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搜索文档
特色“赏秋游”澎湃“秋日经济”新动能 “文旅+”成为激发消费新引擎
央视网· 2025-11-02 15:33
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秋景 - 南京明孝陵石象路被誉为"最美600米" 进入年度最佳观赏期 [2] - 道路西侧榉树叶片从黄色渐变为红色 东侧乌桕、银杏和枫香呈现黄、橙、红等多种颜色 [4] - 随着气温走低彩叶变色加速 预计美景持续至11月中下旬 [4] 福建浦城丹桂产业 - 福建浦城县被称为"中国丹桂之乡" 丹桂种植面积达8万亩 桂树总量200万株以上 [5][10] - 拥有桂花品种96个 年产丹桂鲜花50万公斤以上 [10] - 当地将赏花经济与地方文化、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形成集观光、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7][10] 山东莱西红枫旅游 - 山东莱西市夏格庄镇拥有上千亩枫林 栽种二十多万株红枫 迎来最佳观赏期 [11][14] - 当地政府通过引进优质红枫品种 将千亩荒地发展为枫林 并配套枫叶步道、观景平台等设施 [14] - 以枫为媒带动周边农家乐、农产品展销等产业发展 推出红枫宴、非遗展销等特色活动 [17]
四川如何冲刺2万亿文旅新蓝图?
中国新闻网· 2025-10-27 17:58
四川如何冲刺2万亿文旅新蓝图? 中新网成都10月27日电(单鹏)"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文旅消费新场景方兴未艾,直升机 低空旅游、"文创即门票"等文旅消费新业态层出不穷,"跟着川超游四川"潜力巨大……当前,四川文旅 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作为中国文旅资源大省,四川正迎来从"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力争实现"到2027年 旅游总花费达2万亿元"这一目标。从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引发的全球关注,到大熊猫成为连接世界的"友 谊使者";从九寨沟灾后重生焕发新活力,到成都建设公园城市打造"安逸"生活场景,这片拥有古蜀文 明、三国文化、熊猫家园与雪山胜景的沃土,正在书写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打造"安逸"品牌,展现四川文旅新形象 今年6月召开的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鲜明提出全力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这一部署 迅速成为会议热门关注点,勾勒出四川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文旅品牌是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文旅资源要素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当今 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品牌建设已成为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关键。"锦绣天府·安逸四川"这一品 牌的提出,不仅凝聚 ...
借力“懒人经济” 祥源文旅旗下全国第一座“不用爬的山”营收增长76%
中国经营报· 2025-10-13 22:17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中国文旅行业过去十年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结构性跨越 [2] - 游客需求从打卡式观光转向深度休闲度假,情绪价值成为消费决策关键因素 [2] - 行业竞争逻辑升级为以“文化IP+科技”为核心的内容创新 [2] - 企业竞争维度拓展至“投、研、建、运”全链路服务能力,推动行业向“文旅产业服务”进化 [2] - 公司通过“硬件焕新、内容扩容、体验升维”主线迭代多元产品矩阵 [4][5]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35.41% [2] - 利润总额1.32亿元,同比增长57.18% [2] - 归母净利润约0.92亿元,同比增长54.15% [2] -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55亿元,同比增长171.77% [2] - 总资产48.97亿元,同比增长6.71% [2] - 