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非皱叶青菜
icon
搜索文档
“中产丑菜”,卖爆了?
36氪· 2025-07-24 20:03
皱叶菜市场表现 - 盒马上架亚非皱叶青菜售价10.8元/100g(折合54元/斤),月环比销售增长80%,最近一个月下单人数超1000人 [1] - 京东七鲜皱叶菜售价10.72元/100g,购买页面显示已售400+ [1] - 巴奴火锅去年年底推出皱叶菜(8片售价22元),后因季节性口感问题下架,今年通过高山种植改善品质 [5][14] 新品种蔬菜研发背景 - 板蓝根青菜(菘油1号)由华中农业大学通过板蓝根与甘蓝型油菜杂交研发,2021年通过验收,2024年大规模上市 [8][10] - 皱叶菜由武汉亚非种业历时14年培育,旨在改良羽衣甘蓝口感以适配中式烹饪,2020年培育成功 [11] - 两种蔬菜均为实验室产物,目前均未获得新品种保护权,市面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现象 [18] 供应链与商业化挑战 - 皱叶菜当前种植面积约5000亩,计划扩至1万亩,但受种子供应和种植技术限制 [27] - 高原种植(如内蒙古、云南)改善皱叶菜品质稳定性,但运输成本导致终端售价高(盒马/七鲜售价10.8元/100g,餐厅菜品达35元) [14][15] - 板蓝根青菜初期因口感不佳受限,后通过种植方式优化提升市场接受度 [13] 消费趋势与平台策略 - 盒马春菜季上新40余款小众蔬菜(如金雀花、枸杞头),叮咚买菜推出"戈壁菜"系列,均注重差异化与健康属性 [23] - 44.1%消费者愿为情绪价值买单,21.1%偏好新品尝鲜,皱叶菜维生素C含量达152mg/100g,契合健康需求 [22][23] - 小众蔬菜销量仍远低于常规品种(如盒马上海青月回头客2万+,皱叶菜仅1000+) [26] 行业未来展望 - 现制饮品领域尝试应用(如书亦烧仙草皱叶甘蓝果蔬杯),拓展消费场景 [33] - 专家认为小众蔬菜需平衡供给饱和度与区域适应性,长期发展依赖口感优化和种植技术突破 [33] - 育种研发仍以现有品种迭代为主(如抗病性提升),新品种蔬菜商业化概率较低 [24][25]
作为中国农业的“芯片”,国产种子也需要DeepSeek时刻
观察者网· 2025-07-04 17:56
中国农业新气象:本土化"超级蔬菜"崛起 - 健康管理普及推动羽衣甘蓝等"洋食材"进入中国市场,但存在口味、烹饪方式与国人习惯不匹配的问题 [1] - 本土零售企业如盒马率先布局国产创新型"超级蔬菜"赛道,推出本土化改良品种如板蓝根青菜(菘油1号)和亚非皱叶青菜 [1] - 亚非皱叶青菜相比羽衣甘蓝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含量更高,口感脆嫩鲜甜,适配中式烹饪,上市后月环比销售增长达80% [1] 亚非皱叶青菜的研发与优势 - 亚非种业从全球收集300多份羽衣甘蓝材料,培育出兼具营养与风味的亚非皱叶青菜,嫩叶、菜薹、老叶均可食用或加工 [4][9] - 新品种针对中国消费者"甜口"偏好和烹饪习惯研发,维C含量高于国外品种,适口性更优 [9] - 研发团队通过改良种子春化特性(冬性)和优化花期,使其更符合国内消费习惯和农业生产实际 [10] 种业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 - 中国种业存在部分种子(如番茄、西兰花、胡萝卜)对外依赖严重的短板,部分进口种子被设计为"雄性不育"以限制发展 [6] - 行业专家强调掌握种源可控的重要性,避免被"卡脖子",需提升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以获取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 [4][6] -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指出,种子企业需突破初级发展阶段,通过创新防止低价竞争等低质量内卷 [6] 供应链延伸与市场潜力 - 亚非皱叶青菜可加工成蔬菜粉或用于奶茶供应链,参考欧洲、日本市场应用模式,提升供应链附加值 [11] - 本土化改良使"超级蔬菜"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适配,包括榨汁、沙拉、中式烹饪及深加工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