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游多日

搜索文档
创新文旅体验破解审美疲劳
经济日报· 2025-07-21 06:0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暑期文旅市场热度攀升,但部分旅游目的地和企业面临产品创新乏力、商业开发过度、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1] - 古镇景区千篇一律的白墙黛瓦、雷同商铺业态,主题公园缺乏文化内涵和新颖项目,导致游客审美疲劳 [1] - 同质化问题制约行业健康发展,阻碍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 [1] 行业发展趋势与创新案例 - 文旅产业是拉动消费的重点产业,需精准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以推动市场"长红" [1] - 桂林通过"文化润景""景区焕新"等工程推动业态升级,深化文旅与百业融合,打造数字化沉浸式体验项目 [1] - 桂林举办艺术节、美食节、户外运动节等,形成"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寻味美食去旅行"新潮流 [1] - 旅游产业需加快创新步伐,推出个性化产品,构建传统与现代交融、短期与长期互补、大众与小众并存的市场格局 [2] - 传统景区转型升级应融入科技与文化元素,增设互动性、体验性项目,发展工业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新兴业态 [2] - 深圳欢乐谷以"动感、时尚、欢乐、梦幻"品牌形象推出刺激游乐设施 [2] - 湖北襄阳古隆中景区以"遇见诸葛亮"为主题,通过实景演艺、互动游戏和文创美食焕新三国文化 [2] 商业模式创新与服务优化 - 景区推出"一票游多日"创新举措,如庐山景区七日内可游览多个景区,周庄推出一次购票终身免费入园 [2] - "一票游多日"带动周边区域餐饮、住宿、文创产品等二次消费 [2] - 旅游服务质量需优化,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交通网络和配套设施 [2] - 强化旅游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服务质量 [2] - 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宰客、虚假宣传等不良行为 [2] 资源开发与品牌建设 - 各地需深入挖掘本土自然与文化资源,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开发 [3] - 打造具有国际辨识度的旅游品牌,推动中国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3]
当多日游只需一张票
经济日报· 2025-05-11 06:18
行业趋势分析 - 5A级景区如广西南宁青秀山公园、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正推行"一票游多日"制度,将单日门票改为多日有效[1] - 该模式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等文旅多要素联动[1] - 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可激发周边消费(住宿、餐饮、文创、深度体验等),形成正外部性效应[1] 商业模式创新 - "一票游多日"边际成本极低(景区维护成本不随停留天数显著增加),但能带来更高边际收益[2] - 杭州西湖免费开放(20年前)和桂林象鼻山免费开放(3年前)已验证转型产业经济的可行性[2] - 部分城市发展"票根经济",通过票务凭证联动后续消费场景(折扣、积分等)延伸消费链[2]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新模式使游客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沉浸",有更充分时间体验景区魅力[1] - 延长门票时效实质是延长消费链长度,降低游客综合成本及城市产业协同发展门槛[2] - 需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丰富消费业态以避免短期行为("一日看尽长安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