旅游核心业务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51.26% [3] 业务板块表现 - 旅游核心业务包含旅游景区、旅游服务、旅游度假业务 [3] - 莽山五指峰景区营收同比增长76% [3] - 丹霞山景区营收同比增长37%,齐云山景区增长33% [3] - 旅行服务板块通过“祥源旅行”小程序优化产品供给,长江豪华游轮合作线路补充营收增量 [3] - 国庆中秋假期前7日累计服务165.53万人次,同比增长17.96% [3] - 假期实现营收9839.77万元,同比增长20.00%,其中核心景区营收6299.87万元,轻资产托管景区营收3539.89万元 [3] 重点项目与创新模式 - 莽山五指峰作为全国第一座“不用爬的山”,通过无障碍游览和文化元素深度融合实现增长 [4] - 新增云端漫步飞拉达、悬崖咖啡、天梯、蹦极、萌宠乐园等游乐项目 [4] - 打造瑶族特色崖洞网红厕所、无声咖啡、天路、时空隧道、非遗展示等文化体验 [4] - “文旅+”创新模式在国庆假期激活消费潜力,多家景区营收创历史新高 [3] - 湖南张家界黄龙洞假期营收同比增长53%,莽山五指峰增长31%,丹霞山、齐云山、凤凰古城增幅均超20% [3] 财务状况与未来发展 - 资产负债率35.84%,处于行业稳健水平 [5] - 经营现金流增长主要因景区票务等现金流入净额同比净增8940.82万元 [5] - 公司积极推进eVTOL取证工作,旗下祥源通航已在多地开展低空飞行并实现收入 [5] - 探索“低空+”在文旅场景的创新应用及常态化商业经营 [5] - 公司业务格局涵盖目的地度假、旅行服务、文化及消费、数字科技 [6] 业务布局与资产组合 - 重点布局“大湘西”“大黄山”“大南岭”三大国际级旅游目的地 [6] - 涵盖齐云山、碧峰峡、丹霞山三大旅游度假区 [6] - 核心旅游项目包括湘西凤凰古城、张家界百龙天梯、黄龙洞、莽山五指峰、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 [6] - 通过委托管理方式管理合肥花世界、河北白石山、广西大瑶山等十多家旅游景区 [6]
文旅产业系列观察之二 双向赋能 “文旅 +”实现从“相加”到“相融”
人民网· 2025-10-11 09:33
从繁忙都市到自然乡村,从文物欣赏到文化体验,从情景演绎到观赛参赛……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 日期间,各类"文旅+"业态持续升温,许多人走出家门,进行沉浸式旅行。 "文旅+"的本质是双向赋能,它既是"文旅+百业",也是"百业+文旅"。陈钢华表示,这意味着各行各业 都能在其固有基础上,衍生叠加文旅功能,从而突破产业边界,重塑消费生态。面对游客从"看山看 水"到"观文品史"的需求转变,单一的观光产品已难以为继。"文旅+"通过深度融合,有利于塑造独特的 区域品牌,提升地方知名度,成为驱动行业创新升级的引擎。 尽管"文旅+"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假日经济注入了活力,但若停留在"为加而加"的浅层融合, 消费热潮将难以持续。如何让文旅与千行百业由"相加"走向"相融"?陈钢华提出三点建议: 根植本土,拒绝跟风。要深度挖掘地方独特的社会与文化基因,培育本地居民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以 此塑造多样且不可复制的"记忆点",这是文旅项目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源泉。 需求引领,体验为王。要敏锐洞察市场需求的变化,以提升游客体验感为核心,打造有内容、会"说 话"的消费场景,并持续优化服务质量。 数据彰显出"流动中国"的活力和动能:10月1日 ...
向新而行,“文旅+”+出了什么?
央视网· 2025-10-05 10:24
文旅+科技 - 河南博物院通过XR、VR、裸眼3D及沉浸式文物讲解剧等技术,将游览方式从打卡式转变为沉浸式,带来日均近2万人的客流量[4][6] - 科幻主题空间通过互动游戏提供十余种玩法,为游客创造时空交错的独特感受[6] 文旅+赛事 - 北京密云区举办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吸引2900多名青少年参与三大类50多个竞赛项目,并配套设置特色农产品展销区及非遗展示区[9] - 山东威海举办全国桨板U系列赛,并结合水下赶海、水上飞人等十多种水上体验项目及露营基地,提供一站式滨海度假体验[11][13] 文旅+工业 - 上海江南造船工业旅游基地吸引亲子家庭和研学团队,提供从造船历程展示到码头生产现场观摩的零距离硬核体验[16][18][21] - 工业游通过组队拼接船模等手工实践,将旅游场景转变为可参观、可学习、可实践的情境教学[23][24] 文旅+大国工程 -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通车后推出桥旅融合项目,其超过1000平米的玻璃观光大厅设有高空邮局和文创,并配套蹦极、低空跳伞等项目,每日可通过预约接待5000名游客[25][27][29] 