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怀

搜索文档
历史记忆塑造民族精神
中国青年报· 2025-07-18 07:00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本主要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传承展开,不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行业趋势、经济数据等商业相关内容的文本,以便进行符合要求的分析总结。当前文本属于历史纪念类文章,重点在于民族精神、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等方面。
用好暑期实践 砥砺爱国情怀(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7-14 06:00
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 - 医学、教育学等专业大学生可通过社区义诊、留守儿童课业辅导践行职业伦理 [1] - 农业经济专业学生可深入田间开展产业调研,助力农产品电商化转型 [1] - 文旅专业学子可参与非遗推广和传统村落文化创意,解读乡村发展密码 [1] - 新能源专业学生可调研光伏电站项目,分析可再生能源基层应用路径 [1] 科技前沿与人才培养 - 学校可组织学生进入实验室、科研院所与高科技企业,接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 [2] - 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领域的技术攻关需要青年创新人才勇闯"无人区" [2] - 科技与人才竞争是综合国力角力的核心,需增强学生科技报国内生动力 [2] 产业与基层发展 - 专业学识与乡土实践结合可加速构建"国之大者"认知体系 [2] - 深入一线服务人民能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具体建设行动 [2] - 基层实践有助于理解中国乡村发展模式与产业转型需求 [1][2]
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公告
新京报· 2025-07-09 12:47
活动概述 - 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与市委教育工委联合主办,旨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并展现青春活力,属于2025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系列 [1] - 面向首都高校全体青年学生征集主题积极、创意新颖的短视频作品,通过影像表达对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强国使命的感悟,优秀作品将获颁奖及成果展示 [2] 视频选题 - **抗战精神及红色历史记忆**:聚焦北京红色场馆(如抗战馆、卢沟桥、北大红楼等)、抗战英雄故事、革命文物及纪念日(如全民族抗战爆发纪念日)进行创作,强调史料真实性与创意表达 [4] - **其他主题**:包括传统文化传承、大学生青春故事及国家重大成就记录,要求内容与北京及大学生自身相关,新颖选题将获重点培育指导 [5] 视频要求 - **内容标准**:需紧扣"抗战""爱国""红色""创意"主题,保证原创性、史实准确性和情感共鸣,符合《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 [6][7] - **技术要求**:时长3-5分钟,MP4格式1080P画质,需使用统一片头,音频电平≤-6dB,字幕需简体中文且无商业水印 [8] 征集与评选流程 - **征集方式**:分组织推荐(每校至少10部)和个人申报(团队限5人),分两批提交(第一批抗战主题优先,截止2025年9月3日;第二批截止11月1日) [9][10][11] - **活动安排**: - 7月发布公告并组织拍摄,开展4场线下专题活动(含抗战遗址拍摄) [12][13] - 分两批初选(9月、11月),由史学及媒体专家评审,入围作品线上展示投票 [13] - 12月终评结合内容质量、传播数据及专家意见,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作品奖,年底举办颁奖典礼 [14][16] 其他事项 - 参赛者需确保作品著作权无争议,主办方保留使用权(如公益宣传),禁止刷票行为 [15] - 奖项包括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及12个优秀作品奖,均颁发证书及奖杯,另设优秀组织单位荣誉 [16]
国家力量振奋人心!“航母热”“海军热”凝聚香港市民浓浓爱国心、民族情
央视网· 2025-07-07 13:41
航母编队访港活动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结束为期5天的香港访问活动,于7月7日上午返航离开香港 [1] - 编队由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及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 [1]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昂船洲军营码头举行欢送仪式,湛江舰和运城舰驶离码头时获政府直升机及船队伴航护送 [3] 公众参与情况 - 超过3万名香港市民、青少年学生及各界爱国人士登上山东舰、湛江舰和运城舰参观 [8] - 300多名中学生参加甲板讲解活动,官兵演示战机起飞指令动作并讲解舰载导弹系统 [16] - 市民在甲板听到《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时热泪盈眶,高呼爱国口号 [12] 军事技术展示 - 山东舰是中国首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2019年入列 [14] - 编队展示完整战斗群配置,体现中国海军体系化作战能力 [14] - 甲板官兵身着7种颜色"彩虹背心"代表不同专业岗位,包括起降指挥、武器装填等 [16] 社会影响 - 活动在香港引发"航母热""海军热",凝聚爱国情怀 [6] - 90多岁东江纵队老战士登舰感慨国家海军从木船到航母的发展 [12] - 香港回归当天出生的舰员收到市民特别礼物,体现内地与香港情谊 [12] 历史背景 - 这是山东舰航母编队首次访问香港 [8] -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曾于2017年7月访问香港 [19] - 两艘航母首次对公众开放都选择在香港 [19]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赵一曼:舍家卫国的巾帼英雄
新华社· 2025-06-20 15:32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讲述赵一曼烈士的生平事迹和精神传承,属于历史人物传记类内容,不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信息。经核查,全文未提及任何企业、市场、经济数据或行业动态,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商业、金融或产业相关内容的文档进行分析。
这座小城,为何街道如此命名?
