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天使》

搜索文档
烽火中的芳华永不褪色(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人民日报· 2025-05-22 06:12
中国共产党早期电影事业 - 1938年秋延安电影团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的电影和图片摄影机构[5] - 1938年10月1日在黄帝陵拍摄《延安与八路军》第一个镜头,彰显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决心[5] - 1938年有1万多名青年到达延安的情景被《延安与八路军》记录[4] 《延安与八路军》历史价值 - 开拍于1938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部人民电影[3] - 记录了延安和抗日根据地的面貌、八路军的战斗生活[3] - 主创团队包括导演袁牧之、摄影吴印咸和作曲家冼星海等文艺界知名人士[4] 主创人员背景 - 袁牧之和吴印咸此前拍摄过《风云儿女》《马路天使》等影片[4] - 冼星海从法国留学归来,曾为多部电影和话剧作曲[4] - 主创人员放弃上海相对安定的生活,选择投身延安抗战文艺事业[4] 电影制作过程 - 使用荷兰摄影师伊文思秘密赠送的35毫米摄影机进行拍摄[5] - 袁牧之采访了党和军队各级领导、八路军战士和老百姓[6] - 吴印咸决定留在延安并放弃百元大洋薪酬,改拿5元边币[6] 电影后续命运 - 1940年袁牧之和冼星海赴苏联进行后期制作,因战争导致底片和样片散失[6] - 2020年《穿越烽火》摄制组在黄帝陵用16毫米摄影机重现第一个镜头[7] - 目前找到标着"中国摄影师"的25个胶片盒,但尚未确认是否为原片[7] 历史影响与传承 - 吴印咸作品《艰苦创业》《白求恩大夫》等奠定新中国摄影美学基础[6] - 冼星海在延安期间创作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6] - 2025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7]
美媒关注北影节“三重里程碑”,回顾中国电影诞生及发展历程
环球时报· 2025-04-21 06:41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 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 行业通过北影节特展回顾经典作品如《神女》《马路天使》《小城之春》《铁扇公主》等 [1][4] - 中国首部电影《定军山》于1905年由任庆泰执导 采用法国手摇木壳摄影机拍摄 标志着本土电影制作时代开启 [3] - 任庆泰创办北京首家专业电影院大观楼电影园 推动电影从宫廷娱乐向大众化转型 [3] 北京国际电影节亮点 - 第十五届北影节开幕 同时纪念世界电影130周年 中国电影120周年 北影节15周年三重里程碑 [1][4] - 天坛奖评审团由姜文担任主席 15部入围影片从全球103个国家地区1794部作品中选出 [4] -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杨燕子出席开幕式 强调电影作为世界连接语言的价值 [4] 行业现状与国际关注 - 中国电影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诞生《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票房大片 [3] - 美国媒体《综艺》《好莱坞报道者》专题报道北影节及中国电影发展史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