文旅+免税 - 海口国际免税城汇聚800多个国际国内品牌,通过巨型扭蛋机解锁权益盲盒,并推出联名快闪、宠物乐园等活动,以沉浸式体验激活消费潜力[31][33] - 免税城通过免费穿梭巴士将购物与荣山寮渔村等网红景点串联,实现游与购的无缝衔接,并借助接近150场艺术活动实现艺术+文旅的全域融合[34][36] 文旅+业态融合 - 行业洞察指出文旅+需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洞察游客需求,培育文化体验新空间和旅游消费新场景[40] - 业态融合需市场经营主体如投资机构、资源开发商等共同参与,并关注政府与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以保障持续创新和深度融合[40]
“文旅+”新产品 提升景区吸引力
四川日报· 2025-10-05 09:36
各地聚焦"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展现四川全域全业态秋季"文旅+"新产 品、新体验、新场景。如绵阳市涪城区推出"科技之眼·涪江回响"系列活动,涵盖无人机灯光秀、经典 川剧秀等;盐亭县举行民乐表演、国风主题巡游等活动。德阳市开展"跟着央视秋晚游德阳"系列活动, 围绕央视中秋晚会,推出多项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循着秋晚的足迹解锁城市新玩法。各地精心策划 文艺演出、非遗民俗等主题活动,如甘孜州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暨"万人赏月颂中秋"文 艺汇演、南充市开展"百城百艺"川北灯戏专场展演……(记者 王晋朝) 10月4日,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全省文旅市场热度持续升温,一大批新产品、新场景,显著 提升了景区吸引力和消费活力。记者从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截至10月4日15时,长假前四天全省纳入统 计的A级景区已接待游客2563.2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6380.68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0.39%、5.42%。 其中,18家5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近282万人次、同比增长7.38%。此外,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 馆已接待群众513.87万人次。 ...
黄鹤楼一天迎客超5万人,武汉文旅 “火力全开”
长江日报· 2025-10-04 08:49
"文博热"持续升温。国庆长假首日,2.6万游客涌入湖北省博物馆,在其强劲带动下,全省各大考古遗址公园与博物院人气飙升,"遗 址热"远超预期,各类特色展览与沉浸式活动让游客深度感受历史文化魅力。假期里,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精心打造的"江流万古——长江流 域古代文明瑰宝展"备受青睐。该展览汇聚长江沿线9个省份37家文博单位的160件(套)文物精品,全方位呈现长江文明的璀璨历程,首日 便吸引游客10000余人次,成为游客触摸长江文化脉络的热门打卡地。"博物馆奇妙夜"模式随之开启,湖北省博物馆延长开放至21:30,并 推出夜间编钟演奏专场,让游客在夜色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红色旅游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武汉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院通 过红色故事宣讲、历史情景剧等形式增强体验感,单日接待量均超10000人次。 节日里,各景区争相推出"文旅+"创新产品,吸引了不少客流。武汉野生动物王国打造的"潮流动物嘉年华"巡游,以AI机器狗与巨型 动物木偶的新奇组合吸引大批游客,景区二次消费额同比翻倍。武汉大余湾景区将非遗皮影、编钟演奏等活动融入古村场景,连续三年登 上央视的"晒秋节"。武汉园博园开启"高空奇境 国韵中华"游园会,飘色 ...
品牌赋能“文旅+”生态,打造盐城夏日经济强引擎
新华日报· 2025-09-30 14:53
