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配件

搜索文档
南京海关三大便利化措施,激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双循环”枢纽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5-27 05:55
内外贸一体化改革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内外贸货物的物流交汇点 承载着为服务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供给和模式创新的重要使命 [1] - 南京海关隶属金港海关依托"金港关助"服务品牌 充分发挥张家港综合保税区"口岸+保税"功能叠加优势 推出多项业务改革 服务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1] "区内直转"业务改革 - 允许非保税货物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保税货物开展集拼、分拨业务的"按状态分类监管"改革是海关总署对于内外贸货物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创新 [2] - "区内直转"改革允许综保区内实施分类监管的非保税货物申报转为保税仓储货物后 直接核增核减海关账册 不要求实货进出卡口 通过数据"跑路"替代货物"跑腿" 节约企业装卸、运输成本 [2] - 嘉会物流(张家港)有限公司通过该模式将199台无刷电机从"国内货"转为"保税货" 预计后续推广此模式每票可节省装卸与运输成本约4万元 压缩通关时间40%以上 [2] "管道互联"液体货物运输 - 张家港综保区已成为大宗液体化工品物流集散中心 乙二醇、二甘醇等主要进口化工品数量占全国年进口量的三成以上 [3] - 金港海关创新推动"区港联动+管道运输"的"口岸直提"新模式落地 通过管道运输方式显著提升区内外码头、仓储、工厂的联动效应 大幅化解液体化工品"滞"的风险 [3] - 2025年以来 金港海关已通过管道运输方式监管出入区货物21134吨 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超过400万元 [3] "一票多车"大宗货物运输 - "一票多车"模式允许企业将大宗货物分为多个批次运输 不再需要集齐全部车辆集中到特殊监管区域卡口验放 避免了"前车等后车"造成拥堵的问题 [4][5] - 今年以来企业申报43票"一票多车"货物 涉及货物14417吨 平均每票通关时效缩短5天 累计为企业节省物流费用约108万元 [5]
花20万骑自行车?CityRide带火「骑行经济」
36氪· 2025-05-15 08:03
骑行消费市场概况 - 2023年中国千元以上自行车产量达1215万辆,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2657.7亿元[3] - 骑行带动整车、配件、穿戴装备等产业链发展,装备党年均消费超20万元[9][10] - 天猫双11骑行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自行车整车增长超80%[18] 骑行装备消费特点 - 公路车成主流,入门款价格3000-4000元,高端款达十几万元[5][16] - 改装文化盛行,高端轮组、车架等配件价格超整车,订单曾排至2025年[8][18] - 骑行服销量暴涨,天猫618期间同比增长390%,头盔、锁鞋等穿戴装备需求旺盛[19] 产业链升级与新业态 - 全国现存4500余家骑行相关企业,2024年新增550余家[15] - Fitting服务兴起,单次收费700-800元,机构预约爆满[21][22] - 骑行绿道建设及赛事活动推动"骑行+"业态,串联景点、民宿等资源[23] 国产品牌发展动态 - 喜德盛转型公路车市场并收购环法车队,瑞豹门店量2023年增长60%[29][30] - 国产配件崛起,SCOM轮组、迈金变速器打破国际品牌垄断[32] - 2024年下半年行业降价潮,部分车型价格降幅达50%,经销商利润承压[33] 市场趋势与挑战 - 消费群体年轻化,客单价提升至4-5万元,家长愿为初中生购置高端车[26] - 产能过剩与竞争加剧导致营业额下滑10%-20%,行业进入理性调整期[33][35] - 长期潜力仍存,需品牌坚守长期主义并引导市场[35]
