欧(亚)班列1.64万列,已连续五年保持在万列以上 [53] - 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的1589.6亿元增至2024年的4341.6亿元,2022-2024年分别跨越2000亿、3000亿、4000亿元大关 [53] -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23年10月获批设立,2024年新增企业9000余家,进出口总额占到全疆三成以上 [53] 文旅产业加快发展 - 接待游客量由2012年的4860万人次增至2024年的3.02亿人次,增长5.21倍,2024年游客总花费3595.42亿元 [58] - 出台自治区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打造万亿元级文旅产业集群 [58] - 截至2024年底共有滑雪场地72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5家,冰雪游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58] - G219线(新疆段)、新疆101省道、独库公路、阿禾公路、环博斯腾湖公路等成为"网红公路" [58] 就业改善与收入增长 - 就业人员总数从2012年的1246万人增加至2024年的1391万人,增长11.64% [61] - 2024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31.34%、14.45%、54.21%,城镇就业人数818万人占比达58.8% [61][62]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2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27元,比2012年分别增加23801元和12551元 [62] 教育事业全方位发展 - 202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02.7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74% [63] - 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对新疆投入1.1万亿元,仅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就累计投入479亿元 [63] - 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20.39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3.06亿元,南疆四地州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 [63] - 2024年新疆有普通高校63所、较2012年增加24所,南疆五地州实现本科教育全覆盖的历史性突破 [63] 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健全优化 - 截至2024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超过1.9万家,卫生健康系统人员总数达到31.46万人 [64] - 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7.85张、执业(助理)医师数3.19人、注册护士数4.12人 [64] -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占比达到86.05%,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100% [64] - 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0岁提高到2024年的77岁 [64]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 截至2024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91.1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66.9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65] - 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19.83万人、543.42万人 [65] - 2012年以来连续13次提高低保标准,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 [65] 国家支持与对口援疆 - 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对新疆转移支付超4万亿元,2024年增至5434.79亿元 [66] - 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安排援疆资金超2000亿元,协调落地经济合作项目投资金额3万亿元,引进1.5万余家企业 [67] - "十四五"期间援疆项目资金89.2%投向民生领域,91.3%投向基层 [67]
音乐人扎堆!2025年新疆演艺市场何以火热?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8:34
行业市场表现 - 2025年新疆演艺市场持续火热,音乐盛宴活动遍布乌鲁木齐、喀什、哈密、和田等地 [1] - 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期间,24个中外艺术团体举办52场演出,线上线下观演人数突破千万,平均上座率达92.4% [3] - 周华健、张杰、伍佰、刘若英、李宗盛等知名歌手纷纷选择在新疆举办巡演 [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5年5月新疆旅游发展大会发布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打造标志性精品演艺剧目”和“鼓励景区驻场演艺”为核心任务 [4] - 新疆自2021年起每年投入3000万元文艺扶持资金,截至目前累计支持534个各类文艺创作项目 [4] - 政府大力支持流行音乐创作和现场演出,通过修建体育馆、音乐厅,扶持公共演艺场所,升级校园设施以营造更好表演环境 [9] 文旅融合与经济效益 - “演艺+文旅”深度融合模式有效拉长游客消费链,实现“以演促旅,以旅兴演”的良性循环 [9] - 李宗盛演唱会期间启动“音为食动畅游新疆”促消费活动,观众凭门票可在124家企业享受优惠,极大带动美食、住宿、旅游等周边经济 [4] - 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流行让当地小镇收入显著增加,音乐带来远超想象的经济影响力 [8] 演艺内容与体验升级 - 沉浸式演艺成为爆款,和田约特干故城的《万方乐奏有于阗》在“五一”期间游客量同比飙升近五倍,库车的《杏花之约·丝路龟兹》场场爆满 [6] - 数字渠道极大拓宽受众,2025年第三届新疆文化艺术节线上观演人数超400万,网络浏览量突破4.3亿次 [6] - 《丝路奇遇记》《千年之语》等剧目广泛引入VR和全息投影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提升观众体验感 [6] 市场吸引力与创作生态 - 新疆独特的“歌舞之乡”文化吸引力和音乐情怀,使音乐人憧憬在此演出并感受文化氛围以激发创作灵感 [8] - 本土原创力量崛起,舞剧《龟兹》、歌剧《木卡姆恋歌》和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等作品深受观众喜爱,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6] - 薛之谦在新疆的两场演唱会座无虚席,证明了当地观众的热情和市场环境的向好,给予歌手足够信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