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硅酸镁原料药

搜索文档
原料药价格上涨约30倍 山东一药企被罚没3765万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7-22 20:20
三硅酸镁原料药垄断事件 - 潍坊中源医药有限公司垄断三硅酸镁原料药销售市场,2014-2019年市场份额从74%提升至99% [4] - 垄断期间销售均价达包销前的2.7-15.7倍,最高价达包销前的3.1-27.3倍 [5] - 2018-2019年市场最高价格达垄断前约30倍(从17元/千克涨至约510元/千克) [2][5] 行政处罚情况 - 潍坊中源被没收违法所得1589.41万元,并处2018年销售额7%罚款2175.81万元,合计3765.22万元 [5] - 4家企业(潍坊金凯盛医药等)因提交虚假材料各被处罚20万元 [6][7][8] 市场供需变化 - 2014年前国内有4家具备生产资质企业,实际主要供应商从2家减少至1家 [3][4] - 目前具备三硅酸镁原料药资质企业增至8家,包括新增4家生产和进口企业 [8] - 市场需求减少因下游制剂企业生存困难及民众健康意识提升 [2] 行业影响 - 原料药价格暴涨导致部分制剂企业因成本压力被迫停产 [5] - 垄断行为损害制剂企业、患者和社会公共利益 [3] - 反垄断调查被视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积极举措 [2]
潍坊中源垄断原料药被罚3765万,相关企业阻碍调查亦受罚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15:10
原料药领域再现垄断新案。 7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通报,潍坊中源医药有限公司在三硅酸镁原料药销售市场中,实 施了不公平高价销售、拒绝交易、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行为,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执法部 门依法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合计罚没金额达3765.22万元。 不仅如此,与潍坊中源有业务往来的四家药企还因不履行配合反垄断调查义务,提交虚假证据等行为, 均被反垄断执法机关处以20万元罚款。 据了解,三硅酸镁是一种主要用于胃药和降压药制剂的重要药品原料,属于我国严格监管的原料药品 类。由于生产和销售均需获得相关许可,市场进入门槛高,竞争格局相对封闭,这一行业特性也使得滥 用行为更易形成。 其余企业中,河北利鑫因环保原因停产,亚宝药业(600351)主要自产自用,三门峡赛诺维虽具备资质 但未实现批量销售。整个市场实际处于单一供应、缺乏竞争的高度集中状态。 同时,由于进口药品需取得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涉案期间无企业获得三硅酸镁原料药进口注册证,也 无法通过国际市场获取替代来源。这一高度封闭格局使得制剂企业对潍坊中源医药形成高度依赖,基本 丧失议价权和替代选择。 售价涨幅达27倍,限制交易方式多样 在取得市 ...
未如实提供证据,四家药企因阻碍反垄断调查各被罚20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22:44
反垄断调查处罚 - 四家药企因拒绝、阻碍反垄断调查各被罚款20万元,涉事企业包括上海青平药业、重庆明波医药、潍坊龙海诚医药、潍坊金凯盛医药 [1] - 案件涉及三硅酸镁原料药垄断案,潍坊中源医药在2014-2019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不公平高价销售、拒绝交易等行为,被罚没约3765.22万元 [1] - 四家药企均与潍坊中源有业务往来,例如上海青平在2014-2019年期间与潍坊中源签订《销售协议》包销三硅酸镁原料药 [1] 企业调查行为 - 上海青平最初否认与潍坊中源存在返利记录,直到2021年3月才承认返款事实 [2] - 潍坊龙海医药否认与潍坊中源存在除正常购销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和利润分配 [2] - 重庆明波医药法人最初否认委托采购,后承认销售行为仅为走票,销售收入已返还潍坊中源 [2] - 潍坊金凯盛医药在听证会上推翻前期提交的证据,辩称业务非垄断行为 [2] 法律依据与处罚结果 - 根据修改前《反垄断法》规定,拒绝配合调查的单位最高可处100万元罚款 [3] - 四家药企因提交虚假证据、浪费执法资源,被山东市场监管局各处以20万元罚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