Fox(FOXF)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9 05: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总合并净销售额为3.5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335亿美元增长6.5% [7][24]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30.9%,与去年同期持平;调整后毛利率为30.9%,低于去年同期的32.3%,主要因产品组合向动力运动业务转移,成本降低举措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毛利率和调整后毛利率环比分别提高200个基点和170个基点 [24][25]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运营费用为3.6亿美元,主要受2.62亿美元非现金商誉减值费用影响;排除该影响,调整后运营费用占净销售额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24.1%降至23.8%,下降约30个基点 [25]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税收优惠为36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30万美元 [2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597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亏损6.23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35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亏损0.08美元,主要因商誉减值;调整后净收入为98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收益0.23美元,去年同期为119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收益0.29美元 [26]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396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04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11.2%,低于去年同期的12.1%,主要因产品组合从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向动力运动业务转移,持续改进工作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 [26] - 截至2025年4月4日,库存较2024财年末增加410万美元,即1%,主要因有目的地增加售后市场业务库存;预付和其他流动资产较第四季度减少超2600万美元;循环信贷余额为1.63亿美元,高于2025年1月3日的1.53亿美元;定期贷款余额为5.47亿美元,低于2025年1月3日的5.52亿美元(扣除贷款费用)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动力车辆集团(PVG) - 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1.22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主要因摩托车业务扩张抵消了传统动力运动产品线行业需求下降的影响 [12]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环比提高50个基点,达到11.8% [12] 售后市场应用集团(AAG) - 净销售额从去年同期的1.019亿美元增长9.9%,达到1.119亿美元,主要因改装销售增加和售后市场产品需求上升 [15]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达到15.2%,环比提高330个基点,自2024年第三季度以来累计提高590个基点 [15] 特种体育集团(SSG) - 净销售额从去年同期的1.135亿美元增长6.6%,达到1.21亿美元,自行车业务增长强劲,Marucci业务表现超预期 [17]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降至19.3%,环比暂时下降,主要因季节性因素、间接费用吸收减少和产品工程投资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市场,高端卡车原始设备制造商正在进行车型年度转换,市场有企稳迹象,高端车辆类别比整体市场更具抗风险能力,但关税对未来需求的影响尚不确定 [13] - 摩托车市场,公司重新进入该市场,拥有众多知名客户,并计划拓展新客户,有助于抵消动力运动其他领域的疲软 [14][15] - 售后市场,尽管高利率和高库存水平对整体市场构成挑战,但公司售后市场零部件业务表现强劲,车轮和升降套件持续增长 [16] - 自行车市场,库存水平有正常化迹象,公司自行车业务实现增长 [17] - 