核心观点 - 燕舞集团通过文化、旅游、体育多元业态融合与沉浸式场景打造,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为盐城夏日经济注入动能 [1][5] 赛事引流与消费激活 - 统筹旗下资源打造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观赛“第二现场”,共享体育盛宴 [2] - 推出系列赛事文创产品,足球元素麋鹿玩偶、助威扇、特饮等主题产品成为热销爆款 [2] - 盐城八大碗将非遗美食带入赛场,地方风味唤起乡愁并让外地游客体验盐城饮食文化 [2] - 市演艺集团的文化展演丰富赛事人文内涵,构建“体育+文化+消费”多元赋能创新模式 [2] 业态创新与产业拓展 - 长乐水世界通过“IP破次元联动”打造“夜游+亲水”沉浸式体验,市外游客成倍增长 [3] - 大洋湾芒禾音乐节吸引全国5.4万人次乐迷,形成超亿元经济拉动效应,带动周边酒店商业升温 [3] - 联合新东方文旅打造盐城旅游官方抖音平台,以湿地生态和海盐文化为主线,账号开播3个月GMV突破500万元 [3] - 研学经济表现亮眼,中英友好营地全真课堂、三大博物馆联动研学等项目让青少年感受文化底蕴与生态特色 [3] - 市文化艺术中心引进9部精品剧目,惠民票价策略实现社会效益与市场回报双赢 [4] 品牌建设与发展格局 - “盐城八大碗”上海首店正式开业,700余平方米空间融合水乡风貌与非遗展示,首次实现“走出去” [5] - “燕舞杯”系列高端体育赛事成功落地,通过媒体直播覆盖全球受众,实现“赛旅融合”链式经济效应 [5] - 燕舞酒店集团创新“住宿+”模式,推出观赛套餐、非遗手作等特色服务,暑期入住率显著提升 [5] - 积极拓展康养产业,运营12家血透中心,受托服务13万居家老人,构建“医疗+养老+家政”全链条服务体系 [5]
绿地集团布局“亲子亲宠”文旅新赛道 三甲港哈比营地正式开营
证券日报· 2025-09-20 12:27
项目概况 - 绿地集团旗下三甲港绿地哈比营地在上海浦东三甲港绿地国际度假村正式开营 定位为长三角地区亲子亲宠类旅游新地标 旨在满足城市近郊微度假市场需求 加快公司酒旅产业文旅+的战略转型升级 [2] - 项目首期开放区域包含组团式庭院太空舱 分别针对亲子家庭与宠物主人群体设计 设有专属活动区域及相应设施 [2] - 项目是绿地文旅+1+N+X模式的实践 即以度假区为核心 联动多个实体业态与跨界IP 形成空间与内容的叠加效应 [2] 项目资源与区位 - 项目依托三甲港绿地国际度假村现有设施 包括3家酒店共1500间客房 大型会议中心 儿童乐园 运动场馆及萌宠乐园等资源 [2] - 营地位于浦东新区华夏东路 毗邻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佛罗伦萨奥特莱斯及金桥经济开发区 距浦东国际机场约10分钟车程 距上海市中心1小时内车程 [2] 战略合作与发展规划 - 开营仪式上与中国健美操协会 主流宠物友好平台等合作伙伴正式签约 [2] - 未来将把非遗文化传承 康养疗愈体验 大型主题节日及萌宠乐园运营等新兴元素有机融入文旅+产业版图 为推动浦东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助力上海加速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贡献创新力量 [3]
用“鲜”锁住游客脚步,以体验感带动消费 如东:打造长三角短线游热门“目的地”
扬子晚报网· 2025-09-15 08:36
文旅战略升级 - 公司从单一景区打卡模式转向综合体验模式 整合海鲜美食 温泉康养 古镇夜游和体育赛事等业态 推出个性化场景与路线 [4] - 通过"海鲜+"沉浸式体验设计 包括清晨滩涂踩文蛤 中午渔港抢鲜 下午泡温泉品蛋 傍晚古镇观秀尝鲜等全链条服务 [7] - 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仅栟茶古镇苏超第二观赛点就吸引数千游客 形成体育与美食的跨界消费场景 [8] 消费市场表现 - 夏季旅游市场火爆 周末餐厅翻台达100桌 游客跨省自驾2小时排队3小时购买虾籽烧饼 6人分食一个烧饼仍觉值得 [4][7] - 海鲜餐馆人流暴增 出现游客自带桌椅室外用餐现象 烧饼店因纯手工制作需限购 食材准备量加倍并增派人手 [10] - 上海一日游首发线路吸引70余位游客 渔港现凌晨排队抢购第一网梭子蟹现象 当场蒸制即食成为消费亮点 [6][7] 品牌与产业基础 - 拥有86公里海岸线和100余万亩滩涂 海产资源超1000种 文蛤被誉为天下第一鲜 条斑紫菜等多件地理标志产品 [6][10] - 建设国家中心渔港与发展规模化海洋牧场 同步推进海鲜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培育名菜名店名师餐饮体系 [10][11] - 通过苏超赛事 音乐节 烟火秀 啤酒节等文旅+活动组合拳 强化"海港 海鲜 海泉 海韵"品牌认知度 [8][9][10] 传播与转化效果 - 凭借博主创作分享频繁出圈 成为长三角短线游热门选项 网友评价为"滨海小城凭独特资源赢口碑"的典型案例 [4][10] - 从流量向留量转化 从过境地向目的地升级 通过线路设计与业态培育持续激活消费力 带动地方产业全面发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