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搜索文档
名校之约|西安交通大学:2025新增航空发动机与智能科学方向 打造AI+教育新高地
央视网· 2025-06-10 18:41
学校历史与定位 - 西安交通大学前身为1896年创建的南洋公学,1956年主体内迁西安,1959年定现名,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 - 国家重点建设高校,首批211/985工程成员,C9联盟成员,17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6个学科进入前1‰,工程学排名全球第9[1] - 培养出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0位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掌门人[2] 人才培养体系 - 构建院士领衔的10大拔尖培养矩阵,包括"珠峰计划""钱学森班"等,保研政策倾斜,国内外深造率超90%[3] - "珠峰计划"由诺奖得主丁肇中及15位院士顾问指导,首届学生在《Nature》子刊发表3篇论文[3] - 2025年新增智能科学、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专业方向[3] 人工智能教育布局 - 1986年成立国内首个AI专职研究机构,拥有87门"智课"、12个专业教育垂直大模型、79门核心课程语料库[4] - 2025年人工智能领域扩招200人,总招生规模达6350人,新增智能科学强基计划方向[5] - 作为国家AI 101计划牵头单位,推出"1+3+4+N"专业体系,配套60余种AI应用功能[6] - 建设748间智慧教室,开发32门知识图谱课程,上线283门慕课,联合华为共建鲲鹏智能科教中心[6][7] 学科实力与招生 - 61个国家一流专业占比达95%,"电动机管理"学科群实力顶尖:机械工程全球排名第一,能源与动力工程全球前列[5] - 中外合作办学新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年招生80人[5] 国际化发展 - 发起"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覆盖45国207所高校,形成18个学科子联盟[8] - 与46国30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创办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中外合作机构,在海外设立创新中心[9] 教学支持政策 - 转专业政策灵活,大一至大三无门槛转出[10] - 2024年本科生资助总金额近9千万元,35.91%学生获奖学金[10]
重磅:“双一流”高校扩招2万人!涉多个“卡脖子”学科,广东怎么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4 08:31
高校扩招政策 - 国家发改委宣布2025年"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目标为2万人 去年已扩招1 6万人 [2] - 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针对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启动本科生扩招 部分"双一流"高校2025年扩招规模达500-600人 [4] - 扩招政策核心逻辑为"精准扩优" 通过小范围高质量增量调整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 [5] 广东高校扩招动态 - 中山大学2025年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增加90人至7845人 总规模将超8500人 [12] - 广东8所双一流高校2024年招生容量约55000人 较2023年增加400余个名额 [13] - 深圳大学2024年广东招生5214人扩招45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扩招至1473人 [13] 学科布局与人才培养 - 新增招生名额重点投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卡脖子"技术领域及基础学科 [15] - 中山大学新增计划聚焦新兴交叉学科与国家紧缺学科 强化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需求能力 [15] - 华南理工大学首创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 南科大新增工业工程与智能财会方向专业 [17][18]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教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要求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规模 [8] - 扩招旨在应对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当前双一流院校本科招生占比约15% [9] - 大湾区高校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 解决区域产业布局与学科资源错配问题 [16][17]