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景演艺

搜索文档
创新文旅体验破解审美疲劳
经济日报· 2025-07-21 06:0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暑期文旅市场热度攀升,但部分旅游目的地和企业面临产品创新乏力、商业开发过度、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1] - 古镇景区千篇一律的白墙黛瓦、雷同商铺业态,主题公园缺乏文化内涵和新颖项目,导致游客审美疲劳 [1] - 同质化问题制约行业健康发展,阻碍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 [1] 行业发展趋势与创新案例 - 文旅产业是拉动消费的重点产业,需精准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以推动市场"长红" [1] - 桂林通过"文化润景""景区焕新"等工程推动业态升级,深化文旅与百业融合,打造数字化沉浸式体验项目 [1] - 桂林举办艺术节、美食节、户外运动节等,形成"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寻味美食去旅行"新潮流 [1] - 旅游产业需加快创新步伐,推出个性化产品,构建传统与现代交融、短期与长期互补、大众与小众并存的市场格局 [2] - 传统景区转型升级应融入科技与文化元素,增设互动性、体验性项目,发展工业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新兴业态 [2] - 深圳欢乐谷以"动感、时尚、欢乐、梦幻"品牌形象推出刺激游乐设施 [2] - 湖北襄阳古隆中景区以"遇见诸葛亮"为主题,通过实景演艺、互动游戏和文创美食焕新三国文化 [2] 商业模式创新与服务优化 - 景区推出"一票游多日"创新举措,如庐山景区七日内可游览多个景区,周庄推出一次购票终身免费入园 [2] - "一票游多日"带动周边区域餐饮、住宿、文创产品等二次消费 [2] - 旅游服务质量需优化,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交通网络和配套设施 [2] - 强化旅游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服务质量 [2] - 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宰客、虚假宣传等不良行为 [2] 资源开发与品牌建设 - 各地需深入挖掘本土自然与文化资源,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开发 [3] - 打造具有国际辨识度的旅游品牌,推动中国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3]
锋尚文化:Q1营收持续增长,探索文化科技创新-20250521
华西证券· 2025-05-21 21: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锋尚文化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降但2025年Q1营收大增 公司毛利率下降、费用率提升但在手订单充足 收入结构优化并探索文化科技创新 有望受益于文旅消费行业增长 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 维持“增持”评级 [2][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 同比下降14.42% 实现归母净利润4177.25万元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 同比下降68.94%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94亿元 同比增加171.12% 实现归母净利润 - 131.51万元 [2] 毛利率、费用率与在手订单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2.14% 同比下降5.23pct 大型文艺演艺业务毛利率为28.65% 同比下降8.80pct 文化旅游演艺业务毛利率34.22% 同比下降0.96pct [3] - 2024年销售费用率为3.51% 同比提升1.31pct 管理费用率为8.61% 同比提升1.53pct 研发费用率为6.52% 同比提升0.81pct 财务费用率为 - 1.53% 同比降低0.62pct [3]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在手订单数量为3.68亿元 其中8788万元为大型文化演艺项目、2.80亿元为文化旅游演艺项目 [3] 收入结构与创新 - 公司自2022年起布局C端业务 实现从B端向C端延伸 2024年上海六三二项目实现收入3219.81万元 净利润达766.54万元 [4] - 2024年先后落地杭州实景演艺《湘湖·雅韵》项目运营、青岛全景秀演《海上有青岛》 [4] - 公司践行“文化 + 科技”模式 运用多种技术于国家大型活动项目 引入低空无人机飞行表演 赋能线上演出 为C端用户提供新体验 [4] 行业趋势与公司机遇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首发经济”列为重点任务 文旅消费是发展首发经济的优质场景 [5] - 演出行业促进文旅融合和拉动消费 旅游经济景气指数同比上升2.1% 呈稳步上升态势 [5] - 公司深耕文旅演出行业 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带动业绩增长 [5] 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为6.93/7.83/8.66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1.40/1.53/1.67亿元 EPS为0.73/0.80/0.87元 对应2025年5月21日收盘价PE分别为36、33、30倍 维持“增持”评级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77|579|693|783|866| |YoY(%)|111.5%|-14.4%|19.7%|13.0%|10.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4|42|140|153|167| |YoY(%)|813.9%|-68.9%|235.2%|9.6%|8.8%| |毛利率(%)|37.4%|32.1%|32.4%|32.3%|32.3%| |每股收益(元)|0.70|0.22|0.73|0.80|0.87| |ROE|4.1%|1.3%|4.2%|4.4%|4.6%| |市盈率|37.18|119.71|35.71|32.59|29.96|[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数据 包括营业总收入、净利润、货币资金等 [10] - 主要财务指标涵盖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方面的数据及变化情况 [10]
锋尚文化(300860):Q1营收持续增长,探索文化科技创新
