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端运动自行车

搜索文档
骑行凉了
投资界· 2025-08-09 15:01
骑行市场热度消退 - 2024年上半年中高端运动自行车销量同比增幅超20%,但8月起需求明显回落[5] - 二手平台转卖数量激增,部分卖家标注"冲动购"或"吃灰",低价抛售现象普遍[5][18] - 街头骑行团体数量锐减,俱乐部活动参与率显著下降,从"一呼百应"变为"凑不齐人头"[8][15] 行业供需失衡 - 禧玛诺财报显示中国区零部件销售额同比下降40%,合并净利润下滑60%[5] - 美利达/捷安特库存过剩比例达45%/40%,禧玛诺库存积压20%[26] - 高端车型价格大幅下调:崔克部分车型降超30%,捷安特PCR Ltd2+降价1400元至5598元[15] 消费行为特征 - 2022年中高档自行车内销同比增长30%,但2024年退潮后二手市场出现腰斩甩卖(如闪电SL8从3.8万跌至1.5万)[8][18] - 入门级装备需投入3000-5000元,专业级配置超万元,叠加头盔/锁鞋等配件额外增加上千元成本[21] - 社交平台内容从"骑行打卡"转向"退坑"讨论,主要归因于时间/金钱门槛过高[8][24] 企业财务冲击 - 捷安特2024年净利润缩水近三分之二,荷兰Accel集团亏损28.6亿元人民币[27] - 小布自行车利润跌幅超99%,上海凤凰销售净利率长期低于10%[27][29] - 国产品牌集中百元低端市场,海外品牌如闪电/梅花等毛利率显著占优(禧玛诺利润率15%-20%)[29] 行业转型方向 - 核心用户消费韧性仍在:2023年淘系平台骑行装备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27] - 需突破OEM模式瓶颈,加快中高端产品国产替代,提升品牌溢价能力[31][32] - 基础设施完善(非机动车道等)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行业进入挤泡沫阶段[8][26]
骑行热催生消费新商机
经济日报· 2025-04-28 08:14
文章核心观点 “骑行热”升温带动骑行产品消费,虽热度趋于平稳但带来消费商机,企业需精细化运营,同时提振骑行消费需多部门合作 [1][2] 行业现状 - 2024年上半年国内中高端运动自行车消费大幅增长,自主品牌中高档产品销售增长20%,全年竞赛型自行车进口量同比增长12.5%,骑行服等产品销售额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1] - 自去年8月起自行车市场需求趋于理性,中高端消费回落,国际知名品牌布局中国市场给国内品牌企业带来压力 [1] 企业运营建议 - 做好售后服务,通过良好专业的售后服务延伸消费链条,拓展骑行后消费市场 [1] - 搭建骑行生态,通过开设骑行小站、组织骑行活动等打造骑行爱好者聚集地,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品牌忠诚度,激发二次消费和口碑传播 [2] 外部合作建议 - 提振骑行消费需城市规划、交通、交管等部门通力合作,规划骑行线路、营造友好骑行环境、倡导绿色出行方式,促进骑行消费持续火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