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欧智能制造A
icon
搜索文档
中欧科技战队多只产品排名领先,工业化投研体系显成效
新浪基金· 2025-10-13 18:40
行业表现与驱动因素 - 科技板块成为市场焦点,截至9月末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年内涨幅均超50%,创下近三年和近四年新高 [1] - 行业迎来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科创板"1+6"新政和"人工智能+"行动方案等政策出台,AI大模型技术迭代加速,算力基础设施和智能驾驶等细分领域蓬勃发展 [1] - 在此背景下,科技主题基金表现突出,中欧基金科技战队旗下多只产品业绩排名靠前 [1] 具体基金产品业绩 - 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A近一年收益率在59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1/59) [2] - 邵洁管理的中欧智能制造A近一年收益率排名同类前2%(28/1860),近三年收益率排名同类前1%(10/1389) [2] - 刘伟伟管理的中欧时代共赢A1和中欧成长先锋A近一年收益率分别位居同类前9%(150/1860)和前6%(101/1860) [2] - 钟鸣管理的中欧内需成长A近一年和近三年收益率分别位居同类前10%(179/1860)和前18%(246/1389) [2] 团队投研方法与产业洞察 - 团队对科技行业有深度洞察,早在2023年一季度就开始研究光模块领域,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勾稽关系大表"进行交叉验证 [3] - 冯炉丹在2025年四月底捕捉到AI产业从研发驱动转向商业化驱动的关键信号,并及时与团队分享研判投资机会 [3] - 团队采用"工业化"投研体系,依托专业化分工与流程化协作,研究员与基金经理在"五要素模型"框架下共同研究形成深度共识 [7] 团队成员专业观点 - 杜厚良认为海外多模态大模型结合MCP应用带来推理端爆发,国内将快速跟进 [4] - 冯炉丹指出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向L3级智能体演进的关键期,拓宽了真实场景的可商业化空间 [4] - 邵洁认为AI大模型突破性能降低成本的趋势持续,AI硬件、智驾、医疗、游戏和AI agent等领域将成长出本土优质企业 [4] - 钟鸣认为通过持续学习升级,机器人有望实现不同等级的人工替代 [5] - 王颖认为市场中长期机会来自科技创新和出海,AI应用快速发展提升拥有海外品牌和渠道能力公司的价值 [5] - 刘伟伟对国内人工智能发展充满期待,将关注国产算力芯片、智能驾驶、互联网应用和端侧硬件领域机遇 [6] - 刘金辉认为国内AI大模型迭代速度将加快,因DeepSeek可能发布新模型且AI芯片供应链改善 [6]
中欧“科技战队”多点开花 多只科技主题基金跻身业绩榜前列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5:48
2025年权益基金上半场表现 - 一季度人形机器人等科技板块领涨市场,二季度创新药行业热度攀升,市场机会快速轮动 [1] - 中欧基金旗下多只科技主题基金在震荡行情中表现突出,成为科技投资领域标杆 [1] - 中欧数字经济A上半年收益达34.48%,远超业绩比较基准的2.96% [3] - 中欧高端装备A上半年收益27.96%,同期基准为-0.82% [3] - 中欧智能制造A上半年收益27.36%,同期基准为3.09% [3] 中欧科技主题基金布局 - 公司聚焦科技主题产品超20只,实现科技行业全覆盖 [3] - 研究触达全产业链,涵盖半导体、AI硬件、大模型、消费电子、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 [3] - 中欧科创主题A上半年收益24.49%,中欧互联网先锋A收益21.74%,均大幅跑赢基准 [3] 中长期业绩表现 - 中欧数字经济A近一年收益93.07%,同类排名第1(1/54) [4] - 中欧智能制造A近一年收益69.11%,同类排名前1%(13/1819) [4] - 中欧科创主题A近一年收益68.01%,同类排名前2%(3/220) [4] - 中欧智能制造混合近3年收益37.05%,同类排名前1%(11/1343) [9] - 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近3年收益24.22%,同类排名第2(2/23) [9]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经理冯炉丹专注AI全产业链研究,采取"短期抓景气,中期看壁垒,长期谋变革"策略 [6] - 中欧智能制造混合基金经理邵洁聚焦硬科技领域,擅长挖掘AI硬件、半导体、智能制造赛道机会 [7] - 邵洁投资理念强调"相信创新价值,前瞻科技周期,寻找个股Alpha" [7] 投研体系优势 - 公司建立"中欧制造"体系,通过专业化分工、标准化流程、数智化平台提升投研效率 [10] - 投研平台覆盖全球非标准化数据库,能快速定位具备竞争力公司 [10] - 体系催生认知升级"化学反应",为科技投资提供坚实支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