棒球和垒球市场,Marucci作为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的官方球棒合作伙伴取得进展,新产品发布和鱼雷球棒需求增加推动业务增长;新推出的快投垒球棒Azurea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18][1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实施成本优化战略,包括简化和整合业务布局、优化产品组合、管理营运资金和开展成本降低计划,以应对近期挑战,实现利润率持续改善和自由现金流增加 [8][9][10] - 持续投资创新,推出新产品,以创造有意义的客户互动,巩固市场地位 [8] - 应对关税影响,公司采取供应链缓解、有针对性的定价行动等措施,并持续分析关税发展动态,实施缓解策略 [22][31] - 公司多元化业务布局,涵盖不同业务线、产品、渠道和地理区域,以增强组织韧性 [8][1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外部市场条件在许多产品线中仍不均衡,关税对行业构成重大挑战,但公司通过执行可控因素的策略,履行财务承诺 [8] - 基于第一季度表现、第二季度至今的趋势结果、合作伙伴的预测以及关税对供应链的影响,公司重申2025财年全年指引,预计全年销售额在13.85亿 - 14.85亿美元之间,调整后每股摊薄收益在1.6 - 2.6美元之间,全年调整后有效税率在15% - 18%之间 [20][29] - 预计第二季度销售额在3.4亿 - 3.6亿美元之间,调整后每股摊薄收益在0.32 - 0.62美元之间 [30] - 成本优化举措的效益将在第二季度更加明显,并在下半年增强,公司有信心实现全年财务目标 [21][3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关闭了台湾的一家工厂,预计第二季度开始实现成本效益,该举措虽在第一季度对SSG的间接费用吸收产生临时影响,但为未来利润率改善奠定基础 [9] - 公司量化了关税的潜在总影响,全年约为5000万美元,约占商品成本的5% [3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自行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合作伙伴对关税影响的预期、定价行动及经销商反馈 - 公司自行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客户对宏观库存水平和关税的反应不一,目前未看到因关税或消费者需求下降导致的需求减少,部分公司表现较好,欧洲市场情况与美国不同,公司对目前情况持积极态度,但认为仍需观察下半年情况 [38][39][40] 问题2:改装业务的关键驱动因素、经销商关系及未来前景 - 改装业务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产品供应、消费者需求、经销商数量增加和产品组合改善,公司团队在产品交付、销售策略和经销商发展方面表现出色 [41][42] 问题3:库存质量、提前生产贡献及库存变现机会 - 公司在库存管理上有明确策略,有目的地增加售后市场业务库存,以支持需求和应对关税影响,未来将继续优化库存规模,团队对自由现金流生成和EBITDA利润率改善的关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43][44] 问题4:美国以外业务的新产品开发、原始设备制造商合作伙伴关系更新 - 公司在国际业务上持续发展,如车轮业务可在全球销售,扩大了地理多元化;与中国自行车客户的合作关系也在拓展,国际业务增长有助于抵消国内业务的问题 [51][52][53] 问题5:盖恩斯维尔工厂的最新情况 - 盖恩斯维尔工厂在将机加工零件生产内迁方面取得进展,内迁比例提高了1000个基点,达到60% - 70%;丰田业务迁至该工厂后进展顺利 [57][58] 问题6:2025年应对关税影响的能力及抵消措施 - 公司针对不同业务采取不同策略和行动,包括与原始设备制造商协商商品价格指数调整、内迁或重新采购生产、将部分棒球棒生产转移到美国境内等;公司品牌优势有助于应对关税挑战,但消费者需求受通胀和衰退等因素影响难以预测 [63][64][68] 问题7:第一季度收入超预期是否因消费者提前购买以应对关税或价格上涨 - 公司未看到明显的提前购买现象,部分产品发布可能导致季度间销售波动,但总体而言,目前情况良好,未来是否出现提前购买需观察 [70][71] 问题8:自行车业务中亚洲供应链的关税影响 - 自行车业务中,公司主要向岛上的原始设备制造商交付产品,然后由其运往欧洲或美国,关税情况因地区而异;售后市场业务通过提前建立库存来缓冲关税影响,公司主要与原始设备制造商合作,帮助其在当前环境中取得成功 [74][75][76] 问题9:产品组合改善对利润率的影响及集中的业务板块 - 产品组合改善是跨业务板块的举措,旨在推动最盈利业务,将资本分配到最有价值的部分;公司关注高端产品和多元化产品组合,如高端自行车叉和新技术产品,以及车轮业务的拓展 [77][78] 问题10:PVG业务中摩托车业务增长的来源 - PVG业务中,汽车业务符合预期,动力运动业务如预期疲软,摩托车业务弥补了动力运动业务的不足;售后市场业务在高利率环境下表现良好,预计第二季度也将如此 [82][83][84] 问题11:Marucci业务的季节性特点 - Marucci业务的季节性不仅与棒球或垒球赛季有关,还与产品发布时间有关;大多数面向零售合作伙伴的大型产品发布在第三、四季度,而面向消费者的早期发布在第一、二季度,尤其是第二季度 [86][87] 问题12:MLB赞助对Marucci销售的影响 - MLB赞助在球员层面和职业联赛初期就有积极影响,公司在MLB市场份额达56%;赞助有助于品牌推广至小联盟和垒球业务,体育场球棒销售在赛季中逐渐增加,第一季度影响较小;第一季度鱼雷球棒的意外需求推动了业务增长 [88][89][90] 问题13:新产品是否使旧库存过时 - 新产品不会使旧库存过时,并非所有球员都会选择新产品,仍有许多球员使用其他木球棒 [92] 问题14:SSG各业务板块的增长速度 - 公司未提供各产品线的具体增长率,但自行车和Marucci业务均超出预期,自行车业务实现了良好的收入增长,显示出稳定迹象;Marucci业务尽管面临产品发布时间的挑战,但仍取得增长 [98][99][101] 问题15:高端山地自行车市场的零售情况和销售拉动情况 - 公司自行车业务在第一季度表现良好,与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沟通积极,但认为目前判断市场胜利还为时过早,需观察后续季度情况 [102][103] 问题16:低价前叉产品的表现 - 低价前叉和减震器产品在入门级高端市场表现良好,扩大了市场份额,预计在2025年和2026车型年将继续增长 [105][106]
花20万骑自行车?CityRide带火“骑行经济”
36氪· 2025-05-07 20:07
骑行消费市场概况 - "五一"假期骑行热度攀升,长安街等骑行圣地出现拥堵现象 [1] - 骑行带动整车、配件、穿戴装备等产业链发展,2023年中国千元以上自行车产量达1215万辆,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2657.7亿元 [1] - 骑行周边产业趋向专业化与细分化,催生新业态 [1] 骑行消费结构分析 - 公路车入门款价格3000-4000元,高端品牌达数万至十几万元 [2] - 装备党改装消费显著,案例显示单人在自行车上累计花费超20万元(含二手钛合金车架1万+、轮组4000+、套件3000+等) [3][5] - 配件改装对骑行性能提升明显,社交氛围驱动跟风消费(如3500元"左撇子"前叉引发模仿) [6] - 基础装备(头盔、护具、水壶等)入门款组合消费超千元,进阶装备(骑行服、码表等)总价可超过整车 [8] 产业链发展动态 - 国内现存骑行相关企业4500余家,2024年新增550家,2025年1-4月新增150家 [9] - 公路车取代山地车成为主流,因社交属性更强(天猫双11整车销售额同比增80%,京东部分品牌成交额增3倍) [9][11] - 高端配件需求旺盛,2022年部分厂商订单排至2025年 [11] - 骑行服品类爆发(天猫618销量同比增390%),本土品牌ROCKBROS、兰帕达迈入亿元俱乐部 [12] 配套服务升级 - 专业化fitting服务兴起,机构通过身体数据调整车辆配置(单次服务费700-800元,预约火爆) [13][14] - 骑行摄影形成细分市场,单张照片售价20-30元 [14] - 多地建设骑行绿道、举办赛事,推动经济联动效应(串联景点、民宿等业态) [15] 国产品牌高端化趋势 - 消费群体年轻化,客单价从2000-7000元提升至数万元(案例:初中生组装4万+公路车) [16] - 喜德盛转型公路车市场并收购环法车队阿斯塔纳,X-Lab系列成高端代表 [18] - 瑞豹门店2023年增长60%,现象级产品SUPER SPORT销量超3万台 [18] - 国产配件突破国际垄断(如SCOM轮组对标万元进口产品,迈金变速器挑战禧玛诺/速联) [21] 市场调整与挑战 - 2024年下半年行业降价潮:崔克部分车型降价50%,闪电车型从2.3万降至1.5万,禧玛诺套件从3万降至1.3万 [22] - 竞争加剧致经销商营业额下滑10%-20%,但长期仍看好市场潜力与国产品牌发展 [22][24]
骑行热催生消费新商机
经济日报· 2025-04-28 08:14
文章核心观点 “骑行热”升温带动骑行产品消费,虽热度趋于平稳但带来消费商机,企业需精细化运营,同时提振骑行消费需多部门合作 [1][2] 行业现状 - 2024年上半年国内中高端运动自行车消费大幅增长,自主品牌中高档产品销售增长20%,全年竞赛型自行车进口量同比增长12.5%,骑行服等产品销售额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1] - 自去年8月起自行车市场需求趋于理性,中高端消费回落,国际知名品牌布局中国市场给国内品牌企业带来压力 [1] 企业运营建议 - 做好售后服务,通过良好专业的售后服务延伸消费链条,拓展骑行后消费市场 [1] - 搭建骑行生态,通过开设骑行小站、组织骑行活动等打造骑行爱好者聚集地,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品牌忠诚度,激发二次消费和口碑传播 [2] 外部合作建议 - 提振骑行消费需城市规划、交通、交管等部门通力合作,规划骑行线路、营造友好骑行环境、倡导绿色出行方式,促进骑行消费持续火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