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武夷》

搜索文档
多地以文促旅出新招 “文旅+”新玩法点亮“假日经济”
央视网· 2025-05-05 14:50
文旅消费趋势 - 文旅消费从"观光式"向"沉浸式"转变,传统景区和城镇乡村推出创新项目 [1] - 江西南城县麻岭下村举办趣味运动会,提供"体育+旅游"新体验,16支队伍参与11个乡土竞技项目 [1] - 湖南洪江市安江镇推出插秧体验活动,游客参与农耕体验,导游提供专业指导 [3] 文旅消费数据 - 湖南洪江市"五一"假期接待游客50 1万人次,同比增长35%,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360万元 [5] - 江苏镇江老街通过微更新保留原始风貌,夜间客流量日均超4万人次 [6] - 山西晋中寿阳文旅推出68元联票,吸引游客10 6万人次,旅游收入超348万元,带动周边产业收入235万元 [12] - 天津推出80项文旅活动,第一季度票房达1471万元,同比增长125%,日均票房从7 2万元跃升至16 3万元 [14] 文旅创新项目 - 福建武夷山景区推出270度环形水幕剧目《月映武夷》,融合朱子文化、闽越文明等,运用45米高压水幕等技术 [8] - 浙江安吉未来化石科学场提供AI智能科技与XR虚实结合场景,青少年通过VR设备体验科学戏剧《天关客星》 [10] - 各地文旅部门举办超5万场特色活动,发放消费补贴超4亿元 [8] 智慧文旅发展 - 浙江省发布智慧旅游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文化+科技",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 [10] 城市服务提升 - 浙江衢州和安徽黄山宏村景区开放机关单位停车位,提供免费停车和暖心驿站服务 [15]
“数字活化术”解锁传统文化新玩法
新华网· 2025-04-29 13:11
在2200多岁的冶山遗址上"合成"汉代铁器 在漳州博物馆体验"海底捞瓷"的刺激 在永定土楼"穿越"到奇幻的江湖世界 …… "传统文化内核+数字技术+潮流玩法" 让越来越多福建文化文物"活"起来、"潮"出圈 正值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之际 让我们循着数字技术的轨迹 探访福建各地"上演"的"数字活化术" 转场到漳州博物馆,"海底捞瓷"VR体验满足了群众对水下考古的好奇心,每年吸引上万人前来打卡。戴上设备化身深海打捞员,操控机械臂打捞元 代沉船青瓷,触觉反馈模拟文物出水的震动,海底寻宝的刺激感直接"拉满"。在这里,历史教育跨越了时空的物理阻隔,书本上的"海上丝绸之路"转化为 指尖可触的文化记忆。 想挖掘"隐藏剧情"?到世遗地开启奇妙游 在数字化浪潮下,看景点逛景点正变为互动沉浸式"入景"。 解锁传统文化新玩法 历史太抽象?"游戏皮肤"带人"穿越时空" 当文物遇上游戏化思维,历史的厚重感便褪去,因"可参与"而变得可触可感。 在福州冶山春秋园,福州首个景区常驻AR剧本游《冶山守护者》将历史解构成趣味副本。游客扫码就能变身"历史侦探",投身于一场充满趣味的解 密任务,与欧冶子进行跨越时空的互动,开启一段奇妙旅程,让历 ...
(八闽千姿)数字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福建构建多元化文旅场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4-19 21:44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 福建南平举行"山海寻音 八闽有福"聆听福建24小时声音线下特展 通过定向音响和集音罩技术呈现建盏烧制等特色声音 结合全景立体声 全息投影 香氛系统打造多感官体验场景 [1] - 大型文旅山水史诗《月映武夷》采用67米跨度舞台 2400平方米投影面积 270度全景视效 配备10000立方米智能水舞台 实现1秒内水陆场景切换 创国内最大室内沉浸式水舞台纪录 [3][4][6] - 福州三坊七巷推出"无限之海"沉浸式AI数字艺术展 日均吸引超千名游客 以五维海洋为主题融合AI数字技术 交互艺术 装置艺术 计划升级为元宇宙空间吸引年轻客群 [6] 行业技术应用趋势 - VR AR AI等数字技术正深度渗透文旅行业 推动传统文化旅游模式变革 福建师范大学专家指出该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3] - 文旅项目采用超宽幅高清影像 3D裸眼透视视效 全电脑机械舞台 数控光影等前沿技术 重构东方美学意境 典型案例《月映武夷》将作为驻场演艺项目长期运营 [3][4][6] 产业生态构建 - 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牵头成立未来文旅研究院及配套公司 联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沉浸式专委会 开展数字文旅项目全链条研发与人才培养 [7] - 研究院聚焦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 沉浸式体验三大方向 发挥智库支撑 技术研发 业态孵化功能 依托福建作为数字中国实践起点的技术优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