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外部性
icon
搜索文档
常州队和皇马队 已有“共同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13:20
收入结构 - 商业化程度较高的足球队收入主要包括比赛日收入、转播收入和商业收入三部分 [1] - "苏超"球队已具备这三部分收入条件 [1] - 皇马所在的西甲联赛俱乐部平均收入1.88亿欧元,比赛日、转播、商业收入占比分别为18%、48%、34% [5] - 皇马2023-24赛季收入10.46亿欧元,比赛日、转播、商业收入占比分别为24%、30%、46% [5] 比赛日收入 - "苏超"门票价格较低,通常在5元到20元之间 [3] - "苏超"第5轮场均观众突破3万人,第6轮超过3.3万人 [3] - 部分"苏超"球队提供免费饮水或当地特色美食 [3] 转播收入 - "苏超"第6轮每场比赛至少有10多家媒体转播 [3] - 西甲转播收入占比48% [5] - 皇马转播收入占比30% [5] 商业收入 - "苏超"赞助商数量达27家 [3] - "苏超"官方赞助席位价格飙升至300万元 [3] - 皇马与27个品牌签订赞助协议 [5] - "苏超"球队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官方周边 [3] 经济效益 - "苏超"开赛1个月徐州文旅消费达30.79亿元,同比增长48.55% [7] - 南京队主场对阵苏州队当天全市文旅消费9.8亿元,环比增长17.5% [7] - 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预测"苏超"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7] 社会效益 - "苏超"带动文旅消费,成为休闲新选择 [6] - 江苏各城市设置"苏超第二现场"吸引大量市民 [6] - 凭"苏超"门票可享景区、住宿、餐饮优惠 [6] - "苏超"显著提升江苏城市知名度 [7] - "苏超"具备社交属性,成为大众话题 [7]
特稿|彭文生:以科技金融促进创新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6-18 09:28
科技金融与规模经济 - 科技金融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加速实体经济发展,金融业本身也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1]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强调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1] - 规模经济在科技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供给侧人力资本规模(中国超2亿高等教育人口)和需求侧大市场回报激励创新 [2] 创新模式与挑战 - 全球创新G2模式中,美国主导前沿科技,中国通过大市场降低商业化成本,但当前面临供给侧"卡脖子"和需求侧"去中心化"挑战 [3] - 追赶式创新需集中突破关键技术(如半导体),引领式创新需实现技术/商业模式颠覆性变革 [3] -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动态促进技术进步,分内部规模经济(单个企业)和外部规模经济(产业链协同)两类 [4] 金融支持创新机制 - 政策性金融通过信贷期限/利率优惠支持大企业追赶式创新,新版《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将服务国家战略列为首要目标 [7][8] - 资本市场通过注册制改革(科创板/创业板)促进引领式创新,需完善信息披露和集体诉讼制度防范逆向选择 [9][10][11] - 风险投资期限差异显著(中国平均3.3年 vs 美国8.2年),导致突破性技术研发(如新药/清洁能源)投入不足 [12] 金融结构优化 - "产融分离、分业经营"监管框架阻断政府信用担保延伸,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14][15] - 分业经营虽限制金融机构内部规模经济,但通过多市场协同促进外部规模经济 [16] - 混业经营可能削弱资本市场功能,培育一流投行应聚焦专业化而非牌照扩张 [16]
当多日游只需一张票
经济日报· 2025-05-11 06:18
行业趋势分析 - 5A级景区如广西南宁青秀山公园、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正推行"一票游多日"制度,将单日门票改为多日有效[1] - 该模式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等文旅多要素联动[1] - 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可激发周边消费(住宿、餐饮、文创、深度体验等),形成正外部性效应[1] 商业模式创新 - "一票游多日"边际成本极低(景区维护成本不随停留天数显著增加),但能带来更高边际收益[2] - 杭州西湖免费开放(20年前)和桂林象鼻山免费开放(3年前)已验证转型产业经济的可行性[2] - 部分城市发展"票根经济",通过票务凭证联动后续消费场景(折扣、积分等)延伸消费链[2]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新模式使游客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沉浸",有更充分时间体验景区魅力[1] - 延长门票时效实质是延长消费链长度,降低游客综合成本及城市产业协同发展门槛[2] - 需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丰富消费业态以避免短期行为("一日看尽长安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