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武夷》
搜索文档
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大红袍》冲击港股,九成收入靠一场戏;业务深度绑定武夷山,游客转化已现天花板
搜狐财经· 2025-10-31 15:57
从表面看,印象大红袍的成绩单确实有亮点:2023年净利润4750万,较2022年的亏损260万实现"反弹",2024年业绩虽略有下滑但仍维持在4280万的水平。 可把这份数据拆解开细看,"就靠一台戏、守着一座山"的单一路数印象大红袍的上市之路还藏着不少隐忧。这场资本冲刺赛里,它到底是"乘势而上"还 是"赶鸭子上架",市场心里还需打个问号。 复苏光环下的盈利隐忧 (图片来源:网络)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冯圆圆 靠《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火遍全国的印象大红袍,正在冲刺资本市场。 文旅巨头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印象大红袍")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是其主要业务,据悉该演出是由张艺谋导 演。 (图片来源: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招股 2022年疫情最严重时,武夷山景区多次限流,印象大红袍全年净亏损260万,迎来业绩低谷;2023年防控政策一放开,憋了三年的游客像潮水般涌向武夷 山,《印象·大红袍》场场爆满,甚至加演都抢不到票,当年净利润直接飙到4750万,上演了一出"绝地翻盘"的戏码。 可这份高光没能持续太久。进入2024年,旅游市场从"报复性增长"回归常态,印象大红袍的净利润应声回落 ...
印象股份IPO:95%营收源自《印象‧大红袍》单一演出、业绩颓势尽显 IPO前高比例分红募资必要性存疑
新浪证券· 2025-10-30 17:12
作者:木 近日,印象股份更新招股书,二度冲击港交所。此番冲刺港股IPO,印象股份计划将所募资金主要用于 《印象·大红袍》演出项目的硬件及演出场馆检修、演出内容升级;进一步发展建州美食街区;于2026 年全面改造武夷茶博馆4A级景区等。 二战港交所,印象股份胜算或并没有增加。一方面,公司尚未走出业绩颓势,2024年公司业绩双降后, 2025年上半年公司利润进一步下滑19.35%。另一方面,公司营收结构问题尚未改善,公司业绩过于依 赖标志性演出《印象‧大红袍》,2024年该演出项目,为公司贡献约95%营收。最后,虽说公司积极开 拓其他业务,但收效甚微甚至因新业务亏损拖垮业绩。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北交所转战港交所胜算几何?印象股份尚未走出业绩颓势、营收结构单一问题未解决 印象股份的资本化道路始于2017年。当年,印象股份挂牌新三板,成为南平市文旅领域首家登陆资本市 场的企业,却因股价低迷和成交量稀疏陷入流动性枯竭。 2021年,北交所成立,印象股份将目光转向北交所,但在经历四年辅导后,公司于2024年5月宣布终止 北交所上市辅导。 ...
印象股份再起资本征途:约九成营收来自《印象·大红袍》,新项目投资回报期10年,二次递表港交所能否圆上市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18:16
公司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运营的《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上演超6700场,累计吸引观众超940万人次 [1] - 按文旅演出节目产生的销售收入计,公司在2024年中国文旅演出市场排名第八 [1] - 按2024年票房收入计,《印象·大红袍》在中国所有旅游山水实景演出中排名第三,在所有文化旅游演出中排名第十 [3] 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6303.9万元、1.44亿元和1.3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59.9万元、4750.4万元和4280.9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8.48%至5588.4万元,但净利润同比下降46.57%至677.5万元 [3] - 报告期内,《印象·大红袍》演出门票收入占公司总营收比例高达91.4%、94.3%、94.6%及87.8%,显示业务高度集中 [3] 公司资本化历程 - 公司资本化道路始于2017年,当年挂牌新三板,后于2024年5月终止北交所上市辅导 [2] - 公司于2025年1月15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于7月15日失效,并于10月14日再次递交更新后的招股书 [3] 公司业务多元化尝试 - 公司设立了茶汤酒店、印象文旅小镇等衍生业务,但茶汤酒店业务报告期内毛损率高达313.7%、140.9%、162.2%及135.2% [5] - 新演出项目《月映武夷》在2025年5月1日首次公演后两个月内录得毛损181.6万元,毛损率76.7%,预计投资回报期约10年 [6] - 印象文旅小镇业务截至2025年6月底收入仅占公司总收入的3.5% [5] 行业市场环境 - 2024年中国文旅演出市场总票房为164亿元,公司市场份额仅为0.8% [7] - 行业存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现象,例如ST张家界斥资24亿元打造的大庸古城试营业四年持续亏损超10亿元 [7]
递表失效,印象股份再冲IPO!