新华网· 2025-06-17 19:36
历史背景与街道命名 - 重庆北碚区老城核心区街道以沦陷省市命名,如辽宁路、北京路、天津路等,记录抗战时期军民爱国行动 [1] - 1939年当地官方公告决定以沦陷区地名替换15条旧街名,如九一八事变后改清合路为辽宁路,卢沟桥事变后改东山路为卢沟桥路 [2] - 街道命名机制为"前方沦陷一座城市,北碚就命名一条路",如1938年广州沦陷后改和睦路为广州路 [2] 抗战历史与文化价值 - 这些道路见证了抗战时期北碚军民输送4000多名士兵、组织募捐和赶制寒衣等爱国行动 [4] - 1942年名剧《屈原》在北碚民众会堂公演五天,激发群众爱国热情,反映当时统战工作成效 [4] - 现存南京路街区保留当年格局,名称延续至今,成为北碚独特的历史文化记忆载体 [4] 城市更新与改造进展 - 南京路片区启动改造工程,涉及17栋建筑、20万平方米面积、1600户居民,重点解决基础设施落后问题 [4] - 具体改造包括更新1000米地下管网、新增1500处照明、规范2万米管线、增设700个泊车位、加装88部电梯 [5] - 改造兼顾历史保护与现代需求,修缮嘉陵相馆、新华日报发行站等旧址,整合卢作孚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 [7] 社会效益与居民反馈 - 改造后社区活力提升,居民杨远素因环境改善放弃搬迁计划,认可绿化增加、外墙翻新等举措 [7] - 片区正推进新一轮更新,目标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融合,打造宜居宜游区域 [7]
从高原“情书”到国门“防火墙”......移民管理警察用信仰与科技书写新时代答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21:45
边境红色旅游发展 - 新疆边检总站喀什边境管理支队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将老营房改造成边境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成为瓦罕走廊网红旅游打卡地 [1] - 警史馆展示瓦罕走廊人文历史和派出所75年戍边史,包含《冰山上的来客》原型故事及历代戍边战士事迹 [2] - 警史馆免费开放后吸引6万余名游客参观,留言板收集8000余封便签,内容以"祖国万岁"为主,显著提升爱国教育影响力 [3] 出入境证件防伪技术 - 全国边检口岸今年查获近500份伪假出入境证件,涉及偷渡、人口贩运等跨境犯罪 [4] - 伪假证件技术升级,部分电子护照出现芯片伪造,传统查验方式难以识别 [4] - 移民管理部门部署智能证件阅读机,可在数秒内通过防伪特征和芯片数据分析真伪,并建立实验室进行分子级材料鉴定 [5] 科技在边境管理中的应用 - 通过整合全国伪假案例数据,实现造假趋势精准分析和预警 [5] - 智能设备与实验室技术结合,显著提升证件查验能力,未来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5]
2025高招全服务丨名师解析高考作文题 聚焦立德树人 与主旋律共振
河南日报· 2025-06-08 07:18
高考作文题目分析 - 作文题目材料来自老舍《鼓书艺人》、艾青《我爱这土地》和穆旦《赞美》中的三句话,体现个体与国家、民族、时代关系的深度思考 [2] - 题目特点包括聚焦立德树人核心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凸显语文科目的价值导向 [2] - 三则材料共同点围绕民族精神、爱国情怀、责任担当、敢于发声、热爱奉献等核心思想 [2] 作文切入角度 - 考生可从民族外部与内部、小我与大我、个体与国家、过去与现在等关系切入 [2] - 青年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可扣住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行立意 [2] - 其他切入角度包括阻碍与信念、困境与突破、收获与牺牲等议题 [2] 写作要求 - 立意需与材料正相关,同时具备思想深度,可结合社会现实进行辩证思考 [3] - 结构需清晰,分论点应分开合拢,体现逻辑性和条理性 [4] - 文体需规范,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可混杂 [4] - 论据需适配,语言需生动,可运用因果关系、假设关系等关联词 [4] - 建议融入叙议结合、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方式,展现情感与书写优美度 [4] 作文主题意义 - 引导青年人关注自我发展与祖国发展的联系 [4] - 激发青年人的爱国情怀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 [4]
以青春护家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31 06:16
少年警讯组织概况 - 少年警讯成立于1974年 已运营51年 是香港警方下属的重要青少年组织 致力于培育具有法治精神和爱国情怀的新一代 [6] - 组织持续开展社区服务 中式步操训练 升旗仪式 历奇锻炼等活动 近年新增网络安全和职业规划等实用课程 [8] - 2024年3月22日举办"少年警讯奖励计划2024颁奖典礼" 颁发象征最高荣誉的金星章 [6] 核心成员发展路径 - 21岁张灏泓:6年少讯生涯从普通会员成长为义务步操教官 走访多所学校教授中式步操 通过"辅警大学生计划"加入辅警队伍 目标投考警队督察 [6][7] - 19岁曾梓轩:从内向性格成长为黄大仙少讯领袖 担任国家安全展览厅义务导赏员 参与"青年国安大使"计划 2024年2月赴新加坡进行警政交流 [9][10] - 14岁徐骅美:加入少讯2年即晋升荃湾区资深领袖 统筹"打骗荃城嘉年华"等大型活动 以指挥员身份参与步操比赛获评"优秀队员" [9] 关键活动与成果 - 张灏泓曾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摩卫星发射 徐骅美2024年4月参与内蒙古治沙基地植树活动 亲身体验可持续发展实践 [7][8] - 曾梓轩参与社区建设 担任黄大仙区少讯咨询会副主席 徐骅美编排禁毒话剧进行公众宣传 [9][10] - 张灏泓连续两年(2023-2024)获金星章 现任旺角少讯资深领袖 [11] 组织发展目标 - 少年警讯计划通过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 培养青少年法治观念 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为香港长远繁荣稳定输送人才 [11] - 金星章获得者将承担更多责任 如徐骅美计划设计新型活动传播少讯精神 张灏泓将少讯经历作为投考警队督察的重要基础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