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热退潮

搜索文档
骑行凉了
投资界· 2025-08-09 15:01
骑行市场热度消退 - 2024年上半年中高端运动自行车销量同比增幅超20%,但8月起需求明显回落[5] - 二手平台转卖数量激增,部分卖家标注"冲动购"或"吃灰",低价抛售现象普遍[5][18] - 街头骑行团体数量锐减,俱乐部活动参与率显著下降,从"一呼百应"变为"凑不齐人头"[8][15] 行业供需失衡 - 禧玛诺财报显示中国区零部件销售额同比下降40%,合并净利润下滑60%[5] - 美利达/捷安特库存过剩比例达45%/40%,禧玛诺库存积压20%[26] - 高端车型价格大幅下调:崔克部分车型降超30%,捷安特PCR Ltd2+降价1400元至5598元[15] 消费行为特征 - 2022年中高档自行车内销同比增长30%,但2024年退潮后二手市场出现腰斩甩卖(如闪电SL8从3.8万跌至1.5万)[8][18] - 入门级装备需投入3000-5000元,专业级配置超万元,叠加头盔/锁鞋等配件额外增加上千元成本[21] - 社交平台内容从"骑行打卡"转向"退坑"讨论,主要归因于时间/金钱门槛过高[8][24] 企业财务冲击 - 捷安特2024年净利润缩水近三分之二,荷兰Accel集团亏损28.6亿元人民币[27] - 小布自行车利润跌幅超99%,上海凤凰销售净利率长期低于10%[27][29] - 国产品牌集中百元低端市场,海外品牌如闪电/梅花等毛利率显著占优(禧玛诺利润率15%-20%)[29] 行业转型方向 - 核心用户消费韧性仍在:2023年淘系平台骑行装备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27] - 需突破OEM模式瓶颈,加快中高端产品国产替代,提升品牌溢价能力[31][32] - 基础设施完善(非机动车道等)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行业进入挤泡沫阶段[8][26]
骑行爱好者们开始集体退坑
投中网· 2025-08-07 10:33
骑行行业现状 - 2024年上半年中高端运动自行车销量显著提升,国产品牌中高端产品同比增幅超过20%,但8月起需求明显回落[6] - 二手平台转卖数量激增,部分卖家因冲动消费低价抛售闲置车辆[6] - 禧玛诺2024年财报显示合并净利润同比下滑60%,中国区零部件销售额同比下降40%[6] 市场热度变化 - 2022年骑行热潮兴起,中高档自行车内销同比增长超30%,部分车型需提前3-12个月预订[9] - 2024年高端车型价格大幅下调:崔克部分车型降幅超30%,捷安特PCR Ltd2+降价1400元至5598元,迪卡侬多款车型打6-9折[10] - 二手市场价格腰斩,闪电SL8从3.8万跌至1.5万,喜德盛AD350售价不足原价一半[11] 需求退潮原因 - 参与人群以跟风为主,社交平台热度消退后注意力转移[13] - 入门成本高:整车需1000-5000元,专业装备(头盔、锁鞋等)累计花费超千元[14] - 时间投入大:需定期晨骑、夜骑及周末拉练,工薪阶层难以持续[17] 产业链影响 - 库存压力显著:美利达库存过剩45%,捷安特40%,禧玛诺20%[20] - 厂商利润暴跌:捷安特2024年净利润缩水三分之二,荷兰Accell集团亏损28.6亿元人民币,小布利润跌幅超99%[20] - 国产品牌困境:凤凰、飞鸽主力车型价格在百元区间,上海凤凰2023年销售净利率不足3%,远低于禧玛诺15%-20%的利润率[22] 行业未来方向 - 需突破中高端市场瓶颈,加快国产替代,提升整车和零配件品牌溢价[24] - 核心用户消费韧性仍在:2023年一季度淘系平台骑行装备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20]
骑行爱好者们开始集体退坑
36氪· 2025-08-06 21:35
骑行热潮退潮 - 2024年上半年中高端运动自行车销量显著提升,国产品牌中高端产品同比增幅超过20%,但8月起需求明显回落[5] - 二手平台转卖数量增加,部分卖家表示"冲动购"或"吃灰",低价出售闲置装备[5] - 知名零部件品牌禧玛诺合并净利润同比下滑60%,中国市场零部件销售额同比下降40%[5] - 行业从暴利预期下的扩张产能转入挤泡沫阶段,高端车型价格下调幅度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5][9] 骑行热潮兴起 - 2022年后骑行因具备运动、户外、社交三重属性而走向大众,中高档自行车内销同比增长超过30%[7] - 部分"网红款"车型需提前3-12个月预订,一车难求[7] - 2022年自行车全行业营收增速仅3%,但利润同比增长逾20%[7] 骑行退潮原因 - 参与者多为跟风,注意力易被其他新鲜事物分流[15][16] - 入门成本高:基础车型1000-3000元,中端车型3000-5000元,专业级车型上万元[17] - 装备投入大:头盔1000-3000元,加上锁鞋、骑行服等配件总花费上千元[17] - 时间投入大:需参加晨骑、夜骑、长距离拉练等活动,对工薪阶层不友好[19] 行业影响 - 美利达库存过剩比例约45%,捷安特40%,禧玛诺20%[23] - 捷安特2024年净利润同比缩水近三分之二[24] - 荷兰Accell集团2024年亏损3.25亿英镑(约28.6亿元人民币)[24] - 小布2024财年利润跌幅超99%[24] 国产厂商现状 - 国产老牌凤凰、飞鸽畅销车型集中在百元区间[26] - 上海凤凰历年销售净利率未超过10%,2023年不足3%[26] - 禧玛诺利润率常年稳定在15%-20%[26] - 国内厂商多以OEM/ODM为主,缺少高端品牌[26] 行业未来 - 核心发烧友消费韧性仍在,淘系平台自行车及装备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24] - 需在中高端产品持续投入,加快国产替代,提升品牌溢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