IPO日报· 2025-10-17 08:33
截至10月8日,印象股份的观众席有2099个观众座位,其中1521个为普通座位,578个为 VIP座位。 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印象股份分别实现收入约6303.9万 元、1.44亿元、1.37亿元、5588.4万元;期内利润分别约为-259.9万元、4750.4万元、 4280.9万元、677.5万元。 制图:佘诗婕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超过940万人次看过的演出要带着公司来上市了! 10月14日,港交所官网显示,继2025年1月递表港交所失效后,文旅服务企业印象大红袍股 份有限公司(下称"印象股份")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其联席保荐人为兴证国际和铠 盛。 这家在新三板挂牌八年多的公司仅仅凭借其标志性演出《印象·大红袍》就实现了一年超过 1.3亿元的收入,于2023年扭亏为盈,但约九成收入来自一个演出也成为了其不可回避的问 题。 一年1.3亿收入 资料显示,印象股份是一家国有文旅服务企业,总部位于福建省武夷山,主营业务包括演出 及表演服务、印象文旅小镇及茶汤酒店,自2017年1月20日起已于新三板挂牌(870608)。 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 ...
递表失效,印象股份再冲IPO!
国际金融报· 2025-10-16 15:45
超过940万人次看过的演出要带着公司来上市了! 10月14日,港交所官网显示,继2025年1月递表港交所失效后,文旅服务企业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印象股份")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其联席保荐人为兴证国际和铠盛。 这家在新三板挂牌八年多的公司仅仅凭借其标志性演出《印象·大红袍》就实现了一年超过1.3亿元的收 入,于2023年扭亏为盈,但约九成收入来自一个演出也成为了其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年1.3亿收入 资料显示,印象股份是一家国有文旅服务企业,总部位于福建省武夷山,主营业务包括演出及表演服 务、印象文旅小镇及茶汤酒店,自2017年1月20日起已于新三板挂牌(870608)。 《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依托武夷山知名旅游胜地,具有独特地理优势,但从IP角度,其市场份 额难敌《宋城千古情》《长恨歌》等头部IP,在全国演出市场上占比较小,从全国乃至全球布局方面, 印象大紅袍在规模扩张和创新业务拓展上相对滞后,其业务规模和多元化程度需要提升。 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文旅演出节目产生的销售收入计,公司在2024年中国文旅演出 市场排名第八。 截至10月8日,印象股份的观众席有2099个观众座 ...
印象股份二度递表港交所,业务依赖单一收入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21:48
10月14日,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印象股份于2017年1月20日在新三板挂牌。Wind数据显示,10月15日,印象股份收报3.12元/股,跌幅为 2.19%,总市值为3.4亿元。 依据招股说明书,除了上述两项表演演出之外,印象股份还战略性地发展印象文旅小镇。公司的印象文 旅小镇主要包括武夷茶博园4A级景区、印象建州美食主题街区和武夷茶研习社,以及其他娱乐场所, 如印象市集,为武夷山游客提供更多休闲选择。然而,自2025年5月31日起,由于与其主要运营商共同 协定终止合作,印象市集已暂停营运。目前,公司正在寻找新的主要运营商。 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印象股份营业收入约为6303.9万元、1.44亿元、1.37亿元 和5588.4万元,净利润分别约为-259.9万元、4750.4万元、4280.9万元和677.5万元。 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分别约为-259.9万元、4750.4万元、4280.9万 元以及677.5万元。 在此之前,印象股份曾于1月1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 ...
约九成收入依赖单一演出!印象股份的大红袍故事还能讲多久?
深圳商报· 2025-10-15 15:14
上市申请与公司概况 - 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14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兴证国际及铠盛,该公司曾于2025年1月递表,后申请失效 [1] - 公司是一家位于福建武夷山的国有文旅服务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演出及表演服务、印象文旅小镇及茶汤酒店 [1] 财务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63039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144亿元,但2024年略微下降至1372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55884万元 [1][2] - 公司期内溢利从2022年亏损2599万元,转为2023年盈利47504万元,2024年盈利42809万元,2025年上半年盈利6775万元 [1][2] - 报告期各期,公司毛利分别为17178万元、83122万元、74893万元、23753万元,毛利率呈现波动 [2][6] 核心业务与收入构成 - 公司约九成收入来自其标志性演出《印象大红袍》,报告期各期该演出收入占比分别约为914%、943%、946%及878% [2][3] - 《印象大红袍》于2010年3月首演,是福建省首个大型户外山水实景演出,报告期各期演出场次分别为355场、567场、518场及214场 [3] 新业务发展与挑战 - 为扩大表演服务组合,公司推出新演出《月映武夷》,该演出于2025年4月17日首次亮相,5月1日向公众首演 [3] - 《月映武夷》自首演以来录得亏损,2025年上半年产生毛损180万元,投资回报期约10年,盈亏平衡点预计在2028年前 [3][4] - 报告期各期,公司茶汤酒店业务持续录得毛损,分别约为650万元、550万元、620万元、270万元 [5][6] - 印象文旅小镇业务毛利率呈现波动下滑趋势,报告期各期分别为556%、591%、526%、403% [5][6] - 自2025年5月31日起,印象市集因与主要运营商终止合作而暂停营运,公司正在物色新的运营商 [7]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网友期待——新玩法“拉满”体验感
