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象云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减损+再保补位” 我国巨灾保险体系更具韧性
金融时报· 2025-09-10 14:27
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积极应对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挑战 通过技术赋能风险减量和优化再保机制两大核心维度 深度融入国家巨灾治理体系 推动建设更具韧性与抗风险性的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 [1] 技术赋能风险减量 - 中国人保搭建"万象云"风险减量服务平台 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升级 与中国气象局加强合作 新引入1043个国家级气象站点实况 总量达3213个 新增六项定制化气象服务 [2] - 中国人保创新推出气象"四预"服务 上半年累计发送危险天气提醒超2912万次 在大灾期间发布预警信息近600万条 转移涉灾车辆6246台 开展非车险临灾排查2.3万余次 [2][3] - 中国平安从模型定价、风险管理、产品创新三方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组建自然灾害实验室和灾害时空数据库 研发国内直保公司首个巨灾模型 优化"鹰眼"系统 [3] - 中国太保创新"太保e农险"数智运营服务体系 综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加强风险减量管理 上半年风险减量服务触达20.6万户次农户 [4] - 通过风险减量服务举措 中国人保累计为社会减少损失约1.62亿元 大灾对综合赔付率的影响为1个百分点 损失净额为25.1亿元 同比下降38.3% [2] 巨灾保险产品创新 - 中国太保因地制宜开发救助型、创新型、指数型等多种类别巨灾保险 上半年提供巨灾风险保额超6000亿元 上线台风灾因风险累积模型 [4] - 中国平安借助模型定价数据 开展巨灾指数保险、巨灾救助保险、复合型巨灾保险试点 [3] - 中国再保加快推进巨灾保险产品创新落地 深度参与全国21个省市巨灾保险试点 在八成项目中担任首席再保人 在河北、湖北、陕西落地综合巨灾保险项目 [6] 再保险机制优化 - 上市险企通过调整再保合约结构、加强国内外市场协同、强化技术支撑等方式 完善"比例+超赔"巨灾保障体系 [5] - 中国人保实施"比例+超赔"巨灾风险保障机制 提高多项合约分保比例 全国农险成数合约分保比例从24.9%提升至25.6% 非水溢额合约排分率提高2.7个百分点 农房合约分保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 [6] - 在超赔保障方面 中国人保将非地震事故保障上限从25亿元提升至30亿元 [6] - 中国再保成立气候风险研究中心 上线中国巨灾风险地图 全景展示6种灾因历史风险情况 [6] 再保险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续转费率受市场供需影响出现波动 局部区域与险种费率有所下行 但部分业务费率保持上涨 业务结构与起赔点较为稳定 [7] - 全球多起巨灾事件推高行业损失 对再保市场影响高于上年同期 但行业回报保持较高水平 吸引资本持续进入 [7] - 巨灾事件可能推动国际再保险保障需求增加 对2026年费率走势有正向作用 但北美飓风季不确定性仍存 [7] - 再保险境内业务以"保效益"为核心优化合约条件 境外业务需应对费率波动压力 [7]
华润万象生活2025中期业绩发布 核心业绩稳健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4:36
核心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85.24亿元,同比增长6.5%,核心净利润20.11亿元,同比增长15% [2]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529元,同比增长89.6%,另宣派特别股息每股0.352元,首次实现中期核心净利润100%分派 [2] - 在管面积4.2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合约面积4.52亿平方米 [4] 商业运营表现 - 零售额1220亿元,同比增长21.1%,增速超越社消零行业水平 [2] - 在营购物中心125座,其中53座零售额居当地榜首,104座位列当地市场前三 [2] - 新开购物中心4个,第三方接场项目调改后零售额及租金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2] 业务规模与拓展 - 未开业项目75个(母公司项目35个,第三方项目40个),新签外拓项目6个 [3] - 第三方合约面积新增1432万平方米,其中66.7%位于一二线核心城市 [4] - 写字楼业务在管项目225个,面积1779万平方米,运营项目出租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74.1% [3] 城市空间服务 - 城市空间在管面积1.27亿平方米(较2024年末增长1.8%),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15.1%) [4] - 合同回款率83.8%(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新获取项目覆盖政务、生态、商业及医疗多元场景 [4] - 客户满意度92.06分,位居行业前列 [4] 会员与数字化生态 - 万象星会员总量突破7200万,其中商业会员6500万(同比增长32%) [5] - 消费与复购会员人数均同比增长超30%,积分发放总额5.9亿元(同比增长18%) [5] - 商业航道门店管理系统100%覆盖在营项目,物业航道平台实现多业态100%覆盖 [7] 绿色低碳与ESG - 4座购物中心实现100%绿色电力采购,节能改造年节电量约2000万千瓦时 [7] - 碳核查全域覆盖,集采低碳环保认证比例达30% [8] - ESG公益项目覆盖40万人次服务量及11座希望小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