华西证券· 2025-05-21 20: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锋尚文化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降,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大幅增加但仍亏损 公司毛利率下降、费用率提升但在手订单充足 公司收入结构优化,探索文化科技创新 首发经济文旅场景当先,公司有望受益于文旅消费行业增长 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2][3][4][5][6]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下降14.42%,归母净利润4177.25万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含税),同比下降68.94%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增加171.12%,归母净利润 - 131.51万元 [2] - 2024年毛利率32.14%,同比下降5.23pct 大型文艺演艺业务毛利率28.65%,同比下降8.80pct,文化旅游演艺业务毛利率34.22%,同比下降0.96pct 销售费用率3.51%,同比提升1.31pct,管理费用率8.61%,同比提升1.53pct,研发费用率6.52%,同比提升0.81pct,财务费用率 - 1.53%,同比降低0.62pct [3]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数量为3.68亿元,其中8788万元为大型文化演艺项目、2.80亿元为文化旅游演艺项目 [3] 业务发展 - 自2022年起布局C端业务,2024年上海六三二项目实现收入3219.81万元,净利润达766.54万元 先后落地杭州实景演艺《湘湖·雅韵》项目运营、青岛全景秀演《海上有青岛》 [4] - 践行“文化 + 科技”模式,将多种技术运用到国家大型活动项目中,引入低空无人机飞行表演,打造线上产品,为C端用户提供全新线上文化娱乐内容体验 [4]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首发经济”列为重点任务,文旅消费是发展首发经济的优质场景 演出行业成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和拉动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 旅游经济景气指数同比上升2.1%,持续保持在景气区间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为6.93/7.83/8.6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0/1.53/1.67亿元,EPS为0.73/0.80/0.87元,对应2025年5月21日26.19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36、33、30倍 [6]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展示了2024A - 2027E的各项财务指标,包括营收、成本、费用、利润、现金流等情况 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等指标也有体现 [11]
锋尚文化(300860)年报&一季报点评:Q1营收持续增长 探索文化科技创新
新浪财经· 2025-05-21 20:4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下降14.42%,归母净利润4177.25万元,同比下降68.94%,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含税)[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增加171.12%,归母净利润-131.51万元[1] - 2024年毛利率32.14%,同比下降5.23pct,其中大型文艺演艺业务毛利率28.65%(同比下降8.80pct),文化旅游演艺业务毛利率34.22%(同比下降0.96pct)[2] - 2024年销售费用率3.51%(同比提升1.31pct),管理费用率8.61%(同比提升1.53pct),研发费用率6.52%(同比提升0.81pct),财务费用率-1.53%(同比降低0.62pct)[2] 业务发展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3.68亿元,其中大型文化演艺项目8788万元,文化旅游演艺项目2.80亿元[2] - 2022年起布局C端业务,2024年上海六三二项目收入3219.81万元,净利润766.54万元,杭州《湘湖·雅韵》和青岛《海上有青岛》项目相继落地[3] - 践行"文化+科技"模式,运用AR、3D双威亚、裸眼3D等技术,在大型活动中引入低空无人机表演,开发线上文化娱乐产品[3] 行业机遇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首发经济"列为重点任务,文旅消费是发展首发经济的优质场景[4] - 演出行业成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和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旅游消费复苏带动投资和创新,全年旅游经济景气指数(CTA-TEP)同比上升2.1%[4] - 公司深耕文旅演出行业数十年,有望受益于国家促内需消费驱动的行业增长[4] 投资展望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6.93/7.83/8.66亿元,归母净利润1.40/1.53/1.67亿元,EPS 0.73/0.80/0.87元[5] - 按2025年5月21日收盘价26.19元/股计算,对应PE分别为36、33、30倍[5]
405.09万人次,镇江火出圈! 文旅融合绘新景,消费多元活力旺
扬子晚报网· 2025-05-07 20:14
文旅消费市场表现 - "五一"假期镇江全市重点旅游景区、街区、乡村旅游、文博场所累计接待游客405.0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4.32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同比增长24.39%、23.01% [1] 低空文旅创新项目 - 丹徒长山国际航空飞行营地推出滑翔伞和热气球飞行体验项目,提供空中视角沉浸式体验 [2] - 营地利用200多米高空优势,游客可俯瞰十里长山和长江景观,同时配套丛林越野车和露营烧烤等多品类休闲产品 [4][6] 科技与文化融合 - 金山、北固山景区引入AI机器人"金小智"和"北小固",通过诗词对擂、实景互动、歌舞演绎等形式增强游客体验 [7][9][11] - AI机器人参与《刘备招亲》实景演出,兼具文化传播与互动功能,提升亲子游客参与度 [9] 夜间经济与沉浸式体验 - 葛仙湖公园推出水幕光影秀、实景演艺和国风市集三大夜间活动,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13][15] - 沿湖设置近百个摊位展示非遗手作、潮流文创和传统美食,形成"科技+文化+烟火气"的夜间消费场景 [17] 艺术休闲新空间 - DUGAO COFFEE馆结合江景区位优势,打造"艺术转角"休闲空间,通过音乐会与咖啡业态结合吸引年轻客群 [18][20] - 镇江实施"文艺拾光浸润"工程,组织200余名文化指导师入驻文旅新空间,创新文化体验形式 [20] 未来发展方向 - 镇江计划持续创新文旅产品组合,打造"昼赏千年景,夜游诗意城"的全域体验场景,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