新华网· 2025-09-26 07:37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各地通过打造文化旅游、赛事经济和文创消费等新消费场景,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1] 文化旅游 - 重庆推出“火锅专列”及近20家知名火锅品牌打造1.2公里“江岸火锅宴”,结合江城夜景与桥体空间营造沉浸式体验 [7] - 北京以“京彩秋韵 双节同庆”为主题推出24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包括世界公园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和居庸关长城“居庸山月”中秋晚会 [8] - 福建南平武夷山市策划十大文商旅体融合活动,如“崇阳溪音浪美食嘉年华”和“微醺武夷茶啤嘉年华”,并挖掘“票根经济”潜力 [8] - 安徽黄山市黟县西递古村落举办创意晒秋活动,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 [5] 赛事经济 - 山东省淄博市举办2025年齐鲁足球超级联赛,同步启动非遗市集,设置六大特色展区,140余家企业带来上千种本地特色产品 [12] - 贵州省贵阳市举办2025城市足球邀请赛,16座城市组建球队参赛,文旅、商务等部门积极参与,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12][13] - 浙江省诸暨市依托“浙BA”群众篮球赛事举办“陶你所需·朱市云集”共富市集,采用“长期性+周期性”相结合模式,拉动餐饮、零售、文创等多领域消费 [13] 文创消费 - 国图文创馆北京商业首店开业,推出《永乐大典》抱枕和“礼出东方”婚庆系列等产品,集图书借阅、销售、文创展销等多元业态于一体 [16] - 浙江省平湖市举办2025平湖西瓜灯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包括长三角西瓜灯雕刻创意大赛和“民艺乡土巡礼”AI+AR数字艺术展,实现历史文化与科技融合 [16][17]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百荷寻味创意美食工作坊赶制手工文创月饼,供应中秋节日市场 [3]
各地文旅市场“全面开花” 多重优惠多样体验助燃“夏日经济”
央视网· 2025-07-20 17:58
暑期文旅消费升级 - 各地推出差异化文旅产品带动旅游产业链全面升温,为"夏日经济"注入动能 [1] - 传统景点结合流行文化创新消费场景,如上海东方明珠新增潮玩艺术馆吸引年轻客群 [3] - 中国原创IP孵化区将传统元素融入潮玩设计,带动25-34岁客群占比提升10% [5] 新消费场景与夜间经济 - 上海新天地推出港风市集和夜间演出,首创"夜上海公交专线"串联五大商业地标 [7] - 避暑游、沉浸式体验游成为暑期热门选择,多地推出毕业生专属票价优惠 [8] - 宁波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对毕业生免票,带动日均游客超百人次 [10] 区域性文旅促销政策 - 青岛推出2300多项活动及186项优惠,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 [12] - 苏州吴江区整合乡村游、古镇游等资源,配套线路和优惠政策 [14] - 青岛崂山风景区对中高考生免票,栈桥等景点成为毕业生旅行热点 [12] 沉浸式演艺带动客流 - 福建平潭岛驻场演出《平潭映象》融合非遗文化,吸引全球游客 [18] - 衢州古城沉浸式戏剧《浸梦水亭门》年轻观众占比超50%,累计接待211.3万人次 [20][21] - 武夷山《月映武夷》结合科技手段,接待游客近4万人 [20]
(八闽千姿)数字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福建构建多元化文旅场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4-19 21:44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 福建南平举行"山海寻音 八闽有福"聆听福建24小时声音线下特展 通过定向音响和集音罩技术呈现建盏烧制等特色声音 结合全景立体声 全息投影 香氛系统打造多感官体验场景 [1] - 大型文旅山水史诗《月映武夷》采用67米跨度舞台 2400平方米投影面积 270度全景视效 配备10000立方米智能水舞台 实现1秒内水陆场景切换 创国内最大室内沉浸式水舞台纪录 [3][4][6] - 福州三坊七巷推出"无限之海"沉浸式AI数字艺术展 日均吸引超千名游客 以五维海洋为主题融合AI数字技术 交互艺术 装置艺术 计划升级为元宇宙空间吸引年轻客群 [6] 行业技术应用趋势 - VR AR AI等数字技术正深度渗透文旅行业 推动传统文化旅游模式变革 福建师范大学专家指出该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3] - 文旅项目采用超宽幅高清影像 3D裸眼透视视效 全电脑机械舞台 数控光影等前沿技术 重构东方美学意境 典型案例《月映武夷》将作为驻场演艺项目长期运营 [3][4][6] 产业生态构建 - 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牵头成立未来文旅研究院及配套公司 联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沉浸式专委会 开展数字文旅项目全链条研发与人才培养 [7] - 研究院聚焦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 沉浸式体验三大方向 发挥智库支撑 技术研发 业态孵化功能 依托福建作为数字中国实践起点的技术优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